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第321章罗天都心道,可不就是有人存了心思要害罗名都。
罗白宿心里也着急,但是面上到底比方氏沉得住气,问:“你大姐在宫里可有碍着什么人?不然哪里会有人想害她?”
罗天都道:“陛下和皇后娘娘想把大姐指给都骑尉伏靖远,他以前是八皇子的侍读。”
罗白宿一听就明白了,叹了口气,道:“这是有人不想做成这门亲事,你大姐只是无辜被牵连了。”
方氏道:“那名都呢?会怎么样?”
罗白宿道:“好一点,什么事都没有的回来,名声也坏了以后也不好再说亲。”
方氏急道:“我只要她能平安无事地回来,这种时候了,我还要名声做什么?她嫁不掉我就养她一辈子。”
“那坏一点会如何?”罗天都问。
“坏一点,她可能就回不来了。”罗白宿拧起眉,这就要看天启帝对顾琼华的感情到底有多深了。
方氏道:“小都,你说那什么伏靖远的事,我和你爹怎么都不知道?若是真的指婚,你爹应该会提前知道的吧?”
罗白宿也看向罗天都,问:“名都的事,应该只是陛下和皇后娘娘在商量,并没有正式定下来,这事就还有转圜的余地,陛下了为了照顾伏家的情绪,也不会再提让名都嫁进伏家的事,你们就不要担心了。”现在该担心的是这一回,名都回来之后,只怕真的就要名声扫地了,上京再无她立足之处。
“总比不明不白死在宫里强。”罗天都道,这上京真是个吃人的地方。
方氏忍不住埋怨:“好好的,做什么要给名都指婚,闹到最后还是名都最吃亏。我也不管了,只要名都一回来,我就带着她和子衿回乡下,再不让她被人这么欺负了。”
罗天都颇为赞同,天启帝连自己的儿子都搞不定,还来插手罗名都的婚事,这不是给罗名都招祸呢!真是好心办坏事。
她现在唯一的指望就是卫缺能查出个什么名堂来,虽然天启帝必不会为了这事,对他的几个儿子怎么样,但是好歹还是能给罗名都出口气的。
卫缺果然没有令她失望,没过几天,就将事情查了个大概,与此同时,一份无比详细的奏折也被呈上了天启帝的案前。
天启帝看着手里奏折,不怒反笑,“好!好!好!朕真是生了几个好儿子啊,政事上怎么就没见他们这么用心,真是朽木不可雕也!”
天启帝一生戎马,但是在朝堂上脾气却十分温和,除了当年瑾王叛乱之外,朝臣们鲜少见到这位皇帝如此动怒。当时文华殿里还有好几个大臣,看着天启帝一副怒不可遏的样子,顿时都低下了头。
天启帝看着堂下一众亲近的大臣,从没有任何时候比这一刻更让他对这些老臣生厌。
他和皇后才将将商议好罗名都的指婚人选,就闹出了这么一桩丑事,设计陷害的还是他的亲生儿子,真是让他脸都丢尽了。不仅如此,朝堂上大臣们也好像商量好了似的,一齐上奏折,恳请他早日立储君。
“储君?我当然也想早早立下储君,可是你们看看,那几个又有哪个堪当储君大任?不是愚不可及毫无才能,就是心胸狭窄,难当大任,要我把大庆传承了几百年的江山交到他们手里,这是要逼着我当大庆的罪人啊!”天启帝被气得狠了,咳了两声,叹道,“若是晋玄尚在……”
他说的是已殁的大皇子,大臣们也不由得想起了已经过世的奉晋玄,无论才华胸襟都足够立为储君,又是皇后长子,即嫡且长,身份上也完美无缺,只可惜英年早逝,早两年前就病逝了。
倘若这个时候他还在世,朝堂兴许会少生许多风波。
天启帝回了翊坤宫后,仍是怒气冲冲的,问道:“那个宫人呢?你究竟找着了没有?”
“找着了。”宁皇后回得小心翼翼。
天启帝怒气难消,道:“提上来,我要亲自问一问她,究竟是谁给了她这么大的狗胆,敢做出这种事。”
宁皇后一脸为难。
“怎么?”天启帝怒道,“朕的话连你也不听了?”
天启帝在宁皇后面前向来都是用普通夫妇的态度相处的,在她面前自称为朕就已经是很了不得的事了。
宁皇后不敢隐瞒:“死了,昨儿在城外发现的,不光是她,连她在宫外的家人,都一个不剩了。”
天启帝气得笑了:“朕养的这几个儿子啊,在政事上一问三不知,耍起这些后宅阴私手段,倒是一个比一个高明。”
宁素后低着头,默然不语。事关其他几个皇子的事,她素来是装聋作哑,一问三不知的。
他本来在文华殿就积了一肚子气,这会儿天启帝便再也绷不住脾气,一挥手,将桌上的瓷器玉壶一类的统统扫到地上,砸了个粉碎。
皇帝久不发威,真的动起怒来,饶是宁皇后也有些害怕,她看着天启帝铁青的脸色,心里也不禁有些发毛了。说起来,她还是最亏的,若是罗名都和伏靖远成了亲,伏家不用说,本来跟自己的儿子奉陶凌就走得近,以卫缺对罗家的态度,只要奉陶凌不跟皇帝对着干,想必卫缺是不会对他怎么样的,现在婚事搅黄了,奉陶凌跟其他皇子皇孙又重新回到了同一个起点。
“现在死无对证,这等阴私之事,最不好断是非,就是最后查清楚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于名都的名声也无益了。名都现在怎么办?老是让她留在宫里也不是个事,宣威将军那边……陛下左思右想选中了伏家,是因为伏家人口简单,家教好,伏靖远也没什么坏毛病,现在闹出了这种事,再把名都送过去,只怕伏家心生愤懑,对名都反而不美。”天启帝给罗名都挑女婿是为了她将来能有个依靠,现在闹到这个样子,再把人往伏府里送,那不是结亲,而是结仇了。
将心比心,要是让她儿子娶成亲前闹出这么多麻烦的媳妇,她也不愿意。
天启帝一听这个,心里就积了一肚子火,怒道:“你怎么管的后宫?翊坤宫的事随便一个宫人也能拿到外头去嚼舌根!”
宁皇后低着头道:“臣妾知罪。”
“连个小宫女都管不住,还做什么六宫之主?!要是管不好,就趁早说,我也不难为你。”
这话说得就有点重了,宁皇后闷不吭声地听着。
天启帝看着她,张口呼吸了几下,也觉得自己过份了,叹了口气道:“你是皇后,是六宫之主,当管的还是要管,后宫那一大堆乱摊子事,我除了指望你,还能指望谁去?!”
宁皇后被训斥了一通,灰头灰脸的,道:“臣妾深负陛下所托,愧对陛下厚望。”
天启帝又叹道:“好好的一门亲事,就被他们几个搅屎棍搅散了。”
宁皇后真恨不得把耳朵堵上就好,她真的不想跟天启帝在背后说他几个儿子的不是啊。
天启帝也想明白了,他的几个儿子都不是能容人的货,他再这么宠着罗名都,只会给她招祸,他现在还没死呢,就有人敢当着他的面算计罗名都了,要是哪天他不在了,罗名都会有什么下场,不用想都猜得到。
“我这几晚做梦都梦到母后了,你回头跟她们几个说一声,就说是朕说的,让她们几个没事不要出宫了,就在宫里颂经念佛,为母后祈福吧。宗人府那边你也去催一催,让老四早点出宫建府,老大不小了,还赖在宫里头不像话。”
“宗人府这几日也着人过来问,知贤还没有封号,王府的建制……”宁皇后问得小心翼翼。
天启帝厌恶地道:“他养尊处优几十年,可曾为朝廷出过一分力?成天不思正道,算计些歪门邪道,心都长偏了,让他老实两年再说。”竟是连封号都懒得给四皇子赐一个。
宁皇后敛了神色,并不因为天启帝训斥了死对头万贵妃的儿子而高兴半分。她和天启帝少年夫妻,早明白天启帝对几个儿子的态度格外严格,越是看重就骂得越狠,看天启帝气成这副模样,明显是对四皇子奉知贤抱有很大期望的。
宁皇后想到这里,真是气得肝疼,如果不是她的大儿子死得早,哪里会闹出现在这种事?她连给个小辈指婚,还能摔了个大跟头,被万贵妃那个老女人算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