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遭遇 - 奇迹帝国 - 醉人的好酒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奇迹帝国 >

第23章遭遇

目的明确,大队人马开始整装待发,留在海边的观察哨也被召回来,那里已经没有必要留人了,想到这个日后的天然深水港,白玉山深知它的战略意义,暗自下了决心,有朝一日必定会将它攥在手里,只是不知道自己有没有命活到那时?大片的马肉被熏制成烤肉干,就连马皮也被人洗净晒干打包带走,晚上宿营时铺在地上绝对是个不错的褥子,除了战死和受惊跑散了的,俘获的战马足有四十多匹,这大大的给这支队伍带来便利,除了伤员可以优先给予骑马的待遇,韩老铁特意给白玉山和程宪焕一人牵来一匹,白玉山毫不犹豫的拒绝了,还没到享受的时候,现在不能和大家同甘共苦,怎么指望别人对你心悦诚服?姿态还是有必要摆的高一点的。

程姑娘见白玉山拒绝了,她自然也不肯骑马,任凭大伙怎么劝说,她就是不妥协,没办法,只好由了她。

物资并不多,都是吃食和缴获的八旗兵丁的衣服行李,以及锅碗瓢盆一些琐碎之物,扎库勒和他受了腿伤的部下做梦都没想到,那些明朝人有马不骑,居然把马给他们这些俘虏骑坐,当然,扎库勒的待遇自然是比其他人好不少,居然是一人一骑,别人都是两个人挤一匹马,这让扎库勒诧异不已的同时,心里小小的感动了一下,尽管操控战马的辔头都牢牢的抓在明朝人的手里,也没有人敢提出丝毫不满。

世上本无路,只是行走的人多了,也就踩踏出路径来,几十四战马先行,所过之处,杂草尽皆被踏平,后面的人行走起来也就不是很费力气,扎库勒坐在马上指点路线,队伍渐行渐远。

十月中旬,早就看不到山花烂漫的景色,除了沿途常年不败的各种松柏,几乎别的树种已经落光了叶子,光秃秃的枝丫歪七扭八的横空摇摆,更加重了深秋的颓败之气,树叶铺在地上厚厚的一层,犹如波斯地毯般柔软的让人掌握不好平衡,深一脚浅一脚的蹒跚着,不知道何时才能走出深山密林。

有人说了,三百多里路就算爬也用不了多久时间就能爬完,那是没有穿山越岭经验之人才会觉得的,有句话说得好,望山跑死马,举目可望的山岭,当你真的走起来时真是遥不可及,绕来绕去的似乎永无尽头,白玉山这支奇怪至极的队伍在这茫茫山林之中艰难的行进着,饿了啃马肉干,渴了喝小溪水,白天的时间都在赶路,只有夜晚来临了,大伙才能扎营休息,缓解一下长途跋涉的疲劳。

足足穿行了八天,这天下午终于踏上了一条破烂不堪的所谓官道,扎库勒似乎很是松了一口气,他指着前面说道:“这条路通向驿站,我以前走过这里,大约还有个二三十里便可以进镇子了。”

白玉山点点头,然后回头看了看,这一路穿林过带,大家伙的衣服袍衫大多被枝条荆棘扯成千疮百孔,加上睡眠不足,让这支队伍看上去更加的像丐帮子弟,不知情者还会认为这是丐帮全体移民呢!

“寻个适当的地方,让大伙好好歇歇吧!咱们总不能这幅邋遢模样进镇子,别让人误会咱们是土匪或者要饭的。”白玉山对韩老铁嘱咐道,其实他这么说只是想活跃一下气氛,他真实的想法是不能贸然进镇,虽然扎库勒说的信誓旦旦,可时隔许久,谁又能确保没有变化发生?让大伙养足精神是一方面,同时他也在等,等谁?

眼尖的人可能会注意到,白玉山身边的原班人马,就是程姑娘那一伙海匪,此时只有她自己还跟在队伍中,其他人这一路走来都没见身影,从始发地到现在也没露过面,那么,莫大叔八九个人去哪了呢?

白玉山虽然信了扎库勒的安排,却也不是完全的信任,自古以来轻信者付出的代价那是血泪斑斑,更何况事关二百多人的生死,他哪敢大意,本着小心无大错的原则,白玉山把莫大叔一伙人派遣出去做了侦察兵,在队伍的前方五里范围之内交替前侦,有任何风吹草动,大部队也能有个缓冲的时间。

韩老铁等人自是赞同这一做法,心里更是对白玉山的眼界胸壑信服了几分。

驿站所处的镇子没有正式的称谓,无论是来往过客还是久居此地的住民,都习惯叫它小站,小站其实不算小,杂七杂八加起来也是得有几百户人家,算下来三两千人口还是有的,驿站就建在官道旁,民居也就围绕着驿站四下铺开,背水面山而居,笔直的官道把镇子一分为二,然后向远方铺去,此时一队人马刚刚开出小站,马蹄车轮带起的尘土还在空中飘扬弥漫。

胳膊粗细的原木镶钉成的巨大囚笼里,男男女女的羁押着几十名囚犯,布满灰尘的面孔上堆满了绝望和麻木,十几辆大车,十几架囚笼,随着猿马的跑动颠簸起伏着,押送犯人的兵丁不时大声吆喝咒骂着,偶尔还会挥动手中的马鞭和刀枪冲着异动的犯人来上那么几下,顿时引来男子的惨叫,妇人压抑的抽泣甚至还有婴孩的响亮哭嚎。

额纳吉是满清的正蓝旗,官拜四品朝议大夫,此人生性耿直,虽是文官入仕却带武夫之风,一生昂首阔步,行事磊落,从不像那些蝇营狗苟的朝臣那样拍迎阿谀,正是他这幅看不惯就想说,不懂得揣摩上意的性子才招至了如今这场泼天大祸。

想当初努尔哈赤意欲染指中原时,额纳吉就曾爆了一个冷门,在所有狂热怂恿支持努尔哈赤逐鹿天下的臣子中,他是唯一的反对者,他上谏道:“上天好德,疆域无边。或战功成,寡民俱牵。沧海一粟,当偿夙愿?

老先生的意思就是说,守着自己一亩三分地过好日子不行吗?干嘛老惦记着打打杀杀?所有人都有野心的话,天下还能好吗?其实用韦小宝的话说就更贴切一点,为了你自己的毕生夙愿,难道就要致天下万民饱尝战乱,生灵涂炭?师傅你是不是太自私了?

这样对上司说话,已经很有些大不敬的味道了,不过素来了解他的努尔哈赤并没有生气,只是呵呵一笑就过去了,此时的他兵强马壮,意气风发,建功立业的大好时机唾手可得,哪里会被一句话两句话劝得改变心意?

努尔哈赤心胸开阔没有难为额纳吉,不代表别人照样惯着他,刚刚登基坐殿的皇太极就没那么好心情招呼他,再加上这老先生平生也不知道得罪了多少人,一通操作下来,居然一个叛国通敌,欺君罔上的罪名就落在了他的头上,全家里里外外,从他开始到扫地做饭的奴役一个没跑了,全部流放宁古塔,这还是皇太极顾忌他是努尔哈赤的老臣,不好做得太绝,否则一个斩立决都很有可能。

五十开外的额纳吉用的复杂眼神看着同为笼中之鸟的妻妾儿女,心中又是悲愤又是难过,自己这一生为努尔哈赤家族殚心竭虑,任劳任怨,却想不到临了换来这样耻辱的结局,自己的失望倒是无所谓了,可怜这一大家子人日后该是什么样的命运呢?如花似玉的妻妾,幼小的儿女,难道她们这一辈子都将成为别人呼来喝去的奴仆吗?

眼中晶光闪烁,堂堂的朝议大人竟然流泪了,这一瞬间他感到自己竟然如此的懦弱无能,连自己的家人都没法保护周全,这一路上的颠沛流离和无尽的羞辱,已经将这位性格执拗的老爷折磨的万念俱空,曾经所有的信仰和坚持都已随着耳边的瑟瑟秋风飘得无影无踪。

“三十年来家与国,北风寒啸肆折磨。台前一盏提魂灯,八千里路过奈何!”

额纳吉性情而发的一首诗才念完,就听的耳畔一阵嘈杂,定睛看去,却是心头一震,押解他们的兵丁个个如临大敌,刀枪出鞘,剑拔弩张,看样子应该是有大事件要发生。

此时囚车离驿站已经很远了,官道的两边榛柴杂草一人多高,两边的地势比较高突,看起来似乎是埋设伏兵的绝佳之地,额纳吉睁大了双眼,看到官道的尽头隐隐的出现一队人马,走的近了,才看清又是一队盔明甲亮的清军兵士,个个骑在高头大马之上,簇拥着一个趾高气昂的军官缓缓走来。

见到是同袍,押解犯人的这些官兵都松了口气,带头军官一挥手,命令一个小兵过去询问对方来意,那小兵连忙跑过去,说了几句话后又赶紧跑回来。

囚笼里的额纳吉看见押解队伍里的军官听到小兵回话,立刻催动战马迎了过去,似乎是准备打个招呼,刚刚到了人家面前,还没等抱拳说话,却不料那个趾高气昂的军官一挥手,居然抽出了雪亮的长刀,出其不意的用力砍在他的脖颈上,一刀将其劈于马下,这下不但额纳吉大吃了一惊,押解犯人的兵士们也是错愕不已,这话怎么说的,一言不发就动手?他们一时间不知道如何是好了,虽然长官被人砍了,但那伙人摆明了是和自己一样的朝廷军队,想要报仇雪恨一拥而上却又不敢,情况不明,贸然上去的话谁也不敢担这个责任,不上吧又显得太憋屈,长官都让人砍了,不放个屁弄点动静,这也说不过去,不知道是谁带的头,几十个兵丁重新抽刀挺枪,这就有兴师问罪的意图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