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百姓是朕心头肉 - 铁骨铮铮汉献帝 - 三块他山石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一百三十六章百姓是朕心头肉

冀州此刻虽然乌桓未至,却也已经是盗匪遍地。为了抵抗手下的百姓造反,豪强勋贵与士人阶级,纷纷聚拢族兵和附近乡民建立乌堡自守。

也有不少脑子灵活的干脆挂了汉旗,拒绝接受袁绍的一切征召。

暴力一点的更干脆,十几个人集合起来组队攻打县城去了。

于是乎,袁绍这一旨诏令直接把自己的家给整凉了。

当然这也是袁绍迫不得已,现在他进退维谷,他也很无奈啊。

撤军可能是撤不了了,哪怕撤了也是等死。

打曹操一时半会儿又打不下来,军粮基本上无了,耗下去就是个死。

以异族入侵,只不过是丑名声,败人品,还不一定死,那么选择是显而易见的。

作为一名可以青史留名的人物,在众多死法和一线生机之间,这种选择,也是合情合理,至少在袁绍看来,这一波不亏。

不就是死点百姓吗?

百姓算个什么?

只要士族底蕴还在,只要赢了,万事好说。

说到底,在袁绍的心里始终坚信,不管用什么样的手段,只要挨到半年之后,朝廷的兵马必然因为缺粮而灰飞烟灭,他便是这场战争的最终胜利者!

只要他赢了,冀州的人心丢与不丢,又能有什么关系呢?

难不成他们这些百姓集体自尽吗?

总要留在当地继续替他袁家价卖命。

而且老百姓都是善忘的,只要再多给他一些时间,失去了的人心终能重新安抚。

而此战若是败了……一了百了,一拍两散,冀州百姓给自己陪葬那也算是死的风光了。

说到底,这还是归为四世三公家庭公出身的袁绍理念不同罢了。

然而,对于袁绍来说,这或许只是一件迫不得已的事儿。

但是对于冀州五六百万,算上隐户甚至超过一千万人口的普通百姓来说,这就是生死存亡的大事!

老实说,刘协军这边根本没将乌桓人和鲜卑人放在眼里。

他们现在兵强马壮,士气如虹。

通过天子的谋算,要钱有钱,要粮有粮。

军队进一步精简都达到了六万人!

这些人都是精挑细选的精兵强将,而且人马俱铠应有尽有。

说真的,不是他们吹牛,就他们这些人,现在去官渡,恐怕不出十日都能把曹操办了。

所以,乌桓也好,鲜卑也好,远道而来,想来一波势均力敌的大战,那是在想屁!

并且,此刻冀州人心浮动,天子大旗一挥,恐怕直接可以不战而胜!

他们可是听说了,哪怕是邺城之内现在也已是流言四起。

就连当地的士族,此时的心里都开始犹豫了。

拿下邺城,似乎是探囊取物一般了。

然而,天子总是那么的跳脱……

“朕决定了!放弃围攻邺城!关羽,朕与你三万兵马,并统甘宁,曹纯拒守于漳水沿岸确保切断黎阳粮草……其余人,随朕北上共抗胡掳!”

这?

大家迷茫了。

这种天赐良机白给都不要吗?

只要拿下邺城,那就是大局已定,那就是一统北方。

只要打下邺城,天子就可以如同光武皇帝一般三兴大汉。

这是这……

汉臣们不知所措了,一个个眼巴巴的看着刘协。

他们真不敢说话了,天子这又想出什么绝世妙招了?

刘协见到众人不说话,干咳一声:“众位卿家,朕知道现在只要坚持去打邺城就能一举击败袁绍。”

“朕还算是粗通兵事,这点浅显的局势还是能知道的。”

“但是!”刘协悲天悯人的说:“乌桓自北面而来,如果我们继续强攻邺城,岂不是将冀州北部完全放弃了?”

“为了区区一场胜利,让朕放弃冀州的百姓,不可能!”

这当然不可能,刘协怎么可能放下这么好的送死机会?

这会儿可没有人捣乱了!

这个节骨眼上敢和袁绍结盟打朝廷,不是缺心眼儿,就是铁了心的铁杆反贼!

换句话说,这帮人肯定会砍了自己的!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