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掌掴事件
漫长的冬季终于过去了。
春天里的林霜不再像个鹌鹑似的缩个脑袋,完全展示出自己挺拔秀丽的英姿,整日神采奕奕,容光焕发。在台里也活泼了许多,无论哪个同事在她眼里都亲切万分,像是久别重逢的亲人,鉴于此,就连平日里一言不合就敲打她的许四爷,也温柔了起来。
四爷是许翀的外号,而许翀则是《百姓热线》的制片人,林霜的直接领导。许制片拜码头一样的外号就出自她聪明的小脑袋瓜子。
林霜第一天到电视台上班,就听说许翀是个二货。知情人爆料,有一次许翀闺女的班主任打来电话,让他去学校一趟,理由是他闺女把同班的一个男生一顿胖揍,对方家长不愿意了。这本来是个小事,小学一年级的娃儿,又是女孩子,下手能有多重?赔个礼道个歉,也就过去了。结果,等许翀到场,一了解事情的起因是小男生先摸了把自家丫头白嫩嫩的小手。于是,画风全变了。
“凭什么要我们道歉?”许翀暴跳如雷,“才7岁的娃娃,现在就会调戏女孩子,像个小流氓,长大以后还了得。”
对方家长目怔口呆,许翀再接再厉:“我说你们家长是怎么教育的?不管吗?就让娃儿朝歪了长吗?犯了这么大的错,居然还怪罪到我们头上来了。你们这是男孩子,现在不好好管教,长大后就会祸害社会,知不知道?难道等儿子进了监狱,你们才会后悔吗?”
许翀长达十五分钟的思想教育让对方根本就插不上话,最后,实在听不下去的班主任老师,只能连拖带拽,强行把许翀父女俩送出了学校,这出闹剧才告一段落。从那以后,许家闺女在学校里威名远扬,无人敢惹。
听完故事的林霜惊叹:“这简直就是二货中的二货啊,二哥已经不足以彰显许老师巨大的能量了,还是四爷更威风。”于是,许四爷这个称谓就这么传开了。
许四爷不仅中二,还是个厚脸皮。比如一个女记者正在机房劈里啪啦奋力写稿时,他急匆匆走过来,停下对着姑娘深情说到:“小荷已露尖尖角。”别误会,他不是在调情,而是很直白地告诉对方:“赶紧拿几张餐巾纸,老子赶着去厕所,快憋不住了。”
如果是腻歪歪地拉住你的胳膊,“求包养啊,求包养。”别惊讶,他不是自甘堕落,而是暗示你:“老子最近财政紧张,没钱吃饭,给你个机会拍拍马屁。”
而四爷最喜欢和林霜互相包养,原因就是他俩都很能吃。
四爷自诩身高一米八三,实际只有170公分,体重却达到了68公斤,面对美食次次都是狂风卷落叶的犀利。林霜虽然只有104斤,但胃口却出奇地好,而且怎么吃都不胖,和她在一起进食绝对没有任何压力。所以林霜和四爷去吃饭了,是栏目组里津津乐道的盛事,每次都能开一个盘口,赌一下两人今天到底吃了六个还是七个馒头?消灭七碗还是八碗米饭?或者是干掉多少串烤肉?虽然当事双方每次都三缄其口,但依旧无法消减大伙儿的热情,赌资金额直线上升。
而林霜喜欢和四爷共同进餐的理由是,这个男人,真的很不容易。
台里几乎没人知道,许翀离婚已经六年了。这些年,他一个人既当爹又当娘,拉扯着闺女长大。两年前,听说前妻的生意亏本了,欠了不少外债,四爷二话不说,把自己唯一的一套房子压价急售,70万房款全部打给前妻,自己带着女儿住回了父母家。
“你还爱着她?”林霜觉得不可思议。
“也没有,就是觉得,以后闺女长大了,肯定会问我说,爸爸,当初妈妈那么难,你为什么不帮她?”四爷揉了揉鼻子,“我不想让闺女瞧不起我。”
许翀爱女如命,这话,林霜百分百相信。她想了想,又继续八卦:“那你为什么和她离婚啊?”
“累了,不想过了,就离了。”四爷闷闷地说,一脸消沉,明显不愿详谈。看来这是心里的一道疤,一旦撕开就是血淋淋地痛。
林霜识趣地闭上了嘴。从此包养四爷从被逼无奈变成心甘情愿。
所以,今天没有采访任务的林霜,决定午饭和四爷一起吃。
“走,中午羊肉汤、油饼。”看着林霜笑眯眯地亮相,许四爷乐了:“哎呦,气色不错嘛!看来这段时间,你家老妈没有摧残你啊。”
“还好,还好,”被揭了老底的林霜讪笑。
“这样就对了,好事多磨。别着急,哥再踅摸踅摸,今年一定给你找个合适的。”许翀安慰到,这是他难得正经的样子。
“好,好,那我等着了哈。”林霜很容易就被感动了。
从电视台后门出来,右转到马路尽头,拐个弯就来到长安街,再步行200米,就会发现左边的一个小巷,这家名为“马家汤”的羊肉汤馆就坐落在巷道中间。小小的门面简洁朴素,不显山不露水。可一进去,就会立即发现它的不凡,百平米的大堂人声鼎沸,二十多张木桌座无虚席。五六个伙计来来回回穿梭在食客中,悠长地吆喝此起彼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