第78章五分讨厌再添三分
第78章五分讨厌再添三分
就在少年杜昭白决定讨厌一位女郎的第二日,他又在宴席上见到了她。她身边环绕着一群儿郎,行为亲密,谈笑风生。
正经家的女郎,谁会如此抛头露面,毫无廉耻心地和郎君这般亲热?
杜昭白微不可察地皱了下眉,决定再讨厌她一丁点儿。
如果“讨厌”能分为十等的话,他想,他大概有五分讨厌她。
“你说的就是那位?身段倒挺风流的。”
“可不是,人更风流哩。”
旁侧席上有儿郎私语,说到此处,突然哄堂大笑。
杜昭白以为他们又在谈论哪家风流儿郎,只略略投去一眼,便不感兴趣地别过了脸,正好撞进绯衣女郎灼热的视线中。
女郎勾唇一笑,妖媚入骨,引得这头一阵此起彼伏的吸气声。
她举杯遥遥相敬,瓷白的茶盏衬着丰润的红唇,分外诱人。
杜昭白的脸不觉一红,有些慌乱地掉过头。
这女郎,怎么能随随便便冲人笑呢?
耳畔,同席的议论声更为热闹。
“真是个尤物啊!”
“听说二十了还不曾许人,眼光高着呢。”
“呸,眼光高?你瞧瞧她身边那堆是什么下九流的货色!”
“哈哈李兄说得是,这样不安分的女子,谁不怕晚上睡觉被奸夫一刀砍了脑袋,谁就尽管去要了她吧。”
杜昭白听着听着,琢磨出点不一般的意味来了,低声问:“李兄说的是何人?”
“还能有谁?”身后的儿郎冲对面努了努嘴,隔空一指,“就对面那穿红衣裳的,闺名朱衣。”
杜昭白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赫然是那绯裙女郎。
原来她叫朱衣。
难道总穿着红衣绯裙。
杜昭白想着,忽而眉头一皱。
若为良家子,闺名不可能会被陌生郎君随口道来的。
似乎猜到了他在想什么,儿郎们七嘴八舌地说开了。
原来那朱衣是一位女神医,名扬天下的医馆“回魂馆”便是她开的。不过她性子古怪,平时不在馆内坐镇,也很少亲自给人看病,许多可怜的病人求上门来,她说不见就不见,全然无什么医德仁心。
有传言说,这位女神医竟连药草都识不全,就是个唬人的庸医。
不管怎么样,“回魂馆”招牌响亮,大宋境内光分馆就有数十家,都是经扬州总馆调教好的老大夫坐镇,每逢洪涝旱灾就会义诊施药,在民间的名声不错。
正因为如此,这次听说朱女郎到了会稽分馆视察,老太爷赶紧下了帖子请人。
人年纪一大了,难免多忧多虑,时常有点小病小灾的,何况“回魂”二字,总会令人生出些长命百岁起死回生的妄念。
老太爷固然淡泊,却也贪恋世间繁荣,更不忍抛下孙儿一人撒手而去。
杜昭白了然地点点头,明白老太爷的苦衷。
这朱衣女郎行事离经叛道,丝毫不顾男女之防,俨然一副把自己当成儿郎的架势,抛头露面,结交好友。
而她的名声差,却因她结交的大多是秦楼楚馆的男男女女。
前来藐姑射山赴宴的许多儿郎中,不乏有爱眠花宿柳或者难免交际应酬的,一看这被诸位儿郎环伺其中的女郎十分的面熟,相互交流了一番,霍然认出了这是回魂馆的馆主朱衣女郎,猛一拍大腿,风言风语如野草般疯长。
杜昭白也觉得这位女郎太过荒诞,但又认为诸位儿郎的肆意评判有失君子风度,委婉地指了出来。
儿郎们不以为然,“朱女郎既然敢抛头露面,我等又何以不可评头论足?”
杜昭白到底年轻气盛,沉不住气,立即反唇相讥:“以女子之躯混席的岂只她一人,难不成诸位还要一一评论一番么?”
众人皆知他的小未婚妻就在后首不远处,谢家为豪门贵胄之家,谁敢轻易开罪?是以纷纷闭嘴不语。
杜昭白稳坐于席间,恪守男女相处之道,对朱衣频频投来的热切视线视而不见。
就这样,直到散席,朱衣也没能找着机会跟他一叙。
二人再次见面时,正值老太爷突然中风,昏迷不醒,杜昭白用重金广招天下名医请脉,来回接待了数十位有名坐馆大夫或无名游方郎中,方子换了一副又一副,就是不见起色。最后,会稽回魂馆分馆的老大夫对他说,如果天下还有人能救老太爷一命,此人非朱女郎莫属。
杜昭白这才想起这位神秘大胆的女郎来,赶紧求老大夫去寻人。
人倒是很快来了,但她脉也不诊,病也不看,张口就提席敬。
杜昭白还没从她的自负狂妄里缓过来,就被席敬的内容惊得瞠目结舌,呆若木鸡。
“求我救人?可以。我不要什么诊金,你退了和谢家的婚事,八抬大轿将我娶进门来。”
杜昭白活了这么多年,还是头一次听到这么荒唐可笑的话。
“你要不要考虑下?我吧,长得还可以,家底算丰厚,医术也凑合,绝对不会委屈你的。”
“女郎莫要说笑。婚姻大事,岂可胡乱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