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凤夫人的赏菊宴(三) - 宠妃齐宛 - 青草小鱼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宠妃齐宛 >

第135章凤夫人的赏菊宴(三)

第135章凤夫人的赏菊宴(三)

“我说呢,她昨天怎么高高兴兴的出门,拉着一张脸回来,原来是在外面吃了亏。”吴夫人恨恨的道:“照我说,让你弟弟千万不要给她脸面,她一个新来的,居然也敢抢前辈的生意,还敢欺负我们家娉婷,就应该出手教训教训,也让她长长记性,不然她还以为这京城像那小小的云覃城那么好混呢?”杜夫人看她这么生气,连忙安慰道:“你就放心吧!既然她也得罪了你家娉婷,我迟早会替你教训她的,也让你出一口恶气。年纪轻轻的,不懂得分寸,仗着自己钱多就乱来,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这几个人正说着话,冯夫人和太子妃引了齐宛进来。

杨一樊的夫人认识齐宛,一见她便热情的起身,亲切地走过去拉着她的手,笑问道:“你怎么才来?我已经等的你很久了!”

齐宛解释道:“我原本已经出了门,可是我那店里突然发生的一些事情,所以才耽搁了时间,还累得凤夫人久等了。”

“来来来,你先坐下咱们好好聊聊!”杨夫人拉着齐宛在自己身边坐下,然后指着太子这边的众位夫人一一介绍,又告诉她哪些人是六王爷那边的。

齐宛跟她们寒暄了几句后,凤夫人便开始让人上菊花茶了。

此时大家全部聚在了一起,想要热热闹闹的,自然就不能再像刚才似的,两派人各说各的。

凤夫人素来爱好风雅,今日她又举办了菊花宴,于是主张大家行菊花令。

所谓菊花令,就是每人说一句跟菊花有关的诗句,这样行令难度不高,既照顾了吴夫人那样没读过几本书的人,又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受到了大家的欢迎。

最后选出来的人,就是今天的擂主。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凤夫人率先用屈原的诗开了局。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吴夫人虽然没念过基本书,可她也为了参加这种宴会,死记硬背了几句诗,现在居然也排上了用场。

这样的菊花令开头并不难,难的是在后面,带菊的诗越说越少,就考大家的记忆力。

几轮行令下来,到了最后,就只有敏郡主、齐宛、吴娉婷和杜夫人的的女儿杜芷兰。

再比一轮下来,就只剩下敏郡主、齐宛两人了。

别人看着,她们两人好像是棋逢对手,可是齐宛自己知道她真实的实力,她是因为比敏郡主多活了一辈子的时间,所以才能靠着前世的记忆坚持到现在。

然而,此刻的敏郡主念诗,仿佛是信手拈来一般,齐宛却是有心无力了。

“阶兰凝暑霜,岸菊照晨光。”念完这一首,齐宛就只能准备认输了。

“这句诗我怎么没听过,莫不是你自己写的吧?”吴娉婷故意大声的道,她在隐语街丢了面子,本来想在菊花令的游戏里打败齐宛,把场子找回来,可是谁知齐宛却还是胜了她一筹。

“这是出自唐太宗的《赋得残菊》吧!”敏郡主难得棋逢敌手,便对齐宛另眼相看,也顺便拂了吴娉婷的面子,敏郡主笑道:“冯夫人果然是涉猎及广,让我真是佩服极了!这一局,我认输了!”

每次这种宴会,敏郡主都是诗文比赛里的状元,今天她居然会认输?这可真是让所有人都诧异极了。

齐宛知道,敏郡主这是在让着她,于是客套着回道:“郡主殿下也是博闻强记,连这样不出名的诗也知道。”

一时间,所有人都夸她们两个才识过人,都是堪比状元的才女。

比赛输了的吴娉婷简直气死了,这两个人都是自己的死对头,怎么全赢了自己。

吴夫人心疼自己的女儿受挫,于是对着周围的人高声道:“我们家娉婷也很不错吧,她才这么小,居然知道那多诗。

我像她那么大的时候,才刚嫁给我们家信阳候。那会儿成天在家帮着他杀猪,别说是念诗了,就是斗大的字也不识一箩筐啊!”

吴夫人这一说,又把自己的短板露出来了,弄得大家全部哄堂大笑。

吴夫人不明白她们为什么笑,可是又不甘落后,大声道:“这有什么好笑的?那会儿我们家穷,念不起书怎么啦。”

太子妃心里默默的叹了一口气,心道:人家不是笑话你穷,大家是笑你肚子里没什么货还喜欢卖弄,这不是明摆着让人家笑话吗?

可是她这话不能说,说了只会让吴夫人更生气,也会让大家扫兴,此时宴会的气氛已经达到了高潮,她大声道:“各位夫人,其实今天我借着母亲的宴会请大家来,是有事情想请帮忙。”

这话一出,花园里刚才还喋喋不休的夫人们,瞬间全副安静了下来。

吴夫人身边的那几位夫人也不争先恐后地发表高论了,都各自垂下眉眼去喝菊花茶。

凤夫人笑了笑,替太子妃补充道:“想必大家已经听说过了,江南最近闹了水灾,灾情还挺严重的,大家都知道,水灾过后必有瘟疫,如果控制不得当,说不定这瘟疫会传染到京城来,到时大家都得不到好处。

朝廷里现在银子紧张,拨出来的赈灾银子用来救济灾民,还远远不够,所以我举办了这次菊花宴,想找大家都给受灾地区捐赠一些银子。

在座的每一位都是菩萨心肠,这么积功德的事情,还请大家多帮帮忙吧!”

“哟,一二百两我还拿的出,要是再多了,我可就是拿不出来了的。”杜夫人推脱道,“这事儿我得回去同我家老爷商量过后再说。虽然我娘家是做皇商买卖的,可是你们也知道,今年北狄跟大周开战,这北方的买卖不好做啊!你们都是知道的,我们家人多,就靠着我们老爷那点俸禄是养不活全家的,全靠我娘家人来补贴,可我总不能开口让娘家给银子让我去赈灾吧!”

李夫人也补充道:“杜夫人说得没错,大家都是吃俸禄的,这点银子养家都还嫌少,哪里还有多的拿出来赈灾!

说起来也不怕你们笑话,家里的丫头们年纪也大了,我这嫁妆还不知道该怎么凑呢!我实在是有心无力啊!

这样吧,太子妃娘娘,我还有五十两的私房钱,您也别嫌少,行吗?”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