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生病拒绝打针吃药岂不是变成迷信了?
以下是阿姜查大师另一段精彩的开示:“人们本着世间的知识,只会寻求感官的享受,再多么聪明,也只是世俗的聪明,不管它是如何令人心动,那也只是世俗的,不论如何快乐,那也只是世俗感官的快乐而已,那并不是解脱的快乐,它不能使你从世间得到自在。来修习解脱之道吧!依真智而活是不容易的,但只要人真诚地愿意修道和证果,对涅梁(广东音‘猎盘’。大意是解脱的、超然的、永恒的快乐。事实上,无法用文字去描述,只能达到境界后才能明白与体会得到。)心存向往,必定能够坚持和忍耐,忍的是:能知足与安于淡泊,吃得少,睡得少,说得少,依中道而活,如此一来,我们才能够与世俗了断。”
当一个人习惯了物质享受的时候,什么都是要最好的,内心就自然充满欲望,人身上的佛性被几尺厚的“欲尘”所埋没,要寻回就更加困难了,真的是难过登天!因此不要以为那些修道者吃白饭甚或不吃人间烟火的是傻瓜,骂他们不懂得享受,以为他们是麻木不仁,是白痴,老是在那里念佛念经打坐,不事生产,浪费时间。
可一般人又明个中的道理呢?要得梅花扑鼻香,是要经过一番寒澈骨的啊!他们追求的是世俗人在任何情况之下都无法体会得到的,那就是解脱的、自由自在的、超然的、充满法喜的永恒的喜悦!
为了“永恒的喜悦”、“绝对的喜悦”而放弃世俗快乐的智者们,他们能一本初衷地知足常乐,绝对肯定“宇宙大道”才是他们这一生努力寻求的目标,对他们而言,整个世界都是灵性修炼的道场,而非感官享受的地方。能由感官所感知的一切东西、事物都是短暂的,你选择那些变化无常、生死迅速的东西做什么?世俗的快乐能长久持续下去吗?男欢女爱、吃喝玩乐等世俗吸引,只不过是短暂地满足感官的需要而已。提升自己的层次,超越世俗的欲望是很有必要,因为在物质的层面里,每一种享乐的背后都隐藏着不同形式的痛苦。沉迷于追逐享乐的人,他要有心理准备,就是要承受快乐过后的反作用。因为不同形式的痛苦就藏在里头啊!
故我们应该减少对肉体感官的执着,减少对周围环境物质条件的执着,内在的佛性是无法经由我们的感觉器官去感受的,不朽的佛性比最精细的还要精细,科学实验或逻辑推理永远无法显示最高的真理。真正的快乐或喜悦并不依靠感觉器官的作用和它们的感受,在感觉的范畴里,人们无法获得真正的幸福。因此我们必须要控制自己的感觉器官,欲望和情绪是非常难调伏的,绝不能放任,放任感觉器官去追求享受刺激的人,就好像饮鹤止渴(“鸡”广东音“朕”,意为毒药),最后必遭受痛苦的折磨。世俗人的一切痛苦或灾难,皆源于“无知”而来,而因为“无知”就产生了所谓的“自我”,有了“自我”就产生了欲望贪念,形成自私自利,损人利己,恶行由此而生,而将来所要承受的果报就是痛苦或灾难。
故“无知”是悟道的极大障碍,必须严格遵循“戒定慧”的修持才能攻破“无知”这个堡垒,摆脱世俗的缠缚,将拦在我们面前的深层障碍——自我击退,如此才能超越世俗的层面,令“自我”销声匿迹,届时,“真我”就会显露。寻回这种佛性的过程,我们就称之为修行或修道。
当有那么一天,世俗欲望之火在你的心中完全熄灭时,就好像喝下了“玉液琼浆”,那股清凉无比的解脱感弥漫全身,到时,你才会明白什么是至高无上的喜悦、至高无上的享受!这条艰辛之路最终能令智者体验得到宇宙人生最高真理的无上境界。但对于那些仅仅是为了好奇,而不是真诚地渴望去实践的人们,是不足以令他们进入更高层次的生命圈的。(以上这一段,主要是“喇嘛尊者”的开示,见其著作《超越生死的奥秘》。)
世俗人走的是另外一条路,但他们是不会明白的,不管他们如何享受人生,结局必定是苦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假设某男子有100岁命,他每天都吃得比国宴还要丰盛,还要好,每晚都有美女相伴,一大班工人“马仔”任他呼喝,这样的享受可谓一流吧!但当他99岁多,还有两三天的命,躺在病床上等死的时候,他绝对不会觉得那以前美好的一切是一种享受,因为那些已成为过去——空。摆在他眼前的就只有面对死亡的痛苦,不管是心理上还是生理上的痛苦。任何一个追求美食美色、物质享受的人,顶多也只是那么几十年,享尽人间福报后,到头总是空(因为要面对死亡),但灵性却大大下降(那些不择手段,以欺诈、杀人、放火等无所不用其极以达到追求物质享受的人们,已不是灵性下降的问题,而是下降到地狱道的问题),本从天上界来,却回不了天上界。因为追求地上的,就会失去天上的。在地上(指人间)累积金钱股票房地产,一大堆资粮,但在天上界却累积不到半点资粮,这些人能返回天界吗?人生实无一物可得,一个人死时,跟随着他走的,即他能带得去的,就只有两样东西。那就是他这一生所累积的善行功德与所作的恶业,他生前的一切财产都是属于这个地球的,一片树叶都不能带走。
因此,带不去的东西,决定不要放在心中牵挂。而能带得去的善行功德,就必须要分秒必争,不能错过。但很可惜,世俗人大都是迷惑颠倒的,绝大部分人的生命都是在患得患失之中度过,到人生最后的一刻才悟到“色即是空”的道理。躺在病床上一下子说头痛,一下子说颈痛,一下子说心脏痛,一下子说屁股痛,无处不痛。他还会觉得他以前天天都吃的鲍鱼火腿炆熊掌,鱼翅花胶炖金钱龟是一种享受吗?他还会觉得金钱是很有用吗?他还会觉得美女是很可爱吗?由于对死亡毫无认识,吓都会被吓死,而面无人色的就算是吃“龙肉”都没有味道。荣华富贵,功名利禄,不是三更梦,九月霜吗?
记得有一位美国富翁曾经这样说过:“我很有钱,但我一点都不快乐!”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出现呢?这里一大盘生意,那里又一大盘生意,盘盘生意都是赚大钱的,你叫那些富翁们如何能放得下啊!结果就只有疲于奔命,成为金钱的奴隶。放不下的原因是他们不明白人生的意义、目的是什么。他们连做梦也想不到,活在这个世界上,原来除了金钱美食美色之外,还有“修道”这么一回事。他们完全没有接触过这方面的知识,也没有人告诉过他们佛法难闻。钱太多,生意太大,反而惹得一身烦恼。就算他们平时吃最好的,穿最好的,住最好的,玩最好的,这些形体上的快乐只是短暂片刻麻醉性的快乐,而心灵上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但由于对“真知”毫无认识,恰好他们的心灵是相当空虚的。他们在表面上看似很风光,实则是巨蟒缠身,难逃厄运!而那些世俗人还在拍他们的马屁,想从中捞点油水。很多很多短暂的物质演员不正是在这地球舞台上时时刻刻上演一些闹剧吗?而一些上了年纪的亿万富豪,他们的棺材不知是否用纯黄金镶钻石做成的,致使他们闻不到一点棺木的香味。老死将至,犹不自知,还沉迷于数字游戏之中,无常一到,真的是:“贫贱富贵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世人沉醉在世俗的温柔乡之中,就相当于小孩子醉心于玩具一样,在生死海中不断浮沉,头出头没,永远无法摆脱轮回的巨大黑暗旋涡,死后落入三恶道的机会就极大,因而需要超度。如果所有的众生都能明白此文所讲的道理,且如法修行,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根本就没有超度这回事。就因为他们不明白自己生活环境的宇宙人生真理,才有超度这回事。以上所说的目的是在唤醒他们本身具足的佛性,从而明白修行的重要性,如此才能避免沉沦苦海!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希望大家有这样一个正确观念,不要等人死了之后去超度他,而是在他临终前尽力给他帮助。
下列几点要注意:
(1)安慰临终的人,告诉他人死并非死,只是人壳躺下,而人壳是假的,灵体才是主人。
(2)要放下世间的一切,不要有任何牵挂,任何执着。
(3)告诉他马上要以至诚心念阿弥陀佛,不要再留恋这个物质世界,要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那里有说不尽的好处,这世界上的一切无法跟它相比。
(4)要有人在他身边帮助他念阿弥陀佛。除念佛声外,不要有其他的声音,所有的亲戚朋友都不能高谈阔论或唉声叹气。
(5)他的家人必须要合作,绝不能痛哭流涕或悲泣,以免临终者的心识被扰乱,不能自主,无法集中心力念佛。而家人最好在他身边一起帮助他念,念佛声必须要柔和一致。
(6)告诉他若阿弥陀佛或西方三圣现身来接引时,就要马上跟佛走。但若是其他菩萨或神等现身,则千万不要理会,不能跟他走,要继续以至诚心念佛。
(7)断气后八个小时之内,助念人员要继续念阿弥陀佛,最好分班念,在这八小时之内不可间断。
(8)不要搬动死者的身体,也不能替他清洁换衣服,就让他自然地躺在那里,不要去动他,所有要做的工作,都必须在八小时之后才好动工。
就第(6)点而言,净空老法师曾经讲述过这样的一则真人真事:
“前年华盛顿地区有位周广大先生,在华府开了个面包店,开了很多年,但不幸得了病,经检查后发现是血癌,即坏血症,在医院住了两三个星期,医生就放弃治疗。他的家人把他带回家,他不是佛教徒,什么教都不信,但人是非常好。他太太很焦急,希望有奇迹出现。在华府有个净宗学会,有一位龚振华居士,他太太开餐厅,经常到周先生的面包店买面包,因此周太太与她很熟,就问她有什么办法,龚太太就叫她先生去看看周广大。龚居士到他家一看,发觉确实没有得救,就开导周先生,不要有病会好转的幻想,这个世间苦多乐少,不如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周先生听了觉得很有道理,就叫太太、儿女统统都念阿弥陀佛,帮助他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念了一天一夜,周先生见到了菩萨出现,他告诉龚房士,居士就说:“如果不是阿弥陀佛来接你,不管是什么菩萨都不要理他,必须要继续专心念阿弥陀佛。”最后念了三天三夜,周先生终于见到西方三圣,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从云端里下降来接引他往生,他就跟佛走了。
一生没有学过佛法,就临终念了三天三夜,一家人都看到了,华府佛教会还有一些同修助念,人人看到,这是事实。周先生自己说,本来这病很痛苦,自从发心念佛后,也不需要打止痛针、吃止痛药,痛苦就没有了,一直念到佛来就跟佛走。
但是,诸位读者生病了还是需要打针吃药啊!还是要相信医学,那位周先生没有打针吃药是因为念佛得力、信心足、福报大。念佛不得力、没有信心、福报少甚或没有福报,没有这三点支撑、光靠念佛病也不会好。生病拒绝打针吃药岂不是变成迷信了?而不是正信。佛的发心是要告诉大家要正信,要有正确的三观,而不是让大家迷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