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安全区
我们走在即将沦陷的南京城内,寻找着渺茫的生机。
从挹江门逃出来的士兵已经再无勇气回到那地狱般的地方,我也再无勇气回到王志强被挤死的地方。
当然,从挹江门逃出来的除了我们拽出来的,还有很多自愿回来的士兵,而他们的理由也很是简单——没有任何一条船。
早在守南京的时候,唐生智已经把所有能过江的船全部撤走,做破釜沉舟的准备,而委员长突然下达的撤退命令,让我们的司令不知所措,短时间内撤出几万人,根本不可能。
那些留守在城里的士兵正在准备好埋伏圈,尽自己所能尽可能地杀伤日军的有生力量,为后续部队争取撤退的时间。
寒气吹着我们每个人的肌肤,不是一般的冷,很多人的脸已经被吹得发了红,但他们仍旧一声不吭地跟随着我们,在挨冻和死在城内,他们选择了前者。
我们这群从鬼门关逃出来的士兵试图想办法逃出这座大型监狱,目前唯一的出口已经被堵死,我们得自己“挖”出一个新的出口,我们要活着出去。
来到南京城比较偏远的地方,深夜的南京很安静,甚至听不到炮弹的爆炸声,或许是我们所处的地方距离前线很远,但也有可能是日军懒得在即将倒塌的破房子踹上最后一脚,任由这座破房子自生自灭。
黑夜中,我看见一条身影从街道穿过,我命令全营警戒,可漆黑的夜晚再加上除了月亮和被硝烟遮住的星星为我们照明,我们没有任何其他能照明的工具。
我和队伍最前面的几个人小心翼翼地往前走,来到岔路口,左边是已经被炸弹炸塌了的房屋,已经把整个街道堵死,右边则是另一条岔路口,而我们前面则是我们继续前进的方向。
左边肯定是没戏了,除了原地待命的部队,我们几个右转进了一条小巷,巷子很窄,只能容纳两个人的宽度,八个人在这里明显过于拥挤,除了我和孙继光,没有人愿意走进这条有去无回的路。
距离巷子越来越深,同样也越来越黑,我们的勇气除了手中的枪和胸前的手榴弹,就只剩后面的一堆弟兄们了。
来到另一条岔路口,我看了左边,孙继光看了右边,但都没有任何动静,我们准备转头回去,可突然一声女性的尖叫又把我们的头给拽了回来,而尖叫声正是右边的岔路传来的。
“什么人!”我警告着前方的黑暗。
前面的人并没有走远,并且能很清晰地听见逃跑时的脚步声,我飞快地冲了出去,孙继光紧随其后,没过几秒,前面的一团黑影不知道被什么东西绊了一跤摔倒了。
我收起了我的步枪,拿出了我的手枪,来到黑影附近,我拿枪指着他,但我的手并没有放在扳机上,走火可是很严重的。
“什么人!”我再一次询问,“中国人还是日本人!”我问了一句废话。
“中……中国人……”对方回答了我。
我凑近一看,她脸上被黑色的布遮住了嘴巴和鼻子,只剩下了一双眼睛和长长的头发,我用手把她的布条扯了下来,露出了一张熟悉的面孔。
“吴梦德?”
“你……你是……”她似乎没看清我的脸。
此时,孙继光跑来了,而且拿着步枪指着吴梦德的脑袋,我用手推开了他的枪,告诉他这个人的身份,他便放下了枪。
我把她拉起来,询问她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
“我母亲因为日军的空袭被炸死了……飞机飞来的时候由于她腿脚不利,就让我先跑,结果我才跑出房子,飞机就投下了炸弹把那座房子和我母亲一起炸的粉碎了……”
“那你这是在干什么?”
“我母亲被炸死后,我就四处在城里流浪,这时候你们还在抵抗,所以城内还是比较安宁,我们本以为你们会守住南京……”
本以为会守住南京,在我们踏上上海之前,我们每个人都认为能死守南京,没有人会料到这种情况,就连我们的司令也没料到。
“你这是准备去哪?”我打算问个清楚
“我听说南京城里有一处安全区,那里比较安全。”
“城内还有安全区?天一亮日军就会直接冲进来,到时候整座南京城会变成什么样谁也说不清,怎么可能会有安全区?”
“有的!有人见过!是一个德国的纳粹分子建立的!”
听到这的时候,孙继光好像想到了什么,他急忙开口说:“你是说……西门子工厂那里?”
“不知道……但应该是的!”
我们带着吴梦德回到了我们的队伍,一些之前同我们一路行军的士兵很快就认识了他,而新加入的士兵眼里仍旧透露出那种如饥似渴。
我把关于安全区的事情只告诉了我周围认识的人,其余的士兵对此一概不知,因为在此之前,吴梦德还告诉了我们一个非常重要的消息——安全区不能收容士兵。
我们利用夜色的掩护,一路摸到了西门子工厂的门口,铁门紧闭着,工厂内则是飘扬着一面大大的纳粹旗。
我和老炮带着吴梦德来到了工厂门口,门口旁边站着两名外国士兵,见我们走来,他们急忙端起手中的李·恩菲尔德步枪。
(英语)“你们是谁?”
我把嘴巴贴近老炮的耳朵,小声地问他:“你会英语吗?”
“我只会德语。”
两个语言不通的同类生物在一起会发生什么?当然是滑稽至极的手语戏了!我对他像猩猩对着人类一样指手画脚,尽力表达出我的意思,了对面也许只看到了一只搞笑的亚洲猴子。
“娘的!他根本就看不懂啊!你哪怕会说两句英语咱也认了!”
正当我和老炮交流的时候,对面的英军又开始发话了。
(英语):“赶紧离开这里!否则我们就要开枪了!”
“老炮你想想办法啊!”
“好好好……呃……哈喽!哈喽!”
见老炮说出了两句他们的母语,两名士兵明显放松了警戒,但仍旧没有放下枪。
“你们来这里的目的是什么!”对面的英军继续询问。
而老炮仍旧傻不愣登地对着那两名英军复读似的“哈喽”“哈喽”个不停,导致他们原本放松的心态又开始紧绷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