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都是仁慈惹的祸 - 奇迹帝国 - 醉人的好酒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奇迹帝国 >

第108章都是仁慈惹的祸

阿部正南一点面子都不留,胡搅蛮缠的将酒井忠义毗邻自己的地盘生生的撕扯去一大块,两个原本就面和心不和的同僚就此彻底撕破了脸皮,一时间弄得剑拔弩张,要不是酒井忠义的人马实力不如阿部正南,他早就纠集人马打他娘的了,像他们两个人的这种情况在大名之间比比皆是,原本还一团和气的局面,生生的被争夺白糖的利润搞得暗潮涌动,这一切自然瞒不过服部的忍者耳目,所以幕府将军心知肚明,这也是促使他下定外扩决心的一个重要因素。阿部正南的军队和武士是所有大名里最具实力的一支,这个外扩的重任自然是非他莫属,此人脾性暴躁,好勇斗狠,攻城伐地向来都勇往直前,这样的差事最投他的脾气,欣然领命之后就集结人马,准备粮草船只,然后便浩浩荡荡的率领部队出海而去,真奔对面的高丽王朝杀去,在阿部正南的屁股后面紧紧跟随的另一支队伍便是酒井忠义的人马。

开疆扩土的战事,历来都是能够名载史册的壮举,信奉武士精神的大名哪个不想得到这样千载难逢的机会,在酒井忠义强烈要求下,幕府将军便把这个机会赐予给他,心里还为手下人的忠勇感慨不已,殊不知酒井忠义却另有打算,这家伙哪里有什么精忠报国的心思,他这一次强烈请求出战,不过就是想要给阿部正南添添堵,能够恶心死他那是最好不过,谁让这家伙抢自己的地盘,骑在自己的脖子上拉屎?

一支浩荡的侵略军看起来战船威武,百舸争流,殊不知却是心怀鬼胎的两路人马,这一去的命运究竟如何难以预料。这支担负着开疆扩土任务的扶桑军队终究是没有辜负幕府将军的期望,一路过关斩将,势如破竹,毫无防备的高丽军民都被他们打蒙了,这好好的刚消停几天,怎么这战争说来就来了呢?

想当初皇太极攻打高丽,生生的将臣服于大明王朝的李氏家族变为自己的附庸,满清八旗带给高丽的震撼那是无与伦比的,还没等他们彻底消化掉这种感觉,好嘛!扶桑人居然又来了这么一手,高丽国王气坏了,这真是流年不利啊!难道高丽是软柿子吗?谁他妈的都想捏古几下?经过短暂的慌乱之后,高丽军队终于稳下心神,一边奋力抵抗一边逐步收缩防线,同时快马加鞭的派出信使前往大清寻求援助,天高地远,此时的高丽还不知道他的新主子已经成为昨日黄花,哪里还有救兵可言?

盛京城里的几位义勇军将领,直到高丽的信使撞上门来才发现,他们现在面临的局面是如何的繁杂,咕嘟鲁和宫剑交流过意见之后,立刻把扶桑举国入侵高丽的事情汇报给白玉山,两个人本以为他们的主帅听到消息后会震惊,却不想白玉山根本没有一丝慌乱,事态的发展虽然有些意外,但是却也在他的算计之中,扶桑外扩的野心那是迟早的事儿,只是没想到现在就开展了行动,白玉山通过对讲机给咕嘟鲁和宫剑下达了一系列命令,如此这般的安排了一番,然后结束了自己在旅顺军港的行程,率领自己的卫队向盛京返回。

夏日的盛京城骄阳似火,城里挑担摆摊的小贩们一个个汗流浃背,为了生活他们根本不在意酷暑严寒,满脸期翼的迎来送往,卑微的讨好着过路的游人,只希望能做成一桩买卖,好让家里嗷嗷待哺的妻儿老小有一个着落。

这大晌午头子,德胜门附近的老百姓惊讶的发现,今天的气氛有点不对,平时把守城门的士兵今天格外规矩,他们服饰整洁,精气十足,就连肩膀上扛着的步枪都擦得锃亮如新,非但如此,更有不少公门杂役担水净街,有经验的老人都猜到了,这八成是有什么大人物要来了。

果不其然,还没等百姓们疑虑消散,就看到从内城里涌出来一队人马,黄乎乎的一片光泽亮瞎人眼,不用问,这肯定是宫里出来人了,要搁在过去,皇家的威仪现身,沿街的百姓早就跪倒在地,目不斜视了,可是现在这种情况却没有发生,没有人拿着皮鞭棍棒强迫百姓跪拜,也没有如狼似虎的兵丁侍卫强行开道,沿街的百姓驻足观看,大家心里都明白,大清早就没了,这些曾经的皇亲国戚再不复当年的风采,正所谓落魄的凤凰不如鸡,自己都要仰仗别人的鼻息过日子,哪里还能向他们这些庶民摆威风?

老百姓的心思从古至今都是单纯直接的,那就是谁对我好,谁能让我们安居乐业,有吃有喝,那么我们便支持他,至于金銮殿上坐的究竟是谁,那又和他们有什么关系呢!所以大清的没落就像一场感冒一样,只不过是打个喷嚏般就在人民的脑海里成为了过去式。

多尔衮骑在高头大马上,尽管鲜衣怒马,车撵依旧,可是不难从他微皱的眉宇间看出一丝落寞,他是接到自治区衙门的通知,说是平辽王南征而归,做为盛京名誉上的主人,他不得不代表昔日的皇家前来迎接,细想起来,多尔衮突然发现,自己这一番经历仿佛都是在梦中一般,他已经有些不记得自己昔日的扬刀立马,纵横沙场的快意驰骋,甚至也记不大清自己缘何眨眼间便成为阶下之囚,别人的手下败将,一个好端端的强盛帝国烟消云散,甚至他都记不得那张让自己憎恨不已的脸庞,恍恍惚惚的好像从来没有认真端详过那张年轻的脸,以至于让他没有深刻的印象了。

一路纵马而过,沿街百姓们漠然的目光和麻木的神态,更加刺痛了多尔衮的小心脏,这可都是自己的子民,现在竟然仿佛陌生人一样对待自己,他感觉脸上有点发烫,强烈的自尊让他有些尴尬,强迫自己抬起头,故作从容的继续前行。

男子汉大丈夫能屈能伸,当初我是为了老婆孩子不得不做出违背意愿的选择,任谁都不能骂我一句不义,只有列祖列宗有资格骂我一句不孝,因为他们打下来的江山毕竟是我弄丢了的,不过,祖宗们尽可安心,终有一日,我会把失去的东西夺回来的,还望列祖列宗在天有灵保佑我大事既成才好。

多尔衮一边患得患失的打着小算盘,一边徐徐靠近城门楼,早就在这里等候的额那吉和咕嘟鲁两位义勇军的官员过来和多尔衮见了礼数,彼此寒暄两句便伫立一旁静静等候起来,此时双方各自为营,曾经的臣子君王相见自是有些尴尬,索性也别废话那么多了,况且额那吉和咕嘟鲁对多尔衮心里已经死了芥蒂,更是不愿搭理他,心里知道这货正走在作死的边缘,不沾自己一身腥臭那都是好的了。

日头西斜,城头上的士兵手里号旗摆动,示意有客临近了,众人慌忙涌出城去,远处官道之上烟尘蔽日,隆隆的马达声隐约传来,一溜车队逶迤而来,很快就到了面前。

车队到了城外,在迎接的众位官员面前稳稳停住,第二辆卡车的车门打开,一身黑色军服,敞着胸怀的白玉山踩着踏板跳下车来,哈哈笑着迎了过来,他撇开自己的部下不理,当先冲着多尔衮一抱拳,朗声道:“哎呀呀,摄政王如此兴师动众的在此等候白某,真是不敢当,不敢当啊!愧杀我也。”

多尔衮哪里还敢装大,从马鞍上滚落下来,回礼道:“应当的,应当的。平辽王言重了,世间哪还有什么摄政王?您可直呼我多尔衮即可。”

白玉山脱下外套,天气炎热,他一头汗水,直接将军服甩给旁边的咕嘟鲁,笑道:“那怎么行?这样吧!摄政王年长小弟几岁,不如我唤你一声兄长如何?今后免得你我二人客套来,客套去的,不知大哥意下如何?”

多尔衮无论如何也没想到白玉山能说出这样的话来,他明显就是一愣,随即展颜笑道:“能和平辽王称兄道弟,何其荣幸,既然兄弟这么给面子,那哥哥也就不虚套了,只是这个兄长做的有些托大了!”

白玉山笑了笑,上前扯住多尔衮的手,一边向城内走去,一边细声说道:“盛京一别,又是征伐数月,这一路风尘仆仆,不知玉儿姐姐安好?”

“平辽王仁义胸怀,我们一家都好,玉儿也是一直夸赞你是一位世之不二的奇才。”

“玉儿姐姐那是捧我呢!”白玉山笑笑。

多尔衮眼珠转了转,问道:“兄弟此次南下,不知战况如何?可否平定中原?”

“大局已定,只待残匪荡尽便可还天下一个太平,到那个时候,百姓们尽可无忧啦!”

多尔衮挑起拇指:“果然是神兵天降,端的是所向披靡,看来天下苍生有福喽,兄弟这平辽王的名号不知什么时候更换才好?”

白玉山淡淡笑道:“任重道远,这个先不忙,等我彻底解决所有后顾之忧的时候,自然一切水到渠成。”

多尔衮心头一震,故作镇静的说道:“这天下尽在兄弟掌握之下,何来忧患一说?放眼长城内外,有谁能抵挡得了你的虎狼之师?”

白玉山突的扭过头低声问道:“兄长难道真的不知道我此番回盛京的目的?”

多尔衮心头狂跳,强自按耐住惊恐,故作淡定的说道:“愚兄猜不到,也确实悟不到。”

白玉山看着他,半天后点点头:”这也不能怪你孤陋寡闻,你一直深居简出,对外面的世事不闻不问,殊不知现在局面和从前大不相同了,中原虽然目前看似已经掌控在手,可是卧榻之侧却是失了火啦!”

听到这最后一句,多尔衮的心都要跳出嗓子眼来了,他以为白玉山这是发现自己的小动作,这就要挑明之后发难了,他悄悄的扫了一眼自己的坐骑,鞍桥上虽然横着自己的腰刀,可是他知道,如果自己稍有异动,无论动作有多快,也快不过那些穿黑军服士兵手里的火枪。

就在多尔衮胡思乱想之际,白玉山的下一句话立马让他长长的透了一口气。

“不知兄长听说过扶桑国没有?”白玉山的面上看不出表情。

“当然知道,听说那个国家远在海外,国人都是矮小枯瘦,是个羸弱之地,不知兄弟提他们干什么?”多尔衮虽然压下心惊,可是想到自己和佐藤遥希的阴谋,还是不免心虚。

白玉山一挥拳头,厉色道:“就是这羸弱的弹丸小国,所有吞天之心,我接到密报,扶桑人此时正举国入侵高丽,想要借道染指我堂堂华夏,图谋染指中原,哼哼,真是不知死活的东西。”

“还有这事?”多尔衮一脸懵懂状。“所以兄弟才放手中原,回来运筹此事?”

“唉!正是。”白玉山叹口气“这事必须解决才行,不能让扶桑人做大喽,否则养虎为患,况且高丽的使者已经到了,他们是你的番属国,我又怎能坐视不理呢!哥哥你不是不知道我的为人出事原则,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不早说扶桑人欺人太甚,就凭高丽是哥哥你的附属国这一点,我也不能不管是不是?让世人讲究你不仁,兄弟的面子上也不好看啊!”

多尔衮暗自苦笑,却只能顺着白玉山的话头捧场“是啊!将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才为上策,况且我看那个高丽的国王,叫什么名字来了着……也还算是个会来事的人。”

“是吧!古人都说了,远攻近交,这个邻居咱们得帮一把不是?走走,咱们兄弟二人去衙门喝几杯,小弟还想向兄长讨教一些关于高丽的事,还劳费心指点一二,那里小弟不是很熟啊!”

多尔衮迟疑了一下,然后抱拳道:“这件事不急,兄弟你长途跋涉,想必是劳累至极,不如今日先回府衙好好休息一番,明日一早我让玉儿亲自来接兄弟进宫,我们夫妇给兄弟接风洗尘,那时关于高丽的事儿我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你看怎么样?”

白玉山略一寻思哈哈一笑:“好吧!看我这一身的汗臭,确实也是不妥,那就依兄长所言便是,反正事情也不急于一时,只是不必劳烦玉儿姐姐亲自来请,明日午时之前,小弟登门拜访。”

望着多尔衮的仪仗队伍蹒跚而去,白玉山脸上的笑意渐渐凝固,随即他摇摇头叹了口气,自己已经仁至义尽了,以兄弟相称,用言语敲打,自己的一番心意做到了,是生存还是毁灭,剩下的抉择只能由多尔衮自己去取舍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