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漏泽园 - 朱衣夫人 - 芒果梅子酱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朱衣夫人 >

第207章漏泽园

第207章漏泽园祝由,即符咒禁禳之法,用符咒以治病。

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的《素问》篇,载之:古之治病,惟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己。

《灵枢?贼风》上又说:先巫者,因知百病之胜,先知其病之所从生者,可祝而已矣。

在座三位大夫俱是儒医,通读《素问》,自然明白“祝由科”是什么。

大宋儒医风靡一时,巫医非常少见,正统的祝由术失传已久。偶有几个小有名气的,多是装神弄鬼为祸一方之辈,被斥为“神棍”。

听到朱衣的回答,三位大夫且惊且疑,追问不休。

“祝由之术失传已久,朱大夫当真会此十三科?”

“不知朱大夫师从何人?家居何地?”

“巫医跟我儒医、道医有何分别?”

……

朱衣着实没想到众人这么热情,脑子里嗡声一片,不禁按了按突突直跳的颞颥,嘀咕道:“这么多问题,教我从哪一句答起?”

三位大夫知趣地合上嘴,六只眼睛充满求知欲地盯着她,几乎在发光。

“我师从荆楚之地巫都的大祭司,因为师门有规矩,巫都之事不可为外人道也,所以其他的……还请前辈们莫要为难我。”

朱衣微微一笑。

她本来就生得美艳动人,丰胸细腰,引人遐想,提起擅长的东西,脸上的神采更是特别令人瞩目。

“祝由之术是依靠禁法、咒法、祝法、符法和种蛊,通过移情变气治病的,跟你们儒医用针药治病截然不同。所以你们的医理,我是不太懂的。”

朱衣首先坦诚地承认自己的不足,免得这三名医痴变着法子考她,一个招架不住反倒失了颜面。

“人食天地之气以生,内伤于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外伤于风寒暑湿燥火六淫,所以生病。如果说儒医治的是内外之伤,那么祝由术主治的就是心病。”

接着,她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不过我嘛,更喜欢双管齐下。病分内外之因,外因依靠针砭药石,而内因则必须借助祝由术了。如果没有针砭药石,祝由术无用武之地;而没有祝由术,针砭药石见效则滞慢。”

最后,她以一句简单的结语结束儒医和巫医之争。

“所以,我才特地向和安大夫讨了个人情,请了几位妙手仁心的儒医坐堂。”

屋子里沉寂片刻,皇甫涟率先拍案叫绝:“妙,妙极!难怪他说但凡我走这一趟见了朱大夫,十有八九便会应诺下来。朱大夫果真奇思妙想,令人拜服。”

皇甫家祖上是源远流长的医学世家,在时间上距离巫医盛行的春秋战国最近,所受到的影响也最大,老祖宗更有一部《针灸甲乙经》,吸收了《素问》和《灵枢》等书的精髓,是以也提起过祝由之术。

老祖宗是一个非常喜爱多思多想的人,对阴阳和精神深有研究,曾提出过“故阴阳者,万物之始终,顺之则生,逆之则死”(一切事物都在阴阳两气的矛盾中发展变化)和“寒暑相推,四宿代中,阴阳不治,运化无穷,自然分定,两克厥中”(阴阳不断转化,同时又互相制约)等十分具有前瞻性的言论。

皇甫涟深受家风影响,思维开拓,对巫医本就心存敬仰,再听朱衣一番言论,当即表态支持她“内外因”之说。

阎文斌也觉十分新奇,道:“二者结合?或可一试。”

刑古对什么都觉得可有可无,当下瞅了两位同行一眼,算是默认了。

如此,三位坐堂大夫就这么定下来了。

朱衣心头的大石头彻底落了地,顺便提起了月钱。

黄白是身外之物,倒是好商量。

“每月固定拨八两银子做月钱,另外,每月治疗一百人以上,且至少十全八,医馆里还会额外发放赏钱,这赏钱的数额嘛,就从药铺盈余里拨出一成。”

每月八两银子,平均每天两百多钱,依大宋的月钱水准来说,不算少。

但在同行里比起来,也不算拔尖。

要知道,像和安大夫这样官阶最高的医馆,每月俸禄也不过四十五两,而其他官阶低的医官,比如刑古致仕前,一个月只有十五两正俸。

——当然,除正俸外,还有服装、禄粟、茶酒厨料、薪炭、盐、随从衣粮、马匹刍粟、添支、职钱、公使钱及恩赏等,地方官配有大量职田,有差遣职务者另加津贴,这些就当另提了。

不过,药铺盈余一成的赏钱,则是非常丰厚的了,令人不心动都难。

三位大夫对视了一眼,有些心绪不宁。

“当然了,这项福利只是为了鼓励大夫提高医术治病救人而设。如果有人弄虚作假,我朱衣也是会翻脸的。”

说到正经事上面,朱衣毫无作为晚辈的恭敬谦和,说冷脸就冷脸。

她一对长眉生得极有气势,生生板着脸时,还颇有威仪,很能镇得住场子。

“咱们回心馆最紧要的待遇还不是这个。诸位都是爱医成痴的大夫,有想要著书立传的,有喜爱耕耘药草的,有钻研新药的……这些花销,回心馆全包了。当然,新药得由我回心馆无偿使用一年,一年后你们可以自行转卖药方。”

朱衣深谙给一棒子喂一颗枣儿的道理,一时放纵,一时又警告,一时再安抚,恩威并用,反侧获,三位大夫不禁收拢起对一介年幼妇人开药铺的轻视之心,洗耳恭听。

说完医馆待遇之后,朱衣又虚心向大夫们求教开药铺之事,把遗漏之处和偏颇之处记下来,悉心完善。

不知不觉,就到了天色将昏之时。

王不右提早散衙回来,想起引荐大夫的事来,打这边转了一圈,看到四人相谈甚欢,有些意外地挑了挑眉。

“哟,和大夫,大忙人啊,你怎么来了?这会还不是散衙的时候吧?”

朱衣打趣了一句,王不右和众人寒暄之后,苦着脸道:“还不是剜眼案的事,漏泽园有了新的线索,让我过去走一趟,查验伤口。”

“漏泽园是什么地方?”

“是官设的丛葬地,凡无主尸骨及家贫无葬地者,由官家丛葬。”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