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噩耗 - 重生农家种田忙 - 钱钱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331章噩耗

第331章噩耗“……今有都指挥使之妻卫罗氏,贤良淑德,堪为天下女子表率,哀家心甚悦之,特赐三品淑人……”

罗天都靠着墙,盯着那宣皇后懿旨的小太监,脑袋轰地一声,仿佛炸开了一般,竟是什么都听不到了。

这个太监刚才说什么?他说卫缺……卫缺死在了边关,连尸体都找不回来了?这一定不是真的,卫缺那样跋扈不讲理的人,怎么可能说死就死了,必是宫里那几个想当皇帝想疯了的畜牲想出的诡计。

她不能相信!

“卫淑人,接旨吧。”宣旨的太监略带怜悯地望着眼前这个身材瘦小的妇人,心里怪道可惜,这么年纪轻轻就要守寡了,听说今年春才新婚的,膝下连个孩子都没有。

罗天都双手握拳,指甲深深刺进肉里,她却恍若没有知觉,一点也不怕疼似的,将背挺得直直的,脸上霎白霎白,没有一点血色。她深深吸了一口气,哑着嗓子道:“这位公公,你说什么?外子他……”

老太监叹了口气,心里软了一下,并没有计较她不曾立刻接旨的无礼,反而放软了声调,提醒道:“卫大人他……殉国了,卫淑人请节哀吧。”

哎,这人一上了年纪,心就格外软了,若是放在平时,敢有人这样当着他的面甩脸子,连皇后的懿旨都不接的人,他早一状告到宁皇后跟前,治她个不敬之罪了。

罗天都浑浑噩噩地接过圣旨,明黄的蚕丝绫锦刺得人眼睛发疼。

……都指挥史卫缺,英勇无畏,为国捐躯……

罗天都揉了揉眼睛,明明她眼睛特别利索,怎么这回她竟然什么都看不清了呢?

“人死不能复生,卫淑人还望节哀。”颁旨太监见罗天都接了懿旨,纵是心里再可惜,也说不出第二句安慰的话,卫缺是丢了性命,可是皇家待他也算不薄,毕竟八殿下也一样没有回来,陛下不仅没有怪责,反而赐了罗天都一个三品淑人的身份,也算对得起卫缺这么多年对皇家的勤恳忠心了。

想想坤翊宫的那位,唯一的儿子死了,不仅不能面露悲伤,还得打起精神来安慰朝臣女眷,那才是心里苦到没边了还没处说。

老太监走后,罗天都站在屋子里,神情恍惚,几乎站不住身子。她靠着墙,只觉被一盆冰水从头到底浇了个透心凉,浑身直哆嗦,两手僵直,什么都握不住一般,那明晃晃尊贵无比的圣旨便“啪嗒”一声,跌落在地,只露出三品淑人几个大字。

三品淑人?

她心里一阵茫然,卫缺都不在了,她还要那捞什子三品淑人的虚名做什么?

北风起,吹得院子里那棵老树光秃秃的枝丫不住地摇晃,罗天都站在风里,只觉得心里疼得厉害,有什么温热的东西自眼眶流出,一滴两滴……缓缓滴落下来,滴落在那张可笑的圣旨上。

过了许久,罗天都才回过神来,她深吸了口气,抹了把脸上泪水,看也不看地上的圣旨一眼,步伐坚定地走回到屋内,慢慢地走到梨花木箱子跟前,打开箱子,摸索着从满箱子的衣物里,将她的百宝箱取了出来。打开百宝箱,里头躺着一把通体乌黑的小匕首,一张千两的银票,这就是卫缺留给她的全部了。

她躺在床上,将那把匕首握在胸前,觉得心里略安稳了些,然后闭上了眼。

卫缺一定不会死的,他一定是躲在哪个山旮旯里头,等着边关的风雪过去,哪天就会跳出来站到她面前来。

他在等她。

她要去找他。

帝后的嫡子八殿下在战场上丢了命,大庆朝的第一佞臣也没了,整个上京不管王公贵族还是贩夫走卒都消停了,都知道皇帝陛下心里悲痛,正愁找不着人撒气,一个个都夹紧了尾巴老实做人。

那颁旨的老太监,是在翊坤宫伺候的老人了,自然知道轻重,出了卫府,也没在外多留,连口茶水也没喝,低着头急匆匆地回了宫。

天启帝正在翊坤宫里陪皇后,看见他回来,问道:“你去了卫府,那孩子情况如何?”

老太监弯着腰,偷偷瞟了下帝后两人的脸色,咽了下口水,回道:“卫夫人对卫大人情深意重,听闻卫大人的消息后,十分悲痛,那么精神的一个人,像是突然间失了魂儿似的,话都说不出来了,老奴看着都甚为不忍。”

天启帝默然无语,良久才叹道:“那孩子实是可怜,才新婚不久,总归是我们亏欠了她。”

宁皇后端坐在椅上,面沉似水。她原本保养有方,虽然上了年纪,一头乌发却是油光滑亮的,八皇子的死讯传来,不过短短几天,整个人便迅速苍老下去,头发竟然白了许多,此刻梳理得一丝不乱,更是惹眼。她面上极力忍住悲痛,笼在袖中的双手,早已关节突出。

卫缺死了,是皇家亏欠于他,那她的孩子呢?她的皇儿也死了,这笔帐又该算到谁头上?

她的皇儿啊,满怀报负前往边疆守卫大庆江山,在那块冰雪覆盖的土地上,就这么活生生地被那些狠毒的女人和她们生的贱种们害死了。

天启帝这辈子经历的风浪多,哪怕心里再悲痛,面上却是不显的,他微一沉吟,道:“那丫头性子倔,不是个好相与的,这会儿京里正乱着,你明天再跑一趟,跟她说,让她安心留在京里,卫缺的事,朕自会给她个交待。”

堂堂一国天子,金口御言对一个朝臣家眷许诺给她一个交待,这便是极重的承诺了,老太监心中一凛,应了声是,然后躬着身子,悄无声息地退下了。

天启帝看着几天之间仿佛老了十余岁的宁皇后,心酸地道:“是朕的错啊,朕害了凌儿。你放心,朕也自会给你个交待。”

宁皇后转过脸,一脸悲伤地道:“交待?就算陛下将那些害了皇儿的奸人都杀害了,又有什么用呢?臣妾的皇儿还是再也回不来了。”

许是宁皇后脸上的悲戚感染了他,天启帝的脸上也呈现出十分悲伤的神色。这一刻,他不再是那个高高在上皇帝,而是一个失去了儿子的悲痛老人。

相比大庆朝历代皇帝,天启帝算得上是个勤政爱民的好帝王,生性节俭,于女色上头也颇节制,登基几十年来,帝后之间的关系也十分和睦,但是再睿智的明君,遭遇上子嗣互相残杀的事,依然不然释怀。

做皇帝的最忌讳的便是底下的人不安份,尤其是这个不安份的人还是他的儿子,就更不能容忍了。天启帝的悲伤也只维持了一小会,出了翊坤宫后,他又恢复成为了那个无坚不摧铁血精明的大庆天子。

天启帝化悲痛为力量,传旨让都指挥副使任颀协同大理寺卿明大人追查粮草物资一案。

神武卫虽然在上京声名狼藉,神武卫们彼此之间却甚为团结,卫缺被人设计,冤死在东林山下,神武卫们早就憋了一肚子鸟气,正没处撒,现在有了天启帝的首肯,都指挥副使任颀亲出出马,拷问那几个运粮官,不到两日的功夫,就套出了一份名单。

顺着这份名单查下去,牵溜出了一连串涉案人员,其中甚至还有宫里头的那几位也伸了手。万人嫌明大人审出了结果,一刻也不敢耽误,深夜进宫,亲自将奏折呈到了天启帝案前。

天启帝只看了一眼,然后平静地道:“朕知道了,你下去吧。”

明大人纵是再胆大,查出了天启帝的一个儿子设计害死了另一个儿子,仍是吓出了一身冷汗,半句话不敢说,躬着身子真恨不得自己能隐身似的,屏着气出了文华殿之后,摸了摸脖子,不敢相信自己竟然这么好命,知道了皇室这么一桩丑闻居然没被天启帝迁怒到杀人灭口。

明大人一出文华殿,天启帝便木着脸,道:“来人,将那个孽子押进来——”

大庆“琮德”二十七年,八皇子奉陶凌战死在东林山,举国哀痛之际,四皇子奉知贤却起不臣之心,率兵趁夜逼宫,还没攻进承天门,便被禁卫拦了下来,四皇子奉知贤被护驾的神武卫当场射杀。

四皇子奉知贤生母万贵妃被贬入冷宫,凄凄凉凉地正好和她的死对头,被废的幸贵妃作个伴儿。

承恩候府满门被抄,都指挥副使任颀领了人,从承恩候府抄出两百万两白银,良田庄子地契无数,珍贵珠宝古董字画等各式珍宝更是不计其数,不仅如此,从承恩候府的密室里还搜出承恩候和北梁及东北大都督孙厚泽往来信件数封,信中承恩候暗示孙厚泽大开方便之门,让北梁军队顺利通过狼关,他自有办法逼八皇子奉陶凌前往东林山迎击北梁骑兵。

天子震怒,抄家改成抄斩,昔日的名门望族万家一朝覆亡,儿子父兄母族皆诛,万贵妃绝望之下,于冷宫自缢身亡。

至此,大庆朝最尊贵的两大宠妃,一死一废,你争我夺了几十年的后宫终于平静下来。

随之而来的便是西北粮草物资案发,牵连出大大小小的朝官上百位,户部尚书引咎革职,东北大都督孙厚泽被斩,孙府被没抄。

这一年的冬天,上京菜市口地上的积雪,都被鲜血染红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