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国子监博士
第245章国子监博士朱衣还不知道自己无端被卷入了一场香艳的闲聊中。
她此时,正站在药堂柜台后用帘子隔出的小间里,头痛地听账房陈皮絮絮叨叨地对账。
按照药铺的规矩,账簿每天都要核查一遍,核实钱、货能不能对上,一来方便管账,二来也方便及时发现哪种药材卖得快,提前准备囤货。
自从世子爷闹脾气不来了,每日的账簿没人清查,一天天地累积下去也不是个事儿,迟早滚成一个能压垮人脊椎骨的大雪球。
朱衣询问过郑辛,想申请场外支援,奈何武夫郑辛赧然地表示自己识字不多,能分清下馆子、采买东西需要用多少钱就已经尽到了最大的努力了,这些明面上的账本,他是不会看的。
所以,朱衣只能自己挑起了大梁。
朱衣远在春秋时期时,并没有学过算术,跟郑辛一样只懂基本的个人开支算法。
巫,在远古时是为智者。
他们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通过观测天象和河流水位,预言农作物的收获季节和牲畜的繁殖季节,鼓励茹毛饮血的远古人类耕种养殖。他们通音律,会用巫和药来救人,也懂得建筑规模宏伟结构复杂的房屋、阵坛。
而建造房屋和阵坛,则需要细致缜密的数理知识。
所以,巫都的入门功课之一里就有“算术”这一门。
很可惜,这也是朱衣最没脸拿出来见人的一门基本功课。
什么“问:今有田广十二步,从十四步,问为田几何?答:一百六十八步”,朱衣一听就头痛欲裂,恨不得拿头撞它个一百六十八次。
当然,大师兄是个全才神童,少年时便学会了制作以乐迎送神的骨笛,在她十岁生辰当天作为礼物送给了她。
骨笛上钻有七个规整的圆形音孔,各孔之间的间距并不等分,有的留有钻孔前的刻划记号,制成的骨笛能符合音律。这样的骨笛,若是没有相当算术水平,是绝对制造不出来的。而结合龟甲中装有石子的数量,是数过的,以此进行数卜。
朱衣至今也不知道骨笛是怎么计算出来的,她对算术不感兴趣,对音律的兴趣仅仅停留在“乱人心神”上,收到后随手往角落里一丢,不知丢到了什么地方,后来就再也没找着了。
总之,朱衣对算术这种东西非常的头痛。
她觉得自己现在成了一架一百杆的烟火架子,每一杆都点燃了引线,噼里啪啦地在她脑子里嗡嗡响,快把她脑袋炸嘣了。
朱衣只能拼命暗示自己可以的,在她丢掉的几年记忆里,她作为杜家的主母,不是掌管过中馈吗?她连几千人丁的杜府都能搞定,还怕搞不定一个小小的药铺吗!
可她不知道的是,名义上她管着中馈,其实是半个甩手掌柜,算账苦活全权交给了碧桃去做。
正当她生不如死之际,药堂中一个有如天籁的声音柔柔和和地响了起来。
“丁香妹妹,你们东家是在内院么?”
碧桃?
她来这里做什么?
碧桃最近常来医馆,丁香是认得她的,当即笑着冲帘子处喊了一声:“朱大夫,碧桃姐姐有找。”
朱衣赶紧趁机脱身,甩开了牛皮糖似的陈皮,一掀帘子,猛地扑了出来,将站在柜台前的碧桃搂了个正着,连声惨叫。
“碧桃,你来得正好,救命啊啊啊啊啊啊!!!”
“……”
方才还嘈杂不已的医馆里,瞬间安静下来。
朱衣察觉到不对,抬头迅速扫了一圈,医馆里三三两两的客官正目光怪异地看着自己。
朱衣像是才意识到自己的失态,嘿嘿干笑一声,拖着碧桃推进了帘子里,简单说明了情况,碧桃一口应承下来,和账房陈皮交流了起来。
他们说的话太过艰涩难懂,朱衣插不上话,索性钻出了帘子。
“这不是小舟上牙尖嘴利的小娘子吗?”
听到一声肆无忌惮的嘲笑,朱衣马上掉头望去,居然看到了老熟人张保义郎。
而站在他旁边笑吟吟地注视着自己的,正是官船上的那位中年文士。
开门做生意,笑脸迎客是为首要。
朱衣在外头可以横,但在自己营生的地盘上不得不装孙子,搓着手嘿嘿笑一声,回敬道:“哟,二位不是官船上的官老爷吗?”
她笑得谄媚,张保义郎正想开口讥讽,却被旁边的文士做了个手势拦住了。
他打量了她一阵,迟疑地开口:“小娘子是这儿的……”
“东家。”
朱衣亮出了一口编贝似的大白牙。
“我姓朱,众人都叫我一声朱大夫。”
医馆东家的这个身份,显然令文士有些意外。
“朱?”
张保义郎却忽然想到了什么,和文士交换了一个眼神。
来而不往非礼也,因此,文士也回礼道:“某姓史。”
“噗——”
朱衣差点没被自己的口水给呛死。
她以为姓朱已经够难听的了。
姓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