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_第171章猜疑 - 我的房东不是人 - 花夏笑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一卷_第171章猜疑

五色散不就是毒品吗?朱千照心想。她想起从前上学时历史书说过,服用五色散始于始皇帝,贵族中人相继服用,被视作与神明沟通的一种方式,成为社会风气。就连南遥国这个岭南边陲小国也不例外。只是当时的人们还不知道五色散的危害。

看朱天师为前途未卜深感忧虑,朱千照只好安慰道:“圣上如此看重你,应该不会把你撵出宫吧.”

朱天师叹了一口气,说:“圣上喜怒无常,伴君如伴虎,这可不好说。珠儿姑娘,能不能拜托你,在太子殿下面前,替我美言几句,让他别再上疏圣上,赶我出宫。”

世事无常,朱千照忍不住窃笑:没想到你也有求我的一天啊!

两天前,朱天师言之凿凿地威胁她,若是她不替他偷出光明,就要把她的身份公诸于众。两天之后,反而轮到朱天师来求她了。

然而朱千照是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是一个实话实说的人,是一个不愿意给别人假希望的人。

她苦笑着说:“我也想帮你,可是现在太子殿下连我都不信任了。”

紧接着,她将郭宅里发生的事情一一告诉他。

“还有这样的事情殿下怀疑你是刺客的奸细,这下看来,殿下是连我也一同怀疑了。”朱天师心事重重,接连饮了三杯酒。

“所以,说不定过不了几天,我也会被撵出东宫。”朱千照垂下眼帘,心情苦闷,为前途感到忧虑。

“不如你尽快回东宫去,给我把光明偷出来,我好早点卷铺盖走人。”朱天师建议道。

吱嘎一声,大门被推开了,琥儿拿着生姜和铜姜礤,气鼓鼓地走了进来,质问道:“朱天师,你怎么可以让珠儿去干这么危险的事情?若是被殿下发现了,那可是掉脑袋的事情!”

朱天师回头看着琥儿,道:“你怎么能偷听别人说话?”

“哼,只许你偷听,不许别人偷听了是吧?要不是我偷听,还不知道你这小肚子里弯弯绕绕地藏了这么多坏水。”琥儿骂道。

朱天师下意识抚摸自己的腹部。刚刚吃了不少烤串,现在的肚皮鼓鼓胀胀的,像一个小西瓜。

“你哎,我不与你一般见识。”

“你都自身难保了,别再祸害珠儿了好吗?若是珠儿有什么三长两短,我第一个就要拉你去陪葬!”琥儿跪坐了下来,警告他道。

朱千照看着琥儿,突然觉得心中一暖。有那么一瞬间,觉得她跟钟小玉很像。从小到大,钟小玉待她就跟亲妹妹一样。还记得8岁那一年在香火街口,一个小恶霸抢了她的钱包,刚好被小玉姐看到了。钟小玉二话不说,一把将小恶霸推倒在地,把钱包夺了回来.

“珠儿,你现在有什么打算?”琥儿又问,将朱千照的思绪从两千年后拖了回来。

“还能怎样,只能见一步行一步了。”朱千照说,一口闷光眼前的杯中物。琥儿酿的米酒加了饴糖,甜甜的,很上口。这时候,她还不知道太子被禁足了。

“我想,既然太子还带你回宫,应该不会再为难你了吧。”琥儿安慰道,往三个空酒杯里都添了米酒。

说到这里,朱千照想起太子拔剑架在自己脖子的模样,心想:不怕他为难,就怕他要了自己的性命。

越发感到心中苦闷,她端起酒杯,一口闷光杯中的米酒,又夺过琥儿手中的酒壶,自斟自饮起来。即使赵嘉元猜疑自己、想要杀掉自己,她也得发挥余热,警告他姚嘉不是一个好人!

转念一想,同是修道之人,朱天师会不会认识姚嘉?

于是,她问:“朱天师是否认识一位姓姚的天师。知不知道他如今身在何处?”

“姚天师?你是说在木棉树精手下救了你们的那位老道?”朱天师问。

“正是。”

“怎么想要找那位老道?”琥儿好奇地问。

“我怀疑他才是刺客的奸细,救下太子殿下另有图谋我得提醒殿下,小心这个人。”朱千照说。

“自从家道中落之后,我在罗浮山上的志云观潜心修道多年,还真没听过一位姓姚的道长。你是否知道他的全名?我有一位师弟常年游历在各大道观之间,求仙问道,人脉甚广的他也许会知道。”朱天师说。

“他他叫姚嘉。”朱千照说道。

“行,我这就给我师弟传个口信。”朱天师取来一张黄色的符,手指蘸上朱砂在上面写了几个大字,然后在手掌中拧成一团。他张开嘴巴,念了一个咒语,符团在手心闪出一道金光,就消失不见。

朱千照和琥儿看得目瞪口呆。

朱千照惊愕地问:“这样就能把口信传到了?”

“是的,这会儿功夫,估计口信已经躺在我师弟的案上了。”朱天师如是说。

“太神奇了,这个传播效率真快,堪比短信啊。朱天师,这个咒语可以教教我吗?”朱千照求学心切。

“短、短信是什么?”朱天师正感到疑惑,突然,眼前闪过一道金光。金光消失之后,一张黄色的符咒躺在案上,慢慢地浮现了出来——是朱天师的师弟传过来的口信!

朱天师拾起口信,念道:“我的师弟说,他确实认识一位叫姚嘉的道长。不过听说他前些年从凤浦港登上商船,出海游历去了,至于他有没有回国,就不得而知”

听到这里,朱千照略感到失望。

朱天师又问:“朱千照姑娘,你的法术是跟谁学的啊?”

“祖传的啊!我从小跟着外婆修习,学着当一位称职的驱魔师。在我生活的时代,我们朱家可是鼎鼎有名的驱魔一族,擒妖降魔的朱氏八卦阵可是名震海外。”她骄傲地竖起了大拇指。

“你生活的年代是一个怎么样的年代啊?”琥儿好奇地问。

朱千照单手托腮,带着微醺的醉意,与他们诉说两千年后的生活:“我生活的年代啊,是一个美好的年代。楼房盖得很高,七八十层都不在话下。人们想要观星,用一个叫望远镜的东西眺望夜空,那星星就近如眼前。人们出行,不坐马车,坐汽车。三个时辰,就能从蕃禺到雷州。人们也不必从井里挑水了,水管连进屋子里,拧开水龙头就可以用了”

“在屋里就能取水,这也太方便了吧。”琥儿感叹道。

“是啊。不仅是水,还有电。我们那个时代啊,也不点油灯了,只需一根细细的电线,把电通往电灯,只需打开开关就可以照明”

琥儿一边听,一边啧啧称奇。

朱天师好奇地问:“那么先进的年代,还有恶灵在作妖?”

朱千照笑着说:“在隐秘的角落中,还是有的。我们家在闹市里经营着一间聚缘香行,不仅卖香,还能占卜凶吉、驱鬼伏妖。只是香行的生意不太好,欠下了一年的房租。有一天,在海外多年的房东突然上门催租。房东威胁我说,若是不帮他抓住九个恶灵,就得卷铺盖滚蛋.”

“那你抓够九个恶灵了吗?”琥儿问。

朱千照嘿嘿一笑,“没呢,才抓了八个就来到这儿。”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