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谁是骗子
时间很快,转眼又是新的一周。韩朔还是没有音信,仿佛已经从地球上消失,林霜的心情越来越糟糕,茫然无措,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已经被抛弃?半年多的恋情,她早已适应了韩朔的存在,如今男友的缺位,让她觉得好像身处狂风中的悬崖边,稍微一不留神,就会跌至粉身碎骨。
空落落的感觉攫取了林霜所有的心神,只要在家,她就把自己关在卧室里发呆。平日里喜爱的英剧、日剧也抛到脑后,再也激不起任何兴趣。可是,人毕竟是社交动物,不能总躲在窝里不出来。每天五天的班还得继续上,一踏进电视台的大门。林霜就强迫自己打起精神,从容自在地面对同事,正常节奏完成各类采访。毕竟是32岁的成年人,不可能再幼稚地向旁人诉说自己的苦难,博得他们的同情。且不说你的人生本来就与他人无关,就算有那么一丝半缕的关系,弱者的眼泪也只能换来讥笑和嘲讽。林霜不想让即将失恋的悲剧成为同事茶前饭后的谈资,更不想背负哗众取宠的恶名。所以,在所有人的眼里,优秀记者林霜同志,最近依然忙碌着,继续优秀。
遭受打击很容易让人成长,林霜的镇定同样骗过了虎爷和许翀。开完晨会,四爷毫不犹豫地扔给她一块难啃的骨头。
“有个市民,说自己的女儿在单位得病,可对方一直不管不问,现在每月只有1800元的基本生活费,连药费都负担不了。事情挺棘手,你跑一趟吧。”
“好,”林记者答应的很干脆。
虎爷在一旁义愤填膺,“好好一姑娘,在单位得病,就应该是工伤,怎么会这么凄惨?”
“先去看看再说,”林霜不想多说话,背上包就走。
半个小时后,他们来到了报料人居住的小区。这是一个老式家属院,整整齐齐排列着十几栋多层住宅楼。根据对方提供的门牌号,林霜和虎爷找到11号楼,等爬到六层时,两人都气喘吁吁,电梯公寓住久了,爬楼成了稀罕物儿,一下子上这么高还真不适应。尤其是虎爷,摄像机加三脚架,身上十几公斤的设备,压得老男人直翻白眼,一个劲儿地咒骂着。
稍微休息了一会,等呼吸平稳下来,林霜这才敲响了602室的房门。门没开,一个警惕的声音从里面传了出来,“谁?”
“我们是《百姓热线》的记者。”林霜表明身份后,把工作证和记者证对着门上的猫眼晃了晃。
一阵悉悉索索的动静后,“吱呀”一声,门被打开了。一位表情严肃的男士对着林霜发出邀请,“请进。”
58岁的严君正是拨打栏目热线的当事人,根据他的说辞,女儿严欣恬工作两年就患上重病,病休回家已有七年之久。一开始,单位还定期安排人员上门慰问,可时间长了,就把曾经的职工渐渐淡忘,算起来已经四五年都无人来看望。女儿的治疗不能中断,从一年前开始,医生开出的处方药全部是进口药物,严家负担越来越重,实在难以为继。
“能方便告诉我,您女儿是什么病吗?”林霜拿出采访本,准备记录。家里只有严君正一个人,他解释说,入冬以来,女儿的病情反复发作,一个月前刚出院。今天周一,妻子带着女儿去医院做复查了。
“精神方面的疾病。”犹豫了一下,严君正还是说了实话。
林霜愕然,上班上出精神病,那得受多大压力,遭遇过多大的刺激?刚才严君正介绍过,女儿在省话剧团工作,这种文化单位,崇尚创作自由、不扼杀艺术个性,管理一向松散。应该没那么多事才对,严欣恬到底经历了什么?
“当初,恬恬得了这病,话剧团的领导拍着胸口保证,会负责到底。这才过了几年,就出尔反尔,把我们忘得干干净净。这和骗子有什么区别?”严君正非常愤怒。
林霜没有接话,而是仔细翻看了严欣恬的病历,医生的诊断确实为间歇性精神失常。医生出自省里的一家三甲医院,这所医院的神经内科是省里该专业最好的科室,所有的检查结果完全可信。想了想,她又补充了一句,“你女儿做过工伤鉴定吗?有没有相关的材料?”
严君正阴沉着脸,摇了摇头。
“那你有她确实是在工作期间患病的其他证据吗?”
对方还是摇头。
事情不是一般的棘手,林霜有点犯难。没有证据,怎么追责?看到她皱起眉头,严君正小心翼翼地提出要求,“我们又不让话剧团拿出巨额赔偿,只是想让他们每个月多支付点工资,能够维持恬恬的医药费就行。”
这个要求,确实不高,看来严君正并不贪心。林霜点了点头,收起采访本,“那我们去话剧团试试。”
等钻进采访车,呲牙咧嘴的虎爷连声交代搭档,“必须一气呵成,这个六楼,我可不想爬第二次,老汉都要累劈叉了。”言外之意,就是拒绝追踪报道,一次性把事情解决。看着哼哼唧唧,好像受了天大委屈的老男人,林霜好气又好笑,“我尽量。”
得知有记者来采访,省话剧团的宣传干事一分钟都没有耽误,立即下楼热情相迎。把林霜他们招呼到一楼会议室,热茶两杯,好生招待。
“你们记者的消息就是灵通,我们团刚排了一部新剧,本想着这周再通知媒体呢,今日你们就来了。”姜干事一脸的灿烂。
“那什么,呵呵,”林霜有点尴尬了,不忍心打击对方,可虎爷在一旁不停地挤眉弄眼,她只好狠狠心,消除误会,“我们是为了严欣恬的事来的,她病情加重,想让团里多支付点工资,解决自己的药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