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群演 - 凄美地 - 横滨蓝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凄美地 >

第12章群演

“先生,不好意思,我们要打烊了。”

不知过了多久,服务生敲门进来,许颂苔才猛地回过神来。满桌菜肴早已冷却,手机显示已经十点半了,他赶紧起身说:“好的,我这就走,麻烦结账。”

服务生说裴先生已经结过了,殷勤地把他送到大门口,这才微微欠身说:“欢迎再次光临。”

许颂苔点了点头,转身往宿舍方向走去。

他来横店一年多,起初住在民宿里的多人间,一间房里三张上下铺,每月只要一百二。其他租客大都也是群演,有长租的,也有来玩两天就走的,见他模样出众,都以为他是电影学校来体验生活的,许颂苔也不解释,都笑着含混过去。

虽然底层群演接戏要靠抢靠运气,但能长年安于群演身份的人也都比较达观,不求一朝扬名赚大钱,只愿今朝有酒今朝醉。起早贪黑辛苦一天只能挣百来块钱,好在日常开销不算多,每月能出十几天工,温饱也能解决。

群演的工作时间非常随机,哪怕凌晨集合,往往也要到下午晚上才下戏。运气好的时候只要在现场待两三个小时,运气不好就得熬大夜。

所以横店的夜生活比较丰富,同屋人如果差不多时间回来,偶尔也会约着吃点宵夜,喝点啤酒。起初他们也会邀请许颂苔,但他总是礼貌拒绝,很快就没人搭理他了。

许颂苔本也不打算社交,没人搭理正好,但同屋有人看他不顺眼,故意趁他离开时动他东西,许颂苔受不了这个,也懒得与人争吵,索性另找了单间搬出去。每月五百虽然贵了点,一个人住也乐得自在。

当了群演才知道,主演虽然也会熬大夜、连续工作十来个小时,但那几乎都是有效时间。群演不同,群演只是背景板,不是需要突出的角色,所以大多数时间都在做无效的等待。

有时候剧组通知凌晨三四点集合,群演两三点就要起床去服务部梳妆,现代戏还相对轻松,古装戏光是梳头就得排好一阵的队。男群演不用化妆还能多睡会儿,女群演大都需要自己带妆去,起床时间也更早。

梳化完毕,可以吃点早饭,接着坐剧组大巴到现场。领完服装换上,没自备鞋袜的人只能从臭气熏天的鞋袜堆里翻找合适的。许颂苔体验过几回剧组发的,实在难以下脚,就老老实实买了鞋袜,古装戏和近代戏各一套,每次上工都穿自己的。

准备就绪,还要等演员们到场。演员就位了,群演也未必能马上开工。有时候早上到了现场,下午晚上才能拍上,一天时间全用来等了。

横店的拍摄以古装戏为主,一般周期都短,经常要在冬天拍夏天的戏,夏天拍冬天的戏。这就导致演员冬天易感冒,夏天易中暑。

演员有助理伺候,等待时间也不长,情况还算好,群演就不同了,不但等得久,一穿上戏服也不能随便脱。冬天还能在单衣外套件羽绒服,夏天只能穿着里三层外三层的袍子用小风扇降温。

尤其是那些穿盔甲的士兵群演,大夏天顶着几十斤重物,整个人闷在里面密不透风,中暑也是常有的事。所以好心的剧组和演员都会在酷暑天气轮流给群演买冷饮或冰棍消暑解渴;没有戏时,领队也会默许他们各自找地方休息。

到了现场的群演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出镜,得看当天的场景需要。比如上午拍大街上的戏,那到场的所有群演都能在取景框里走街串巷一回;到了下午拍室内戏,需要的人数少,副导就会去群演里挑人,能出镜的就只有被挑走的人了。

许颂苔最初以为当群演的人都是对演戏有点爱好追求的,混了一段时间才发现,这里的人员构成五花八门,除了真正喜欢演戏的,还有做明星梦的,纯粹体验生活的,对影视行业抱有好奇心的,大学生放假来开实习证明的,退休后闲着没事干的,没啥追求只想糊口的,等等。

最近这些年,娱乐产业如日中天,偶像明星如雨后春笋一茬接一茬冒出来,追星的年轻人听说当群演能见到明星,也会三五成群结伴而来,渴望近距离欣赏那些美颜。

但幸运的人毕竟是少数,群演这行本就是僧多粥少,名额基本靠抢,就算偶尔进到某个明星出演的剧组,出工时间也未必能跟他们重合。哪怕见到明星真人,他们身边也有助手、保镖围着,寻常人很难接近。遇到超级红的明星或大制作的剧组,群演进场时还会被收手机。所以抱着追星想法来的人大都会失望而归。

许颂苔也有喜欢、尊敬的前辈演员,也梦想过跟他们搭戏,亲眼看他们表演,但他在横店待了四百多天,真正近距离看到的名演员并不多。究其原因,底层群演无名无姓,很难在那些重要角色身边出现。除非当上前景、特约,才有可能说上几句台词,或跟角色演员同框出镜。

刚来横店那阵,许颂苔也报过前景,还计划待满三个月就去考特约。但他第一次做前景演员,就被导演问了名字和毕业院校,下戏后副导还让他发份简历给演员统筹。

这本来是好事,说明许颂苔确实有干这行的潜力,但他怀着不为人知的罪恶感,觉得自己不配享受这种机会,所以嘴上答应,实际并没有再联系对方。横店演员来来去去,自己不抓住机会,机会自然是稍纵即逝。

自那以后,许颂苔就没想过报前景和特约了。但普通群演不容易抢到通告,冬天戏少人多,竞争激烈;夏天戏倒是多了,人却也跟着变多,竞争依然激烈。好在他练过武戏,比较擅长吊威亚,这在横店也算个特长,所以偶尔能报上武打群演。

实在接不上通告,他就会在横店周边的小馆子打打零工。

俗话说,在横店拍戏的剧组,每个组都能找到几个京影人。许颂苔毕竟在京影读过书,哪怕没毕业就退了学,好歹做过校园风云人物,自然也在人员繁杂的剧组里被校友认出来过。

每当有人不确定地喊出他的名字,许颂苔都会镇定地摇头,假装他们认错了。对方要是不信,他就随口敷衍几句,谎称领队在叫,赶紧溜走。

那天下午,他也是到现场换好衣服开始走位,才发现裴东鹤也在这个剧组。

但骑虎难下,无路可退,许颂苔只好安慰自己好歹蒙着面,不可能被看出来,这才吊着威亚飞进破掉的窗口,拔剑刺向裴东鹤饰演的侯爷。

谁料裴东鹤居然认出了他,还怔愣出神,差点被导演骂。

导演喊“收工”的时候,许颂苔看出裴东鹤侧身要朝自己的方向过来,正发愁要怎么解释,幸好有个人叫住了裴东鹤,他才有机会迅速跑路。

他不是不想见裴东鹤,是真的没做好心理准备,也不知道这些年淤积在心里的乱麻要怎么理清,怎么说给他听。

裴东鹤明明还在生他的气,却费心帮他争取角色,又让许颂苔矛盾不已。这几年被他牢牢压在心底那团对演戏的渴望再次窜上心间。

普通群演的生活确实辛苦又没尊严,任谁都能对你呼来喝去,也没人在乎你的时间,这些许颂苔都可以忍受,唯有一点让他煎熬,那就是没机会表演。

前景和特约演员要正脸入镜,有些还有台词,自然对演技有些要求,但普通群演只是活动的人肉背景,只要保持场景氛围统一,没人关心你情绪是否到位,表情是否适合。

许颂苔喜欢表演,哪怕当普通群演,也会按照当天领的服装、身份、任务,给自己做个简单的人物小传。比如领到花里胡哨的富家少爷身份,他就想象自己是个不爱念书、偷溜出来玩的败家子,在街市上东瞧瞧西看看,但都不满意,遇到美人则敲着扇子打量品评,露出好色模样;领到粗布衣裳,他就想象自己是个难得进城的农户,集市上的一切都让他稀罕,还在心里盘算要给家里人带些什么回去。

纵使心理戏再精彩,在镜头里也只是个一闪而过的模糊人影,没人管你演得是好是坏,加上身边的群演大都只是为了混口饭吃,不会仔细琢磨什么人设背景,开工也就是演个气氛,大差不差就行。

在这种环境里待久了,很容易就麻痹松懈,忘记演技为何物。

为了保持对表演的敏感,许颂苔平时有空就看看各种电影和书籍,揣摩人物心理和行为逻辑,自己也会演几遍深入体会。

遇到有原著的片子,他会把喜欢的片段先拉一遍,试着把表演还原成文字,再与原文对照,看自己有没有抓住作者想表现的人物状态。

但付出再多努力都是饮鸩止渴。

渴望表演的人不去争取表演机会,怎么可能有进步,又怎么能获得满足?

销声匿迹的这几年,许颂苔一直告诉自己:你不能争取,不配争取,想想那个女孩,你有什么资格追求梦想,过上好日子?

但裴东鹤递来的机会无异于往炸药桶里扔了颗火星,许颂苔内心的焦渴噼啪乱响,眼看着就要挣脱理性的束缚。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