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物物交换
第292章物物交换
没过几日,罗白宿张了榜,将互市的事说了,又说但凡家里有些余粮或是果蔬一类,想换几个钱的,自去城外市集处登记,领了牌子,便能在大棚相应的位置摆个摊位。罗天都起先还领着丁五他们去了两回市集,让他们熟悉地方,然后又托了程盛关照,之后又出了十吊钱的本钱与他们,便完完全全撒开手不管了,让他们自己去折腾,只让他们每隔一天,来她这里汇报一下结果,让他们做好进出的流水帐,成本核算之类的,拿了给她看。
罗名都倒是有些担心,虽然知道有程盛在外头照应着,吃不了亏,但到底都是些半大的孩子,最大的一个都才十四岁,还是跟夷人打交道,那可是逮着人就敢杀的夷人啊。
“他们不能一辈子留在学堂时念书识字,总有一天他们要踏出学堂,去接触这个世道,现在若是不趁着这个机会出去见见世面,以后只怕就不会有这么好的时机和条件了。”罗天都道。
说起担心吧,罗天都心里其实也不是那么完全放心的,可是有什么办法呢?世道这样艰难,要想努力活下去,只能拼命赚钱养活自己,因为这个世界不会因为你是个孩子就对你格外心软。
说道理罗名都向来讲不过罗天都,又觉得她说的也实在没错,今后他们略大些了学好了本事,终究还是要出去外面的世界闯荡,那个时候,可再没有第二个罗白宿和程盛会为了他们这点子小事费心思,还专程去跟管事的打招呼了。
夷县的百姓这两年开荒种地,得了不少粮,能吃饱饭脱离饥荒的威胁,因此对开市集的事并不太热衷,他们仍是把更多的心事放在即将要到来的春耕上,那才是真正重要的大事。
做买卖是赚钱,可是那也得看是什么人做买卖,他们祖祖辈辈都在山里讨生活,前些年活得跟个鬼一样,如今好容易活出个人样来,有口饭吃,仓里有点余粮,不用担忧什么时候夷人冲进来,杀人抢粮的,就已经很满足了。
再说了,他们素来和夷人有仇恨,真论起来,哪家没有受过夷人的骚挠,谁家没有人被夷人打伤过,甚至好些人家祖辈父辈命都是丢在夷人手里的,现下虽然官府极力安抚了,但他们对夷人仍是有着一种本能的抵触情绪。
要他们撇下几代人的仇恨,就为了那么点子小钱,跟夷人做买卖,还给他做吃的?
啊呸!他们宁可将那些粮食果蔬扔了剁了喂猪,都不愿意便宜这些杀千万的夷人,就是有些人动了心,想赚两个小钱攒在手里给自家媳妇小崽子买两块糖吃,被村里人那么一劝,都歇了心思。
只有丁五同那些小少年们不辞辛苦,各自回去收了菜蔬米面一类的,又央了家里的大人帮着做好了,每天天不亮就推着板车,摸黑走上几十里山路,拿去市集上贩卖。
一开始他们也只是当成女夫子布置的功课,想要认真完成罢了,后来罗天都还特地拿了十吊钱给他们当本钱,那意义就不一般了,这是夫子拿他们当成大人看待,让他们像大人一样真正学着做买卖呢!
原本就是不那么当回事的,这个时候都提起了十二万分的精神,务必要好好做一回买卖,不辜负女夫子的谆谆教诲才是。
十吊钱放在普通人家都是笔不大的数目了,更不要说是这个近两年才略回复一点元气的边境小城。
十吊钱光是重量就有好几十斤,装了满满一箱子,几个小少年恨不得连睡觉都躺在箱子上面,生怕被夜贼摸了去。
哪里曾想,这桩大人们看不上的买卖,竟然真的是个十分来钱的买卖。
夷人本来就是因为缺粮,才一直骚挠当地百姓,听到大庆皇帝下了开榷场的旨令,个个都收拾了不少药材果子当地的一些特产,匆匆地赶过去想多换点粮食好看的绸缎一类的。
这边多是崇山峻岭,山里人家本来就少,有时候走上两三天都不见得能碰上一户人家,夷人带的吃的又不多,一路上都是俭了又俭,省了又省,好容易看到县城,却还不让进,只能在城外驻扎。
这些夷人蛮横惯了的,自然不满,欲要动粗,便有一排排手持银枪身披甲骨的将士们过来维持秩序。他们虽然凶悍,到底都只是些普通的夷民,对付手无寸铁的大庆百姓还行,和真正的官兵动起手来,那也讨不到什么好处,若是闹得过份了,那些官兵们往上一报,压着你的文书不给签,让你进不了榷场换不了粮,那才是大损失。
闹了两回,赶走了两波特别爱惹事的刺头后,那些夷人也老实了,可是人这么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启程前往朵川的榷场,呆在营地里每天都要吃要喝,这才是要命的事。他们带来的东西吧,有些倒也挺珍贵的,可是再珍贵,也不能当饭吃啊,就是有几个特别有心计的,带足了口粮,那不过是些干粮肉干一类的,饱腹倒是能饱腹,那味道就真不敢恭维,吃一顿两顿的还成,天天吃顿顿吃就让人有点受不了。
因此,当看到市集上丁五他们的铺子时,各个都看直了眼。那些孩子也挺缺德的,知道他们没东西吃,为了哄他们拿钱买,特意把那汤熬得浓香浓香的,还拿着扇子不停地扇着,生怕香味人家闻不到似的。
时间一长了,果然有人捺不住了,要去棚子找吃的。
东西也不贵,煮得浓香入味的茶盐蛋,三文钱一个,热乎乎的面条五文钱一碗,还送自家腌制的酱菜,干柴十文一捆,也有卤味一类的,这个要贵些,但是价格也很公道。
因为双方语言不通,交流有些困难,这些小少年们早想好了对策,将价格食物画在纸上。
一个椭圆的圈,旁边画三个铜钱的样子,表示这个蛋要三文钱;一个圆圆的碗,里头画了几根波浪线,边上画五个铜钱,表示这是面条要五文钱;一只鸡腿,六个铜板;一几根棍子捆在一起,十个铜板……
如此林林总总都画全了,将纸贴在一块木板上,就挂在自家摊位前面。
那些夷人看着粗鲁,心里却也精明得很,现在这个时节,城里的东西只怕更贵,已经有些意动了,又见摊主都是些半大的孩子,便有心压价,更有甚者,仗着身强体壮装作听不懂语言不通,想吃白食不给钱,这些小少年们,便往那块写着标价的木牌一指,只要不是个瞎子都能看得明白了。
若是还有人不识相,非要纠缠,那些少年们也不跟你废话,扯起嗓子一喊,立时就有官兵过来了,到了这时候,这些官兵可不跟你讲客气,要么掏钱,要么人家就直接将文书压着不给你签,你去不了榷场换不了东西,那就是你自己的损失了。
那些夷人试了两回,吃了暗亏之后也老实了。
不过夷人的货币跟大庆又有些不一样,他们有自己的货币体系,也不是人人身上都有铜钱的,这个也好办,他们自带的货物比如药材糖品果干一类的,只要是这边没有的,甚至连种子都可以拿来交换,若是货物的价值太高超过了饭钱什么的,那也不要紧,人家也会把多余的钱找回给你,一文不少,还好声好气地解释,去了榷场那边,多带点铜钱方便,到底是大庆的地盘不是,照着这边的规矩来准没错,真是让人有心想挑点毛病都挑不出。
半个月下来,光是现钱就挣了快好几吊,那些交换过来的货物,拿到县城里折算成钱也有不少,这么一来,还女夫子的本钱是早就足够了,每个人还能分到不少。
几个小少年真是越干越有兴头,长这么大,还是第一回手里拿到这么多钱,虽然起早摸黑的十分辛苦,但是值啊。
丁五将本钱还给罗天都的时候,顺便将换到的各式土产给罗家诸人都带了些,又将这些经历细细讲给她听了。
罗天都有些若有所思,看了那些东西一眼,道:“做买卖就是要这样,不能光认一个死理,夷人没钱,你们懂得拿他们的东西交换,这就很好,现在榷场刚开,那边的东西价高,拿到这边贩卖倒是不亏。”又问,“这些就是你们换的东西?”
丁五得了罗天都的称赞,更是眉飞色舞地说个不停:“还有好些,我挑了些不常见的带过来,也好让女夫子给掌掌眼,这几味药材我问过尤大夫了,他说平时喝茶水的时候,放两片下去泡茶喝,能生津止渴,夏天的时候喝还是挺好的,这种果干味道脆脆的,还有点甜,我尝了几个,没什么事,都能吃,还有他们那边产的一种土布,软软的,摸着挺舒服,一点也不伤皮肤,我就带了点过来,想给小公子和程小公子他们穿,就是看着挺朴素的,不大好看。”
罗天都道:“我跟尤大夫说了,那些药材的你尽可以拿到他铺子换,他跟咱们相熟,必不会压你的价,比到别的铺子里换要划算些,至于旁的东西你们自己看着办好了。”
丁五道:“我也是这样想的。”
南夷出药材,他们换的东西里头,药材倒是占了大头,既然女夫子跟尤大夫打了招呼,就肯定不会让他们吃亏。
罗天都对那些吃的不感兴趣,毕竟她早过了那个年纪,那些药材收了起来,夏天的时候给家里人泡水喝倒是不错,倒是这布……
她将那匹布拿了起来,摸了摸,又拿到脸上蹭了蹭,眼睛一亮。
这是棉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