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9章养由基奉命坚守,文臣武将慕名投 - 三国争霸 - 大噗喽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三国争霸 >

第589章养由基奉命坚守,文臣武将慕名投

张耽的任命书抵达过后半年,关羽在养由基的辅助之下,已经率众拿下的玄菟郡。张牛角这边的另外两支队伍也是高歌猛进,典韦已经彻底的拿下了辽东郡,而高宠则已经把乐浪郡的土著暴民打的找不到北了!

以至于这些人一听到赤卫军的名字就抱头鼠窜,远遁他乡。

可以说整个东部战局形势大好!赤卫军的幽州版图已经基本形成。

进行了一个多月的修整后,张牛角留下了养由基的二旅之后,便引得胜之师返回辽西郡。

整个幽州东部有四个郡,分别是昌黎郡、玄菟郡、辽东郡和乐浪郡。

养由基把自己手下的四个团分别驻扎到这四个郡。

进驻各个郡的同时,养由基招贤纳士,广纳人才,同时不忘招兵买马,积草屯粮,编练新兵。

张牛角之所以留下养由基,就是因为那养由基是最早跟着张耽的一批人,而且此人心思缜密,忠心耿耿,所以在请示张耽之后,张牛角便留下了养由基,并且将张耽的原话转述给了养由基:

“四郡之地,重要非常,养由基为最合适人选,可授其大权,因住手地区较大,形势复杂,其手下人数编制可不比拘泥于现有人数,可按照每个郡一个旅的配置练兵!”

养由基听后跪地磕头,感激主公对其的信任!

要知道赤卫军目前占领的不过幽州大部,而现如今他养由基就占了四个郡,几乎是幽州地盘的一半,虽然这些地方人口稀少,经济也相对没那么发达,但毕竟这里土地肥沃,又和外族接壤,只要潜下心,无论是发展农业,还是发展外贸都有非常好的条件!

现如今张耽把这个大任交给了自己,这是何等的信任,养由基怎能不全心全意的效忠张耽。

养由基对四郡更是用心。

同时养由基的策略得到了很好的回应。

因为开设招贤馆,一批文臣武将都前来投奔。

武将有:柳毅、卑衍、杨祚、贾范、韩起

文臣有:管宁、邴原、刘政、王烈、阳仪、伦直、郭昕、柳浦。

系统提示:

历史上的柳毅:辽东人,汉末公孙度的亲信将领,骁勇善战足智多谋,后在公孙度与曹魏交战的时候被张辽打败。

公孙度向他商讨如何自立为王,柳毅就跟公孙度建议说,如今中原地区董卓乱起,各地军阀无暇东顾,应该趁机自立以求自保,于是公孙度自称辽东侯、平州牧,又协助公孙度东伐高句丽,西击乌桓,向南取山东半岛,开疆扩土;又招贤纳士,设馆开学,广招流民,威行海外,使公孙度俨然以辽东王自居,由于公孙度的锐意进取和柳毅的建议及多年的苦心经营,使辽东地区在汉末三国的战乱年代,获得了暂时的安宁,推动了当地生产技术和封建文化的发展。

公孙度平定辽东后,越海收东莱诸县,置营州刺史。

建安十年(公元205年),曹操平定袁谭后,派大将张辽收复青州海滨一带,逐走柳毅,公孙康失去青州滨海领土。

历史上的卑衍:三国时期燕王公孙渊部下的大将军。公孙渊自立为燕王后,侵扰北方。

景初二年(238),渊遣衍与杨祚等屯辽隧,被司马懿将军胡遵击破。衍夜走襄平,与司马懿军相遇于首山。卑衍死战,再次大败。经过此战,司马懿得以进军造城下,为围堑,辽水暴涨,败亡。

历史上的杨祚:三国时期燕王公孙渊部下将军。公孙渊叛魏后被司马懿讨伐,受命迎击司马懿,被将军胡遵击败。司马懿领军突袭襄平,杨祚等被迫撤军营救。司马懿军至首山时杨祚再次被派往迎战,又败。司马懿围襄平城其间投降。

历史上的贾范:三国时期燕王公孙渊部下将军。三国演义为副将。直谏公孙渊不应反叛,被公孙渊斩首。司马懿入襄平城后厚待其子孙。

历史上的韩起:三国时期燕王公孙渊部下将军。魏明帝时,公孙渊遣使通孙权,往来赂遗。公孙渊恐吴远不可恃,且又贪其货物,遂遣韩起等率军至沓津,劫吴使,攻杀吴互市者数百人,得其印绶与货物。

历史上的管宁:(158年-241年),字幼安。北海郡朱虚县(今山东省安丘、临朐东南)人。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著名隐士。

管宁与华歆、邴原并称为“一龙”。汉末天下大乱时,与邴原及王烈等人至辽东避乱。在当地只谈经典而不问世事,并引来大量同是逃避战乱的人,管宁就开始做讲解《诗经》、《书经》,谈祭礼、整治威仪、陈明礼让等教化工作,人们都很乐于接受他的教导。直到魏文帝黄初四年(223年)才返回中原,辽东太守公孙恭亲自送别。此后曹魏几代帝王数次征召管宁,他都没有应命。

管宁和华歆一同在菜园里刨地种菜,看见地上有一小片金子,管宁不理会,举锄锄去,跟锄掉瓦块石头一样,华歆却把金子捡起来再扔出去。还有一次,两人同坐在一张坐席上读书,有达官贵人坐车从门口经过,管宁照旧读书,华歆却放下书本跑出去看。管宁就割开席子,分开座位,说道:"你不是我的朋友。"

正始二年(241年),管宁逝世,年八十四。著有《氏姓论》。

历史上的邴原:字根矩,北海朱虚(今山东临朐东)人。东汉末年名士、大臣。

邴原年轻时与割席断义的管宁齐名,二人都以节操高尚著称于世,州府下令征召他们出任官职,两人都一样不愿为贪图荣华富贵去做官。黄巾起义爆发后,邴原将家属安置在北海城内,自己避进郁洲山中。

当时,孔融任北海国相,举邴原为有道(察举制中的特举科目)。邴原认为黄巾军势力兴盛,于是前往辽东郡,与同郡人刘政都富于勇略雄气。

建安十五年(210年),邴原担任丞相征事,后又代凉茂为五官将长史,闭门自守,非公事不出。随曹操征吴,于途中去世。

历史上的刘政:史称其平生以勇略雄气称,因之为辽东太守公孙度所疾,几为所杀,后脱逃。

历史上的王烈:字彦方(141-219),平原县(今山东平原)人。生于永和六年(公元141年),卒于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王烈少时师从陈寔(shi),闻名遐迩。董卓作乱时避乱辽东,并多次拒绝曹操的聘请。七十八岁时病死于辽东。

历史上的阳仪:公孙度亲信,公孙度向他商讨自立为王。东汉中平六年(189年),公孙度经同乡徐荣推荐,被董卓任命为辽东太守。公孙度到任后,厉行严刑峻法,打击豪强势力,使令行政通,羽翼渐丰。汉献帝初平元年(190年),中原地区董卓乱起,各地军阀无暇东顾。公孙度趁机自立为辽东侯、平州牧。

历史上的伦直:《晋书》中其名为纶直。公孙渊部下的将军。公孙渊造反时,他与贾范苦谏,却反被渊所杀。司马懿平定公孙渊叛乱后,封其墓而荣其子孙。

历史上的郭昕:公孙渊部下大司马长史,曾在公孙渊授意下与群臣上书魏为渊求封国。

历史上的柳浦:公孙渊部下参军,在公孙渊授意下与群臣上书魏为渊求封国。

这些文臣武将原本都是三国时期辽东这里的将领,他们在历史上都留下过浓墨重彩的一笔,现如今公孙度早已经归附到了张耽的手下,所以这些历史上曾经曾经叱咤风云的人物,现如今也投慕名而来,投靠到了赤卫军张耽的门下,成为了赤卫军的一员。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