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民变
盛京城里那位隆福商行的万老板这段日子可是忙的脚打后脑勺,年也过完了,眼瞅着就到开春种地的季节了,他那惦记了一冬天的白糖计划终于可以进入前期准备工作了,罗刹人的甜菜种籽已经运过来了,足足一万斤,这些种籽又花了他不少的真金白银,虽然心疼,可是想到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的道理,万老板还是没犹豫,他非常看好白糖的销路,那些尝过他白糖的买家都不断的追问他何时才能有货到,这已经成了他出门在外应酬的必须话题。其实万老板比谁都心急,这是一桩生钱的买卖,早日投产早日见利,这不,为了原材料生产的问题,年后他就一直在忙碌不停,那一万斤甜菜种籽他粗略的计算了一下,大约需要近一百晌地来种植才能满足机器运转一个冬季,盛京城附近其实熟地良田并不少,区区一百晌地按理说还是不难搞到手的,可是话可不是这么说的,有些事儿还真就不好办。
要知道后金满人原本是一个游牧民族,他们并不擅长农耕种植,只是占据辽东之后,那些有权有势的满人发现种地也是不错的一件事,不但可以自给自足,还可以以此获利,便有那脑袋瓜子聪明之人开始跑马占“荒”,生生的把原本是汉人侍弄成熟的土地当荒甸子给抢了去,面对后金人的虎狼姿态,原本就性情温和的汉人不敢反抗,只能忍气吞声的一让再让,生怕因此丢了性命。
盛京城附近的良田千倾,可是这其中只有一部分属于汉民,剩余的全被满人强取豪夺过去,这正是让万老板脑袋疼的地方,好说话的人只有那些汉民,许他们以利如果不行,那就动用官府强迫他们妥协,这些都不是问题,问题出在这些汉民的土地根本没有办法满足他的需求,万老板调查过了,把京城附近所有汉民的土地加起来也没有一百晌,况且这些土地都是东一块西一块,是那些汉民挑拣没人愿意要的山边河滩之处开垦出来的,不但地块分散难以管理,收成也绝对不敢保证。
万般无奈之下万老板重新把目光落在满人的那些良田上面,他仔细一调查竟然直接就断了这个念想儿,这些肥沃的良田不是亲王家的,就是这个侯爷那个爵爷们的,压根就没有可以谈条件的可能,别说万老板可以依仗的各大衙门部府的头头脑脑没有办法,就算是皇太极健在,也绝对拿他们没办法,地是人家的,你总不能逼迫人家借给你吧?
思来想去,万老板把心思又放回了汉民们的身上,虽然土地的成色差了点,可总归是有地可用啊!于是官府的一道讣告贴出,凡是有地的汉民一律前往官府统计数据,官府对土地有新的说法,若是过期不去,一律充公。
那些汉民到了官府之后才知道,原来官府今年不允许私自种植作物,所有人一律统一种植一种名曰甜菜的东西,种籽官府低价出售给汉民,到秋天高价回收成品,保证不会让汉民们吃亏。
满人是什么德行汉民们已经领教过了,哪敢相信他们的话,于是大家纷纷打听甜菜是一个什么玩意儿?到底是吃的还是喝的,自然有人见识过,知道甜菜不是粮食,不能充饥管饱,这下汉民们不乐意了,每家辛辛苦苦的用手刨出来那屁股大小的一块土地,每年种些简单的粮食用于一家人裹腹,真要是都种了甜菜,那老婆孩子吃什么?喝什么?难道要活活饿死?
对于这些汉民,官府自然是毫不妥协,能和你们商量着来,已经是拿出了官家最大的诚意和态度,又不是像过去那些达官贵人们生抢你们的,居然这么不识抬举?又一道讣告贴出来,有不从者,一律土地收公,敢闹事造谣者,从严惩处。
汉民们终于消停了,万老板看看这件事儿就这么办妥了,心里的石头终于落地了,每天喝茶逗鸟的静等春暖花开,好种植他的甜菜。
却不知道一场由他一手拨动的滔天巨浪正在暗地里酝酿,随时都会要了他的小命,也要了他整个氏族的小命。
任青松五十挂零,原本辽东还归属大明辖制时,他就是沈阳路当地有名的一方地主,坐拥良田百晌,妻妾成群,子女一堆,日子过得是有滋有味,可惜后金占了沈阳路之后,不但抢了他的土地,连他的妻妾也未能幸免,除了一个结发正室因年老色衰无人问津,其他的都被后金军兵给瓜分了,可怜任青松一夜之间落得精赤条条,从人间天堂直坠十八层地狱,一个好端端的小康之家瞬间支离破碎,连生存都成了问题。
还好那时的任青松年岁并不大,为了不至于饿死,他只好带领正室和稍大些的子女早出晚归,硬是用双手在城外河滩旁抠出了几亩薄地,每年种些吃食这才没有全家饿死,可是这样苟且偷生的日子,他又怎么会过得心甘情愿?一家人每天都烧香念佛,祈祷终有一日大明朝的军队能重新打到这里,收回沈阳路,替他们报仇雪恨,本来只想太太平平凑合着活下去,哪成想今年官府竟然出了这么一个坑人不偿命的讣告,这分明就是把人往死了逼的节奏啊!后金人啥时候管过汉民的死活?
任青松除了原配外,那些妻妾们给他留下了三儿两女,大的已经年近三十,小的才二十不到,不过庆幸的是孩子们都已经成人,可以帮家里分担负重了,现在土地眼瞅着就种不得粮食了,他们还有什么指望吗?早晚岂不是要饿死?每每看到孩子们,任青松都是揪心的自责,一股憋闷之气在他的胸腔之间逐渐凝聚。
任青松没了土地,早就在城里呆不得了,为了节省开支,一家人不得不搬到城外,在自己开荒地头找人帮忙搭了几间马架子(关东特产,人字形简易住房),勉强度日,虽然简陋的不行,可毕竟也还是能遮风挡雨的,这天刚擦黑,老婆子用玉米面熬了一锅糊糊粥,一家子人就着萝卜咸菜吃过之后就各回各窝准备睡了,没有什么事情,除了睡觉不需要额外消费,他们还能做什么?
任青松刚刚把头贴到枕头上,就感觉房顶上簌簌的往下掉土,身子下的火炕也轻微的震动起来。
莫不是闹地龙了(地震)?任青松赶紧扒拉老婆子起来,屋门却被人一把拽开,借着昏黄的松明子的亮光,任青松认出是大儿子任年博,他身后跟着弟弟妹妹们,孩子们正一脸惊恐的看着爹娘老子“爹,快出来看看吧!远处有好多人往这里赶来,很奇怪。”
“哦?不是闹地龙?”任青松下地穿鞋,披着衣服钻出屋子,只见前方不远处居然灯火通明,无数的人马正奔自己家的方向赶过来,还有低沉的轰鸣声传入他们的耳朵。
“那是什么东西?”小儿子好奇的问道。
“妈呀!这是军队,都赶紧的,回屋去把门栓死,谁叫也别出声。”任青松大惊失色,鞑子的军队他领教过,顿时魂飞魄散。忙把儿女们赶回屋子,自己和老伴儿也熄了灯,瑟瑟发抖的躲在门后观察情况。
这正是白玉山的五千义勇军,他们这一路招摇过市,根本没有隐匿行踪的意思,甚至白玉山还命令程宪焕的宣传队,每经过村屯部落,都会大肆张贴标语海报,把自己军队的形成原因和此行的目的尽数告知民众,最主要的还是让他们知道这支队伍的宗旨。那就是为民而战,解救天下所有穷苦之人,落款豁然是大明平辽王白玉山。
想到自己和宫剑的第一次对话白玉山就不禁苦笑起来,还真是人算不如天算,想当初他还大言不惭的和宫剑拽清高,说什么绝不会做毛文龙第二,可是造化弄人,今日这不正正的在做毛文龙曾经做过的事儿吗?宫慧的情报机构已经把北京城的诏令传给了他,崇祯皇帝知道清军大举进犯山海关,可是手里却没有多余的部队赶来支援,因为他的部队几乎都调到陕甘一带平乱去了,一时半会儿的抽调不出来,只好请平辽王围魏救赵,来他一个黑虎掏心。
还好那位万岁爷是懂事儿的人,诏令里面的措辞既不是命令口吻也不是指派口吻,完全就是以商量和请求的语气恳请平辽王出兵的,这让白玉山心情很好,到底是一国之君,大局方面还是把握得很到位的,知道他这个客串的平辽王肯定喜欢听调不听宣。唉!白玉山叹着气,如果你能少一些异想天开,多一些执政的手段,心胸再宽阔一点,说不定结局会是另一番景象。
就在他胡思乱想之际,侦查兵回报,前方二十里就到了盛京城下,白玉山一挥手,原地扎营,今晚睡足,明天攻城。
古代行军很少有走夜路的,除非情况紧急或者极为特殊,才会摸黑前进,因为那个时候照明不良,一没有手电筒,二没有可以长时间亮而不灭的火把供长途跋涉,黑咕隆咚的怕队伍走散了,其实更多的是怕士兵开小差跑人,白玉山的队伍完全不存在这样的问题,七辆装甲车的车灯简直亮瞎战士们的双眼,还有那些拉着物资的卡车,大灯也不是白给的,一晃多远。
有了橡胶,轮胎自然不是问题,卡车这东西虽然暂时还没有形成规模,但拿出来个三五辆还是不成问题的,单单就是这些先进的设备,就让新加入义勇军的镶黄旗士兵们们大开眼界,这些东西让他们新奇不已,一想到自己曾经与这样的队伍为敌,想想都后怕,看看人家这都是啥装备?刀砍不破,枪扎不进的装甲车,还有这能拉货,跑的比战马还快的大卡车,车屁股后面还拖着长长炮管子的攻城山炮,就连他们这些新兵,配发的武器都不是钢刀长矛,而是燧发枪。
关于武器的问题,白玉山也是费了一番心思的,这些镶黄旗士兵新近投诚,谁也不知道他们的忠诚度到底如何,如果贸然把义勇军的半自动配发给他们,万一有人叛逃,他倒不怕制作技术泄露,就算是有人想模仿,恐怕没个十年八年的很难成功,他怕的是大规模的叛乱,如果这支镶黄旗士兵们居心不良,得到火力持续的半自动后作起乱来,想要重新控制他们可就实属不易了。
最后还是他未来岳父给他出了一个主意,既然太先进的暂时不能下发,那就给他们装备一批燧发枪,这玩意虽然和半自动相比要差太多了,可是在同一时代,燧发枪也可以算上神级存在了,比起长枪大刀来说,再先进不过,况且先用这个练练手法,日后得到半自动时自然没有怯手感。于是程澜之紧制慢赶的,领着韩老铁的工匠们勉强是凑够了几千只燧发枪,好在这玩意无需什么准确度,一色的散弹玩法倒也省了不少工艺。
尽管是燧发枪,这些镶黄旗士兵们依旧欣喜万分,知道这玩意儿杀起人来要比大刀片子威力大多了,看到白玉山居然如此信任他们,心中的归属感越发浓重了。
侦察兵发现了任青松的房子,白玉山告诉他们别吓到人家,能住到这荒郊野岭的人家,想必境况一定不好,都是穷人啊!
任青松活了大半辈子,从来没有见到过这么客气这么奇怪的军队,一个个的和蔼可亲,居然还有女兵?他看到一个好看的女兵过去和自己的老婆子搭话,很快就聊的热火朝天,那是程宪焕姑娘,队伍里唯一的一员女将。
等到任青松听说这是一伙大明王朝的军队后,顿时惊愕不已,他激动得无与伦比,盼星星盼月亮的,终于能有这一天了!知道他们明天一早就准备攻打盛京城,这老头子更是喜极而泣,转身居然跑进他的小马架子里头,郑重其事的给观音菩萨又添了一炷香,这菩萨果然显灵了,心想事成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