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掏你老窝 - 奇迹帝国 - 醉人的好酒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奇迹帝国 >

第67章掏你老窝

借着嗖嗖的北风呼啸声,几万名清军迅速摸到城墙根底下,把随身携带的干柴枯草悄悄的码放在城墙下,眨眼之间足有一房多高,随即全部撤离,隐入黑暗之中,负责点火的清兵开始同时点火,星星之火借着风势,很快便熊熊燃烧起来,成片的树木枯枝发出噼啪的炸响,火势一跃而起,整面城墙全被烈火笼罩在内,冲天的火光直窜上城头,那些躲在藏兵洞里的明军看到半天空都红了,连忙跑出来查看,却被城头飘上来的浓烟熏得剧烈咳嗽起来,一个个被烟熏得红眼八叉,眼泪横流,忙敲响了警钟。此时就算城头上拥来再多的士兵也是束手无策,大家根本弄不清到底怎么回事,城头的垛口处火苗乱窜,根本容不得他们把头探出去查看情况,祖大寿毕竟是头脑灵活之辈,他只是在心里一琢磨,便明白清军打的是什么鬼主意,“他奶奶的,赶紧命人往城头拎水,鞑子这是要把城墙的石头烤酥了,然后再拿炮弹砸啊!赶紧把火浇灭喽!”

成千上万的明军立刻动了起来,凡是能用来盛水的家伙都利用上了,大家排成两队,从城头一直延伸到城下的河边,然后一个传一个的开始往城头上传水,不管是一桶还是一盆,只要是顺着城头倾倒下去后,只能看到一股水汽升腾,火势没见丝毫减弱,祖大寿扯着脖子催促士兵加快速度却依然没有任何改变,反而让明军士兵们累的胳膊疼的都端不动水盆了,眼见得远水解不了近渴,祖大寿突然脑袋里蹦出一个主意,他吩咐人赶紧弄些火药过来,用木桶或者瓶瓶罐罐的装了不少火药,然后夯实,用湿泥封口。插上药捻子,每隔一段距离顺着垛口扔到下面的火堆里。

那些负责扔火药桶的明军连头都探不出去,用枪尖挑了火药桶送过垛口,然后在墙上一撸枪杆子,那些火药桶便自动的落了下去,他们赶紧后撤几步蹲下身子找遮挡之处。

只听得城下不多时就接二连三的传来巨响,那些爆炸开来的火药桶竟然真的起了作用,冲击波把那些燃烧的或者还没燃烧起来的树木松枝炸得是天女散花一般四处飘落,半天里一片火星乱舞,城墙根底下的火势立刻变得星星点点,再也成不了气候了,祖大寿大喜,很为自己的聪明感到得意。他站在城头举目远眺,清军的大营那里漆黑一片,根本看不出任何动向,如果现在要是白天的话,估计祖大寿要是这么一看之下,定会惊得头皮发麻,远处的夜幕之中,十万八旗大军已经蓄势待发,只等城墙上的石头被烈火烤得外焦里嫩之后,一通乱炮砸出一条阳光大道,他们便要一拥而上直入城关。

一身白色铠甲的多尔衮面沉似水,心中恼恨不已,狡猾的明人,这都不死?白白折腾我大军将近一夜的功夫,他心里清楚,对方有了准备和应策,想要继续放火是不可能的事了,不过通过他们灭火的手段,多尔衮居然领悟到了一个绝佳的手段,想必用起来可要比火烤石墙来得稳妥多了,他站在那里一动不动的盯着山海关城看了半天,这才传令下去,大军悄悄撤回大营休息去了。

这一夜,明军的城头灯火通明,没有人敢再进入藏兵洞猫着了,一队一队的巡逻组紧张的在城头来回巡游,不敢再粗心大意,鞑子兵的手段出其不意,要不是祖大将军机变百出,应对得当,后果不堪设想,后半夜清军没有再打冷炮,明军睡了一个安稳觉。

山海关城防是抵御满清的屏障,自然是少不得火炮之类的利器装备的,只是祖大寿没打算现在就拿出来和清军对射,那样纯属浪费,他要把好钢用在刀刃上,敌人啥时候发动攻城战的时候,才是他的火炮发威的时候,如果过早的消耗完了弹药,那可不是明智之举。

不过今天清军居然玩了这么一个火烧城墙的把戏,若不是发现的早,恐怕已被他们得了手,祖大寿很生气,真是给你二两颜色你就敢开染坊啊!不给你点厉害尝尝,真拿爷爷我当病猫了!第二天一早,他就命士兵们把火炮从藏兵洞里搬出来架好,火药炮弹准备得足足的,只待清军再来轰城时给他们发一次威看看。可是从早上等到中午,又从中午等到晚上,清军大营紧闭,连一匹战马都没有溜达出来,更别提火炮啦!祖大寿不知道清军打的什么主意,只是害他白白的在城头呆了一天,心里这个窝火,眼见得天都黑透了,他这才下城回去吃晚饭。

“嗵,嗵……”祖大寿刚刚端起饭碗,就听得城外又开始打冷炮了,他本想去看看,可是又饿的紧了,于是决定先吃饱了再说,转头告诉卫兵,去城头督促一下巡逻队小心防护。

清军的冷炮是毫无目的的盲射,也不管飞出去的炮弹落在哪里,只要是奔着城头去的就成,只是这样却苦了城头的明军,人家打炮根本就没有确定的目标,也就是说整个正面城头都是他们覆盖的范围,你躲在哪里都不安全,天知道那沉甸甸的铁球子会从哪里飞过来?一时间弄得城头上的明军提心吊胆,也不敢怎么随意走动了,躲在垛口处时不时的向外瞭望几眼,没有大军前来摸城就中。

那时候可没有探照灯,一晃能看出去老远,城头上插着的火把松子仗着城高才隐隐约约的晃出去百十来米,要是有大队敌军前来偷袭,身上的铁甲以及刀枪剑戟之类的金属会反射出明亮的光辉,城头上的人自然会轻易就能发现敌踪,可是那也得是眼力非常棒的人才能看到,要是赶上近视眼或者青光眼之类的,那可就听天由命了。

像现在城下的情况,城头上的明军就没有发觉,他们根本就没发现,片刻之前,几伙儿鬼祟的黑影已经在他们的眼皮子底下,爬过了那片灯火照射区,匍匐着到了城根下。黑影们短暂的喘息后,借着身后火炮的隆隆声,开始用携带的工具在墙根处挖坑打洞。

这几伙人正是清军的工兵,多尔衮受到祖大寿的启发,心思豁然开朗,既然你能用火药炸飞火堆,我为何不效仿你的办法,用大量的火药把你的城墙崩塌?回去之后,他便召集孔有德和一众将官,把自己的想法抛出来让他们研究,孔有德第一个赞成,他没想到摄政王居然还会举一反三,这个法子自己就没想到,可以一试。于是白天的时间他们制作了若干火药桶,晚上冷炮袭扰,给安放火药桶的人提供掩护,多尔衮再一次拉出了大军,只待城墙一破立马挥军攻城。

望着远处城墙上通明的灯火,多尔衮嘴角露出了不屑的冷笑,看你们还能嚣张到几时,再有一炷香的时间,便让你们都成为我前进路上的垫脚石。

说来也巧,城头垛口处有一个蹲着躲炮弹的明军士兵,因为蹲的时间太长感觉大腿有点发麻,本想倚着身后的城墙伸伸腿活动一下,却不料脚下一滑,反倒一屁股坐在地上,脑袋重重的磕在垛口处,人倒是没有受伤,只不过把头上的铁盔磕掉了,顺着垛口直落下去,这名士兵反应不慢,反手就去抓帽子,此时清军的火炮发射正是一个断档口,这名士兵脑袋探出垛口,竟然清楚的听到下面传来一声惨叫,显然是他的铁盔落下去砸到了什么人,这可把他吓得一激灵,自己人都在城里,外面的自然是敌人,他马上大喊大叫起来“城下有敌人!鞑子摸过来了。”

城头的警钟再次紧急敲响,明军部队纷纷登城,无数火把被人从城头扔了下去,城下那几伙儿清军立时显现出来,一个个就跟偷东西的小贼被人抓了现行一般惊慌失措,,一时不知如何是好啦!

城墙上的守军看得清楚,不是鞑子还能是谁,也不需要长官的军令,一顿乱箭射下,登时把那些清军工兵射成了刺猬,竟没一个逃得性命。

我去!远处的多尔衮脑瓜子多大!这真是点背到姥姥家了,这都能被他们发现,那些工兵都是死人吗?可不就是死人了嘛!已经死得透透的了。

再一次无功而返,多尔衮一个人坐在大营里发呆,一把一把的揪着头发,可惜只有一个猪尾巴小辫子可揪,否则就算留得满头青丝,这会儿也会被他薅光的。一而再,再而三的接连受挫,他不知道还有什么办法可想,就这样在帐篷里独坐了一宿。说不上火是假的,十万大军驻足不前,每天人吃马嚼的耗费如山,本来打算的挺好,仗着火炮犀利,一鼓作气拿下山海关,这十万大军就可以一路南下,以战养战足以自足,想那南朝花花世界,随便掠夺一个城镇都够大军耗费些时日,又哪里预料到想的挺美好,可是实际情况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儿。

多尔衮僵持在山海关前不说,驿站镇的白玉山现在也是脑瓜子嗡嗡响,本来他计划歼灭鳌拜军队后就率领人马直奔盛京,那里现在和一座空城没有分别,满清的精锐尽数被多尔衮带走,所留的几千京城禁卫军在他眼里和土鸡瓦狗差不多少,别看老子人少,可是家伙妙啊!一想到自己的义勇军排着队,隆隆的开进盛京城的场景,白玉山就忍不住笑出声来。

当然,这只是他的意淫而已,他现在走不了了,鳌拜的那五千多遗兵目前是他的心头大患,不把他们彻底的收拾卑服的,他哪里放心就这么开拔?自己就这二百多号原班人马,如果那些降兵们受人蛊惑炸起营来可是非同小可,他不认为义勇军战士们有一打二十的能力,所以如何快速改造这些镶黄旗的降兵是他现在最棘手的事情。

扎库勒的政治攻心术确实很到家,现成的剧本,现成的话题,现成的榜样,他通过逐个谈心,还是发现不少问题的,原来这看似铁板一块的镶黄旗也不尽然不可改变,这些士兵们大多还是普通人家孩子或者穷人家孩子较多,只有那些军官才是真正有身份有地位的谱族世家。这些情况汇总给白玉山后,他心里立刻有了主意,除了低级军官,一共有八十多名挂衔的军官被单独分离出来,美名其曰送出去进修,其实是送到石油城单独进行改造管理,随行去的教官正是原朝议大人,现任宣传部长额纳吉,白玉山相信凭他的现身说法,一定会给这些谱族世家子弟们一个崭新的人生价值观,这些人也不是不可用,但白玉山现在没有时间了,等他耐着性子将这些人改造完毕,估计多尔衮已经足踏扬州,饮马嘉定了!

如果说将帅是一支部队的灵魂,那么军官就是这支部队的肝胆,士兵们无论是平日训练休息还是战场厮杀,军官往往就是他们最为信赖的依仗,有军官坐镇,他们就有勇气有胆量,同时也有冲锋的目标和动力,这也就是为什么总说擒贼先擒王的道理,没了主心骨的镶黄旗士兵们更容易驯化,好人不当兵,好铁不捻钉,但凡有一点能力,谁会愿意脑袋别裤腰上混口饭吃?当白玉山把美好的前程摆在他们的眼前,当他们知道自己要为谁而战的时候,他们终于不再以镶黄旗勇士自居,那只不过是一人一家的看门狗而已,今后他们要为自己的父母爹娘,为了普天之下和他们父母爹娘一样穷困潦倒,为一口稀粥不惜卑躬屈膝的穷苦人而战,打烂旧世界,还他们一个美好的未来。

经过短暂的强化培训后,这支五千人的镶黄旗士兵们脱掉了笨重的铠甲,换上了让他们荣耀一生的义勇军制式军服,没了金钱鼠尾的小辫子,一个个铁青的秃瓢儿加上精炼的短打制服,竟都是英气逼人,二十天后,一支雄赳赳,气昂昂的特殊队伍出现在了通往盛京城的官道上,这是一支跨时代的军队,是一支武装到了牙齿的军队。

白玉山骑着一匹高头大马站在高岗上,俯视着自己一手打造出来的队伍,一时间豪气干云,望着远处的天际喃喃道“我来了,盛京。”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