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救兵 - 东宫倾城 - 令狐兮兮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东宫倾城 >

第107章救兵

第107章救兵

果然,谢晚晴话音刚落,一个宫妇走出门,佯装惊讶,道:“殿下,您——您几时来的?”谢晚晴一笑,道:“也就一会儿,还劳烦你通报。”

那宫妇慌忙躬身赔礼道:“殿下,小的这就去通报。”转身的瞬间,又自语道:“这该死的小六子也不知去哪里了,不尽本分。”

谢晚晴自然未将那话放在心里,只兀自揣摩着太后的举动,猜测那些人会来为自己解这个局。

果然,这会儿,这宫妇才进去一会儿,就出来说:“殿下,太后有请。”

谢晚晴提着衣裙,迈着端庄的步子,以目示意方云珠,这方云珠从衣袖间拿出碎银子放到宫妇手里。

这宫妇神情客套,手里却是将银子攥得紧紧的伸过来,对方云珠说:“这怎么使得,为殿下通传,这是分内之事。”

谢晚晴只瞟她一眼,抬脚走进凤仪宫。这事,不需她说话,方云珠自会摆平。

凤仪宫的纹饰没有以燕为主打的,就连一进宫门的屏风都是凤凰牡丹图,浓墨重彩的富贵。那些高大的廊柱上更是以凤凰为纹饰。

转过屏风是几重纱帐,宫婢一一挑起,谢晚晴但见纱帐深处,有人影绰绰,不时有女子发出笑声,像是一群人在讨论什么有趣的话题。

看来,今日在这凤仪宫的倒不只是皇后,今日恐怕也不仅仅是刁难她。

“卧榻之畔,岂容他人眠”,看来马家人是芒刺在背。

谢晚晴走进凤仪宫大殿,一袭描金绣凤的彩衣,额上描着金红的兰花纹饰的太后半闭着眼,面上露出微微的笑意,斜靠在大殿正中的雕凤椅上,像是在听着周遭女子的谈笑。

而皇后则是青丝挽髻,一柄凤凰发簪轻束发,一袭紧身红春衫,挽着轻纱长披肩,正端做在太后身旁。

而接下来周遭便依次坐着二十来个形态婀娜,各有千秋的女子。除之前在群芳宴上见过的赵贤妃、刘德妃、韩淑妃之外,其余都是生面孔。大约是等级比较低的妃嫔。

那群妃嫔见谢晚晴进来,也没停下交谈,与太后说着皇家别院里梅子成熟的事。

谢晚晴知晓只有太后的允许,她们才感如此放肆,忽略太子妃的存在。

谢晚晴走到大殿台阶下,跪下,朗声道:“颖华拜见太后,愿太后福体安康。”

清脆的童音从周遭的叽叽喳喳的喧闹中穿透出来,周遭的喧闹戛然而止,凤仪宫陡然安静。太后像是从休憩中醒来,睁开眼睛,略略坐正身子,也没管谢晚晴,只是问旁边的皇后:“芳儿,什么时辰了?”

“回禀太后,快到午时了。”皇后回道。

“这宫中规矩什么时候改成午时请安了?”太后语调漫不经心,周遭鸦雀无声,无人敢应。

谢晚晴想说什么,又觉得没有把握,这老太婆的意图还未完全露出,所以谢晚晴只低着头,等着她的表演。

果然,太后又问:“淑妃向来端庄,连皇上也常夸你性行淑均。你且说说,这宫中请安规矩如何啊?”

谢晚晴此刻倒像个局外人,欣赏着一出好戏,反正这出戏里,自己看似主角,实则只是一个打酱油。

她余光所瞟,一袭水蓝色衣衫的韩淑妃慌忙站起身躬身说:“回禀太后,辰时起身,辰时一刻用饭,辰时二刻出发,最迟不过辰时三刻,就该到太后宫门候着。”

“嗯,淑妃实乃典范,身为后宫,各位都该好好学习。要谨记这后宫的女人,无论这品级多高,也不管将来还是现在,终究是皇上的女人,要守规矩。”太后一番言论出,众妃嫔莫不起身,齐声说谨遵教诲。

谢晚晴跪在那里,自然也是匍匐着浑水摸鱼一把。估摸着,这下子,该说到她了。

果然,一干妃嫔刚回到座位上,太后就开口道:“颖华,你抽中‘春燕归’,是未来的皇后,是要母仪天下的人,昨日游行也该知晓自己肩上的责任。作为东宫,更该成为典范。今日是第一日请安,居然到快到午时才到来。哀家还以为,要哀家亲自到东宫来给你请安。”

太后的语调越发严厉。谢晚晴这才开口:“请太后恕罪,颖华以后绝对不会再犯类似错误。定会好好学习宫中规矩。”

“恕罪?颖华,今日之事,哀家就给你个解释的机会,否则,罪责难逃。”

谢晚晴嘴里连忙说“谢太后隆恩”,心里已知晓,今日免不了皮肉之苦。而皇后下旨让她不必请安的事,又决计不能说。因为当她得知这皇后下的是口谕,并且当时只有念奴和花小瑞在场,她一出口,必定连累念奴和花小瑞。

唯一能说的只能是这守门的舍人。唉,既然你主子要牺牲你,也是没办法的事。谢晚晴头皮一硬,尽量不去想那是人命,就当是香港tvb在找自己演宫廷大戏,她说:“颖华昨晚点安息香,睡得太沉,醒来已是辰时三刻,加上今早东宫有宫人不守规矩,颖华教训几句。这才匆忙梳洗而来。”

“那也不至于拖到午时啊。作为东宫,要有担当,错了就是错了,岂可将责任推卸给他人?”太后咄咄逼人。

谢晚晴暗自叹息,看来不将那舍人说出,也是不行,于是只得说出在凤仪宫外等候的一段。太后又询问了方云珠,这才命人将那小六子带上来。

那小六子还没开口说一句话,太后就以“擅离职守”之罪将之掌嘴。

谢晚晴紧紧闭着眼,尽量忽略小六子的哀嚎,心里却像是有无数细细密密的针在快速地扎着。

小六子很快晕倒过去,周遭寂静。太后厉声喝道:“此等不守规矩者,拖去暴室,三日不得进食。”

谢晚晴屏住呼吸,跪在冰凉的地板上,觉得头有些痛,周遭的声音忽远忽近。

许是昨夜着凉了吧。谢晚晴想伸手去抚自己的额头,却什么也没动,只跪在那里。这时刻,她倒是不断祈祷:徳启帝,您老人家也该下朝了吧。把我拖入战局,您老人家倒不能不管啊!

是的,到现在,小六子像死狗一样被拖走,谢晚晴心里才有了几丝慌乱,巴巴望着救兵快来,让她脱离这不自在的冷酷之地。

“东宫不守时,固然有凤仪宫小六子玩忽职守之故,但也有东宫自身罪责。这罪责,皇后,有你教导不周,你本月俸禄减半;另外,将她的教引尚宫革职,受末等针刑。至于东宫,今后是母仪天下之人,本应念其初入宫,从轻发落。但未来皇后,母仪天下,切不可姑息。今日罪过,本为鞭笞,但鉴于千金之躯,末等针刑伺候吧。”太后轻描淡写地宣判她的罪责。

谢晚晴在心里将之祖宗八代都问候遍。暗暗发誓,就算自己不是谢家的人,也与马家势不两立了。

“太后,能否从轻发落?太子妃毕竟年幼,做错事难免。”韩淑妃在太后说完之后,马上站起身。

谢晚晴心里一热,在这等时候,为自己出头,无疑于是极端铤而走险的,不是被划分到谢朝英的党羽,就有拉拢她,为自己的儿子谋划的嫌疑。

谢晚晴不相信韩淑妃不懂这其中厉害,然而她还是站出来。到底是爱徳启帝,还是另有所图?谢晚晴已不想去追究原因。

“淑妃,哀家方才夸你识大体,为何转眼就不明白,哀家是在为萧家未来着想啊?这八个孩子,无论谁执掌天下,若没有一个清明的后宫,怎能安心治国?你且退下,不必多言,哀家乏了。”太后冷冷地斜睨韩淑妃一眼,又闭上双目斜倚在椅子上。

韩淑妃慢慢退到座位上,不经意地向谢晚晴投来目光,没料到谢晚晴也在看她。二人目光一撞,韩淑妃眉头一皱,平静的神色里隐含几丝抱歉。

谢晚晴对着她微微一笑,天真的眸子竟是让她不要为她担心。

韩淑妃拢着衣袖坐下的瞬间,看到这抹笑,竟也是惊讶,这女娃果真是厉害,竟然将时局看得这么清楚。

只是她看得清楚,别人看不清楚么?巳时皇上就该下朝,宫中眼线去报告,乘龙辇也该是到这里。看来,有人是使用计策将皇上拖住。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