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护卫有些差
唐闲将马车停在了魏征的府门外。
然后跟着魏征家的门卫直接进入了魏征的府邸。
“唐闲小友你好,老夫就是魏征。”
“草民唐闲见过国公爷。”
该有的礼数,唐闲还是一点不差的。
魏征直接将唐闲带到了魏府的正堂。
这就是将唐闲视为非常尊贵的贵客了。
“不知道小友此番前来所为何事?”
魏征果然说话不会转弯,上来就直奔主题。
魏如意也是给自己老爹投去无奈的眼神。
“不知道国公爷觉得我送过来的那些宣纸的质量如何?”
唐闲没有直接回答魏征的话。
而是直接反问魏征,看看对方对这些纸到底感不感兴趣。
“实不相瞒,老夫对这些纸非常满意。而且老夫已经奏请了当今圣上。
圣上已经划拨银两作为购买这些纸的费用。不知道小友手上还有多少这种上好的宣纸。”
果然,魏征和李世民都对这种纸很感兴趣。
唐闲喝了一口茶,然后缓缓的答道;
“只要银两足够,这样的纸要多少有多少。甚至是只要购买量够大,我还可以便宜不少。”
魏征听完唐闲的这句话,顿时起身问道;
“小友此话当真……”
“当然,千真万确,大人要是不信的话,门外的马车上就有一万张纸。”
“走,去看看,去看看!”
魏征听到一万这个数字,顿时兴奋了。
要知道唐朝现在自己的纸产量虽然不错。
但是限于工艺水平的缘故。
造出来的纸和唐闲提供的还是有很大的差距。
最主要的是这些造纸的技术掌握在世家大族的手中。
这些人控制了纸张的产量。
从而达到了控制天下书籍数量的目的。
这阻碍了天下的寒门学子购书学习的路径。
李世民当上皇帝之后,有心想要打破这样的垄断局面。
让更多的寒门子弟上来为官,从而打破世家门阀对帝国权力的垄断。
这是一盘大棋。
而能不能造出或者找到便宜的纸张,让天下人都能够读上书。
这就变得无比重要。
所以魏征才会听到唐闲说要多少有多少这样的话之后表现出很失态的样子。
这完全是本能的反应。
知道李世民的寒门计划的人,朝中不算多。
只有那么少数的几个人。
甚至如长孙无忌这样的重臣都是做着表面功夫。
因为长孙无忌背后代表的是关陇贵族和山东士族的利益。
长孙无忌的祖籍就是山东的。
所以和山东贵族有着天然的联系。
而长孙无忌的舅父高士廉又是关陇贵族的核心人物。
故而长孙无忌在关陇贵族中身份也不简单。
长孙无忌同时代表着两大门阀集团的利益。
所以对于推动寒门子弟读书科举为官这种事情肯定是热情不高的。
这相当于是在动摇两大门阀世家集团的根基了。
但是魏征不一样,他本身就是出身寒门。
所以他知道寒门子弟想要出人头地有多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