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趁火打劫
第179章趁火打劫
不好启齿的原因?那会是什么?穆长光无意间同别人抢了女人?还是同权贵的女人偷了情?这不能怪穆清婉总朝这方面去想,只是以穆长光平时的谨慎和好色的作派,好像也只有这样几种可能性……这时候,穆清莲开口对林文道:“施掌柜猜测我大伯母,是得罪了上回住过咱们家的卫老爷,你觉得可有这个可能性?”
“卫老爷?”林文皱着眉头想了想,却缓缓摇头,“没听说老爷得罪过他什么呀?卫老爷临走时,不是还把老爷叫去密谈过么?不过,当务之急,是想法子进牢里去见老爷一面,问问他情况,不然我们在外面怎么猜,都是枉然。”
这话有道理,厅里的几个人,包括施天赐,都连连点头。
穆清婉让锦玉去取了钱来,交到林文手中,道:“上下打点,少不得用钱,你不用替我省着,该花就花,务必见我爹一面。”
林文接过钱,转身准备就走,施天赐忙道:“不如让我陪着林文一起去,也好有个人来回传递消息。”
“如此正好。”穆清莲随声附和,但穆清婉却垂了眼帘,道:“越是危急时刻,越是不能乱了针脚,还请施掌柜先回去休息,明日仍回书店坐镇,不然我爹还没真出事,流言就要满天飞了。”
对穆清婉的这话,穆清莲很不以为然,但流言的威力,好像也会影响到她,于是还是站在了她这一边,帮着去劝施天赐:“现在书店里就施掌柜一个人,你要是不在,岂不是要关门?”
那书店,本来就只是个壳子,去不去有什么区别?施天赐很不以为然,但却不好明说出来,只得应下了她们的话,让林文一个人去了。
林文走后,施天赐仍旧留在穆家,说是要等康氏回来,听她说说情况,但穆清婉坚持让他回去,理由是现在不赶紧回去休息,隔天就没法早起去书店了。施天赐无法,只得三步两回头地走了。
穆清婉三人,在厅里直坐到天边泛白,才把康氏给盼了回来,不过,她是和林文一起回来的,而且带来了好消息——他们在见过梁知县和使过银子之后,终于去到牢里,见了穆长光一面,而且说上了话。其实穆长光自己都是一头雾水,还是在经过康氏和林文的分析过后,才犹犹豫豫地猜测,自己得罪的人,是否就是卫老爷。
但这种事情,光靠猜测可没用,康氏和林文,从牢里出来后,马上又去见梁知县,这回,是梁知县跟前的覃姨娘接待他们的,他们试探着问覃姨娘,穆长光是否真是因为得罪了卫老爷,所以才获罪。然而覃姨娘却道此事连梁知县都不清楚,只是奉命行事而已。
这话听着,可就太假了,倘若梁知县连穆长光得罪的是谁都不知道,那他是奉谁的命令抓了穆长光,这总该知道吧?难不成是因为一封匿名信,就把在衙门里任职多年的司吏给抓了?
而今穆长光被抓,他们处处暗示他是因为得罪了权贵,却偏又不肯透露更多的情况。这件事情,怎么处处透露出一股子诡异的气息呢?
究竟诡异在何处?他们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整个穆家,都想不出个所以然来,齐齐坐在厅里,皱着眉头叹气。
天亮后,康家闻讯赶了来,并为之游走,但打听来的消息,并无二异,让康建成也颇感无奈。
一晃两三天时间过去,穆长光还没有被放回来,连乡下的穆老三和穆老四都听到消息,赶进城来。不过,正如穆清婉所料到的那样,他们一进门,就以一副主人家的姿态,指东指西,要这要那,完全不把康氏放在眼里,仿佛已经成为了大房的主人似的。
穆清婉很想设法敲打敲打他们,但目前的当务之急,却是赶紧把穆长光给救回来,不然怎么做都是白搭。但连穆长光这个当事人都想不明白的事情,她作为局外人,又怎么弄得清楚?这可真是急死人了。
眼瞅着到了第五天,穆长光还在牢里没有出来,穆老三和穆老四却快要把穆家能搬的东西都搬尽了,康氏急得只差病倒。然而,更世态炎凉的事情还在后头,白家居然遣来媒人,客客气气地同康氏商量,要同李月娘退亲。
李月娘得知此事,哭红了眼睛,躲在房里怎么也不肯出来了。
穆清莲担心着自己嫁给施天赐后的地位,连幸灾乐祸都提不起来兴致。
穆清婉不相信白雨松会是这样现实的人,但婚姻大事,就算他不愿意这样做,又能说什么?更何况,他马上就要参加武举去了,只怕根本无暇分心,亲事全是由着大人作主。
康氏又气又急,天天坐在房里掉眼泪,穆清婉亲自下厨,熬了一碗粥,端去劝她吃,康氏却拉着她的手,眼泪跟珠子似的朝下落:“清婉,白采办也是衙门里的老人儿了,他们急着来退亲,是不是说明,你爹真没有回来的希望了?”
穆清婉拉住她的手,安慰她道:“若真回不来,早就下判书了,这样一直关押着,算什么事?我看那位权贵,还是在等我爹的态度,只是这其中,只怕有些什么别的蹊跷。”
“别的蹊跷?”蹊跷肯定是有的,不然不会一直悬着,只是,谁又能想明白呢?康氏愣了愣,还是一头雾水。
穆清婉吹凉了粥,一勺一勺喂到康氏嘴里,道:“娘,爹现在不在,咱们家的主心骨,就是您了,要是您病倒,我们还能指望谁去?爹的事,您也别太着急,等您把这碗粥吃完,我就找覃姨娘去。”
康氏一点儿也不乐观,道:“我每天都是找覃姨娘,但她封死了嘴就是不吭声,真不知是个什么意思。”
其实穆清婉心里也没底,但总得让康氏安心,好多吃些东西,于是便扯谎道:“娘,您放心,我已经想出法子来打动覃姨娘了。”
“当真?”康氏心思不多,听她这样说,又惊又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