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权术
第10章权术
佞言者,谄而干忠;谀言者,博而干智【原文】
说者,说之也;说之者,资之也。饰言者,假之也;假之者,益损也。应对者,利辞也;利辞者,轻论也。成义者,明之也;明之者,符验也(言或反或覆,欲相却也)。难言者,却论也;却论者,钓几也。佞言者,谄而干忠;谀言者,博而干智;平言者,决而干勇;戚言者,权而干信;静言者,反而干胜。先意承欲者,谄也;繁称文辞者,博也;策选进谋者,权也;纵舍不疑者,决也;先分不足以窒非者,反也。
【译文】
游说,就是为了劝服别人接受自己的主张;而说服别人接受自己的想法,就是为了对别人有所帮助。带有粉饰性的说辞,都缺少可靠依据。所谓缺少可靠依据,就会带来不好的影响。所谓应承对答的辞令,是一种悦耳的巧辩辞令;巧辩辞令,是一种轻视论说的外交辞令。具有义理的言论,目的在于明辨真伪;而明辨真伪,目的在于符合和验证自己的内心情感。向别人发难的指责之词,意在诘难、商榷事情;而诘难、商榷事情,意在诱导、探求事物的精妙之处。花言巧语,是通过谄媚以求得忠诚之名;而谄媚之言,是通过繁博的虚浮之词以求得智慧之名;平实之言,是通过果断不疑的言辞以求得刚勇之名;忧愁之言,是通过运用智谋以求得信任;镇静陈说,是通过反攻别人以求得胜利之名。曲意奉承,满足对方欲望,就是谄;文辞繁复虚浮,就是博;策划选择,运用智谋,就是权:纵使舍弃也毫不犹豫,就是决;掩饰自己之不足,反而指责他人的过失,就是反。
智慧典例
颠倒黑白谏文侯
魏文侯在位时,西门豹治理邺都严肃法纪,刚正廉明,铁面无私。他不仅把装神弄鬼的大巫小巫投入漳河,祭了河神,还从重惩治了地方上几个贪官污吏。邺都百姓拍手称快,都赞叹他的德政。在他的带领下,人们兴修水利,务农经商,很快使这个荒凉的地区呈现出繁荣昌盛的景象。
西门豹勤政爱民,为官清廉,既不逢迎上司,也不奉承魏国君主,所以虽然政绩显著,却并没有受到魏文侯的赏识。
相反,魏文侯左右的一些大臣因西门豹触及其私党的利益,总想方设法诋毁诬陷他,以至于魏文侯听信其言,准备把他召回京城,罢免他的官职。
西门豹拜见国君后,魏文侯当面责备他,大臣也添油加醋地批评他。西门豹却一句怨言也不说,他只请愿道:
“从前臣才疏学浅,不知该如何治理地方,现在大王和诸位大臣的教诲,使我学会了治理的方法。请求再给我一个机会,换一个地方治理一年,如果还是治理不好,大王可以砍掉我的脑袋以息民愤。”
魏文侯答应了他的请求。
于是,西门豹到新地方上任后,一改往日的清廉,大肆盘剥百姓,弄得地方怨声四起。他又不断地贿赂魏文侯的亲信大臣,让他们在魏文侯面前多说好话。
一年任期届满,他进京觐见国君。魏文侯满面笑容地赞美他治理有方,左右大臣同样交口称颂。
西门豹听了,怒气冲冲地骂道:“臣以前忠心为大王治理地方,有政绩,深受百姓拥戴,大王却要罢去我的官职。这一年,臣实际上是压榨百姓,欺上瞒下,大王却夸奖赞美我。这不是很愚蠢的行为吗?我不能屈节求荣,愧对百姓!请大王恩准我辞官回家!”
说罢,他当场交上官印,等候发落。
魏文侯这才醒悟过来,惭愧地扶起西门豹,说道:
“寡人如今才明白事情的真相。请你原谅,我保证从今亲贤臣,远小人,任贤用能,就请你继续为我尽心尽力吧。”
【评析】
西门豹劝谏文侯的言辞就是以“佞言”为主,自己在君主和群臣心目中的印象早就知晓。当魏文侯听信谗言时,便反其道而行之,以表白自己的忠心耿耿。在此西门豹运用巧妙的反证法来表明自己的清廉,并最终使文侯亲贤臣、远小人,足见其用心良苦。
解缙取悦朱元璋
朱元璋当上皇帝以后,忽然心血来潮,要去皇觉寺参习,因为他幼年时曾在皇觉寺做过僧人,想起当年信口所作的几首打油诗,他便想去看看是否还写在墙上。他想重温旧梦,重新体验一下当年的感受。解缙是当时文渊阁侍读大学士,很有才华,所以这样的事少不得要他陪王伴驾。
皇觉寺的方丈听说当年的小沙弥成了如今的圣上,而且还要光临本寺,自然是高兴万分,急忙把寺庙里里外外打扫得干干净净,之后才开门亲自迎接皇帝。
朱元璋也不说话,而只是四处寻找当年所题之诗,但怎么也找不到,就严肃地问方丈:
“当年我题在寺院墙上的那些诗,现在怎么一首也找不到了?”
方丈一听,顿时傻了眼,才知皇上千里迢迢而来,竟然是为了这个。原来的题诗早已被擦洗干净了,但又不能如实回答,急得他只知用手在空中四下瞎比画,却说不出话来。于是便用眼睛瞅着解缙,希望他能够帮助自己摆脱窘境。
解缙和老和尚原本是一对文友,空闲之余经常在一起吟诗作对,现在方丈有难,自然要帮他一把了。
解缙见朱元璋一脸茫然、迷惑不解的样子,就急忙出来打圆场说:
“陛下,方丈一见您的圣面,神情紧张,急得连话也说不出来了,他用手比画是在作诗呢,您没看出来吧?”
“什么,有这等事?”
朱元璋很有兴致地问:
“那他在比画些什么呀?你说给我听听。”
解缙随口答道:
“圣上题诗不敢留。”
朱元璋拦住话头惊问道:
“为什么?”
“诗题壁上鬼神愁。”
朱元璋见自己的诗有这么大的威力,就挥挥手说:
“那就擦掉得了。”
“掬来法水轻轻洗。”
“难道一点痕迹也没留下吗?”
朱元璋不问出点什么来似乎不甘心,仍然对当年的题诗念念不忘。
解缙不慌不忙地说:
“犹有龙光照斗牛。”
一番话说得朱元璋开怀大笑。他知道解缙这是在奉承自己,也就作罢,不再追究什么了。
还有一次,解缙陪朱元璋在御花园的池塘里钓鱼,解缙对垂钓很在行,一会儿工夫就钓了半篓。而朱元璋戎马出身,钓鱼沉不住气,频频拉钩看有没有鱼。结果一条鱼也没能钓着。
朱元璋看解缙那里一会儿一条,当下就来了气,把钓鱼竿一甩,起身走了。
解缙一看这下可坏了,万岁爷一旦动了怒,可不是闹着玩的,所谓“伴君如伴虎”,要是把皇上惹恼了,自己可能就要有麻烦了。为了平息皇上的火气,他就对着朱元璋的背影轻松悠闲地吟了一首打油诗:
数尺丝纶落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