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既来之则安之 - 奇迹帝国 - 醉人的好酒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奇迹帝国 >

第109章既来之则安之

宫剑干的是秘密的活,自然是不能够抛头露面,招摇过市的,他没有参加迎接的队伍,就在自治区衙门口等着白玉山,莫得彪也在。自治区的衙门是原来盛京将军府邸改造的,在原本的基础上修建了四个用木头搭制的岗楼,分别坐落在院子的四个角落,门口白底黑字的宽大木匾上龙飞凤舞的写着:辽东满族自治区政府几个大字,这是额那吉的墨宝。

饭菜已经准备好了,众人也不拘泥,边吃边聊,白玉山边扒拉着饭菜边竖起耳朵倾听宫剑汇报,不时的点头或者摇头,直到宫剑叙述到那伙洋人把他那只小猩猩强取豪夺过去后,他才停止咀嚼,一双眼睛盯在桌上的一盘菜不动了,眉头紧锁,看样子是在考虑什么,大伙知道平辽王在想分析情况,也停下了吃喝,不敢打扰他,把目光都聚在他的脸上。

好半天,白玉山突然咯咯笑了一下,然后抬起头看着大家:“咦?怎么停了?吃啊!继续。”随即带头夹了一筷头子菜吃了起来,众人面面相觑,只好先吃完了再说,不过每个人的心里都明白,平辽王这是想通了。

饭后有士兵奉上茶水,大家坐着喝茶,额那吉老大人在这里头地位比较靠前,所以喝了两口茶水之后,还是他先开了口:“白先生,老朽官场民生方面倒还有些心得,可是要说两军交战方面那就一窍不通了,至于敌人魑魅魍魉之术那更是两眼一抹黑,看先生神态怡然,想必是已有对策了吧?”

“是啊!军长你有什么妙计尽管吩咐,看我不把这些兔崽子抽筋拔骨!”咕嘟鲁也是恨恨附和。

“既来之则安之!”白玉山笑吟吟的说道。

“既来之则安之?”宫剑也糊涂了,他是多精明的人啊!可是也没想到白玉山竟然吐出来这样一句话,他一时没转过弯来,不禁疑惑的望向白玉山。

“怎么?宫指挥使也没领会?”看着众人不解的模样,白玉山笑了笑。

“属下确实糊涂!”宫剑点点头:“这里是咱们的主场,不知军长您何来那一句既来之则安之?”

白玉山望着宫剑,心里还是有点称赞的,宫剑对他的称呼在不知不觉之间已经发生了改变,同时肯以属下自称,这摆明了就是向自己摆明立场,从今后我宫剑就跟你混了。有些事,聪明人之间意会足矣,不必明说。其实从北京城他送给白玉山一大批有用之才那一刻,白玉山就已经把宫剑视为自己的得力干将了,只是现在天下未定,自己还没有形成实际上的一套执政体系,所以也没办法许她一个什么官职爵位而已,不过这些迟早是免不了的,这是一个人才,后现代而来的白玉山又怎么会不注重人才的使用呢?

“我说的既来之则安之不是指我们自己,我是说那些宵小之辈,我不管他们来自哪里,有何不可告人的企图,既然犯到我的手上,那么既然敢来,就要安安心心的呆在这里了,想走?那是门都没有了!哈哈”白玉山说到得意处,不禁笑出声来。

众人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既来之则安之是这么个意思啊?

额那吉捋了捋胡子,问道:“多尔衮这是好日子过得太舒坦了,居然不念平辽王的仁心宅厚,勾结外鬼意图不轨,这是自寻死路的节奏啊!”他顿了顿继续道:“既然咱们已经知道了多尔衮有阴谋,我看白先生明天大可不必去什么皇宫了,不如现在就让咕嘟鲁带兵将他们一家子抓起来,是打是杀尽快处置了这个隐患才好。”

白玉山一摆手:“没关系,我已经答应了多尔衮,那就不能食言,而且我还想看看他究竟能玩出什么花样来,另外我也想弄清楚,这是他自己的意思还是他们全家的意思?”白玉山脸上的笑意逐渐消失,变得凝重起来。

为了不给满人一个赶尽杀绝,心狠手辣的印象,白玉山针对投诚后的多尔衮一家采取了最大限度的怀柔,自己不但连皇宫内宅一步未曾踏入过,更是勒令所有义勇军战士不可骚扰皇宫半分,所以,此时的盛京皇宫丝毫没有经历半分改朝换代时不可避免的刀光剑影,只不过,奴婢宫女什么的确实是大量锐减,偌大个皇宫,其实只有多尔衮一家三口居住,形势比人强,风光褪尽的帝王之家再不需要前呼后拥的仆人伺候着一日三餐,吃喝拉撒,大玉儿只留下必须的人手,其余的发放银钱,尽皆打发出宫自谋生路去了,有时候低调一点也不是什么坏事,更何况现在这种生活,大玉儿还是满意的,每日里相夫教子,这普通人家的小日子岂不正是她从前遥不可及的奢望?

这天早上起来,大玉儿梳洗完毕,坐在桌前伺候儿子福临吃饭时,右眼皮突然剧烈的跳动起来,把她跳的好一个心神不宁,左右看看,见到只有贴身丫鬟明月在那里伺候着,大玉儿便开口询问:“十四爷一大早就匆忙出去了,没来得及问,知不知道他在忙什么?”

“娘娘,十四爷在御书房领人布置现场呢,据说等下准备迎接那个平辽王的到来。”明月怯怯的答道。

“啪啦”一声脆响,大玉儿手里握着的象牙筷子突然坠地,她一瞬间便感觉到了什么,只是愣了片刻便疯了一般的站起来,向御书房那里奔去,门口的侍卫赶紧跟随过去,屋里只留下不明所以的明月和年幼的福临,两个人大眼瞪小眼,面面相觑。

大玉儿那是多精明的一个女人啊!知夫莫若妻,平辽王突然上门造访,无论如何这都算是一件大事,可是多尔衮居然在她面前只字不提,这可不是什么好现象,聪明的大玉儿一颗心几乎都要沉到了谷底,一边快速向着御书房奔跑,一边在心里把满天神佛都祈求了个遍,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菩萨,可千万保佑别出乱子啊!否则将会是怎样的万劫不复在等着自己?该死的多尔衮,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千万不要铸成大错啊!

白玉山没有装逼,他不是一个人来的,带了足足十几辆军车,车厢里整齐的坐着荷枪实弹的义勇军士兵。白玉山不是没有单刀赴会的胆量,而是根本没那个必要,多尔衮摆明了就是设的鸿门宴,自己还傻不拉叽的装大瓣蒜,那岂不是和傻逼一样了吗?况且自己只不过是一个平常人,没有盖世的武功,也不具备刀枪不入的神功护体,多带点人马怎么了?而且他的车队是一路开进皇宫,直接停在御书房门口的。

多尔衮倒是没有表现出丝毫不快,热情洋溢,毕恭毕敬的在大门口把白玉山一行人迎进御书房,宾主分别落座后,有丫鬟奉上热茶,多尔衮笑道:“平辽王打算怎么解高丽之围呢?”

白玉山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然后慢条斯理的回答:“这件事我想过了,今天过来,就是想和兄长商讨一下,我打算让您去解高丽之围,一来领兵征战是兄长的强项,二来您在那里打过仗,对高丽的山川地貌也熟悉不过,应该是手拿把掐的事。”

多尔衮错愕不已,连连摆手:“平辽王可莫开玩笑了,我对征战杀伐早就厌恶至极,现在老婆孩子的习惯了,实在是不想再动刀兵,你还是饶了我吧!”

白玉山瞅了瞅多尔衮,突然面色一变,厉声喝道:“怎么?摄政王你想违背本将军的意愿?”

看到他突然翻脸,不但多尔衮大吃一惊,所有人都是始料未及,一时间屋子里的气氛刷的一下紧张起来,多尔衮身边的两名侍卫把手按在腰间的刀柄上,眼睛里透出警惕的神情,多尔衮瞟见了连忙喝道:“干什么?出去!”两名侍卫无奈的看了他一眼,只好抱拳施了一礼,双双去了屋外。

“平辽王这是何意?”多尔衮转头向白玉山疑惑的问道,脸色甚是平静。

“哈哈!摄政王莫见怪,兄弟我只是开个玩笑而已,就是想看看您是不是真的厌倦沙场而已,放心,本将军是不会勉强你出征的。”白玉山面色突然出奇的温和起来。

“不过想那高丽山高水远,我的部下大多从未去过那里,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还望兄长您多多指点一二才好。”

多尔衮心头狂喜,寻思道:“这真是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闯进来啊!看来这一切都是天意啊!”他原本还不知道究竟要如何针对白玉山展开计划,昨天听到他有解救高丽的意图,回到后宫左思右想,这才谋划出一个东施效颦的办法,那就是效仿荆轲刺秦王,也来他一个图穷匕见。

“多谢平辽王体恤,至于指点一说也不敢当,不过当年我随皇兄征服高丽之时,留有那里的行军地图一份,高丽国的情况无不详尽细致,有了这个地图,想来您的大军必会攻无不克。”

“哦!快快拿来我看!”白玉山欣喜若狂,连连催促多尔衮。

多尔衮一挥手,门外侯着的侍卫便向远处侯着的一人招手,然后领着他进入御书房,缓缓的来到白玉山面前。

白玉山翘着二郎腿坐在太师椅上,眼睛打量着面前双手捧着一个托盘的男人,此人亦是一身侍卫装扮,浓眉大眼,面相很是端正,怎么看都不像坏人。

“还不把地图给平辽王看看!”多尔衮在身后催促道,此时他的一颗心已经提到了嗓子眼,胜负成败在此一举,如何能不让他高度紧张?

白玉山身边的咕嘟鲁向前两步,这就要去接那人手的托盘,却不料突变发生,只见大门口处人声嘈杂,一个俏丽身影忙三火四的跑进来,一声娇吒随即响起:“平辽王小心。”

众人寻声望去的档口,只见那名捧着托盘的汉子将手里的托盘连带地图狠狠的向咕嘟鲁的面门上砸去,然后手里白光一现,一柄寒光四射的短剑挟裹着衣袂破空声,径直奔着太师椅上的白玉山刺过去,剑尖直指他的心脏。

完了!这是赶来制止多尔衮犯糊涂的大玉儿心里的声音,她究竟还是晚到一步,看来终究还是大错铸成,一时间她觉得天昏地暗,脑海里一片空白,身子一软瘫在地上。大玉儿一踏进门口的时候,多尔衮的心立马就揪了起来,一时间无数种感受纷涌而至,有即将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担忧,更多的是愧疚,这愧疚是对大玉儿而言的,他觉得这么惊天动地的事情瞒着自己的女人,终究是有些对她不起,可是随即想到,大丈夫行事不能拘泥琐碎,成王败寇,开弓没有回头箭,以后加倍疼惜她也就是了。

眼瞅着那名刺客就要得手,那柄闪着寒光的利剑只差二十多公分就可以刺穿白玉山的身体,可是没见白玉山挪动一下,居然还是大模大样的稳坐在那里,多尔衮的眼睛睁得老大,他还以为白玉山这是吓傻了,根本忘记避险了呢。

“砰”一声清脆的枪响,那个行刺的汉子突然像被人重拳砸在肚子上一般,整个前扑中的身体竟然一滞,然后向后退了两步,直挺挺的向后倒去,木头桩子一般的身体重重的砸在地面上,手里握着的短剑当啷一声掉在水磨石地面上。

白玉山缓缓的把右手从裤袋里抽出来,一把手枪豁然出现在手里,枪口处似乎还有余烟缥缈。

枪声惊动了门外的义勇军,严阵以待的战士们立刻跳下车,按照既定计划,飞快的将御书房围了个水泄不通,所有皇宫侍卫都被勒令放下兵器坐地待命,多尔衮此时早就呆如木鸡,这一切变故都在电光火石之间,快的让他眼花缭乱,虽然看不到过程是怎样变化的,可是有一点他很清楚,自己的刺杀计划失败了,等着他的将是万劫不复,望着对面那张年轻的面孔,多尔衮此时万念俱灰,那张脸上波澜不惊,居然还有一丝淡淡的微笑。

多尔衮不知道的是,御书房里的枪声一响,皇宫的大门立刻被集结在外的大批义勇军战士砸开,多尔衮的近三千侍卫没多大功夫就被一锅端掉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