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王家来人
唐闲将王强抓住之后。
王家的反应让他有些看不懂了。
王家既没有派人来营救。
也不派人过来施压。
倒好像是一点都不关心王强这个人一样。
这让唐闲有些怀疑这个王强到底是不是亲生的。
还是这小子压根就是在吹牛。
他只是王家一个不起眼的小人物。
总之唐闲抓了王强的接下来三天,王家没有任何的动作。
反倒是朝中的李世民动作不小。
首先是提出了要让寒门子弟能够有书读的寒门计划。
然后发动门阀世家,让他们多多制造纸张。
朝廷将会统一刊印一批书籍,作为李世民启动寒门计划的武器。
不过李世民的这个号召,并没有得到门阀世家的响应。
不少人甚至是在心中冷笑。
就那些个泥腿子也想站到朝堂上来和我们这些贵族相提并论。
对于这些世家门阀的冷漠以对。
李世民也不气恼。
本来他的心中就没有对这些人抱着多大的希望。
之所以给这些人这样一说,也是为了日后能够堵住他们的嘴。
因为李世民现在有了唐闲这个杀手锏。
他相信不久以后,被世家门阀控制的造纸术,很快就会公诸于天下。
大朝会之后。
李世民留下了长孙无忌,魏征,房玄龄,杜如晦四人。
“四位爱卿以为现在朕就要推出寒门计划,你们以为时机如何?”
李世民话音刚落,长孙无忌马上站出来;
“陛下,老臣以为此事应当慎重。陛下登基不久根基尚未稳定。实在是不宜进行这样的大改革。”
长孙无忌是寒门计划的坚定反对者。
“陛下,臣以为长孙大人此言差矣。如今帝国正是一副崭新的面貌。
臣以为现在正是寒门计划最好的时机。咱们的新朝堂需要得到广大寒门子弟的支持。”
魏征是新政的铁杆支持者。
“房国公,杜国公,你们二位以为如何?”李世民见到房玄龄和杜如晦不说话,出声提醒道。
要你们来是出主意的,而不是在这里站桩。
房玄龄和杜如晦对视一眼,然后苦笑着说道;
“启禀圣上。臣以为赵国公和郑国公说得都有道理。
所以我觉得这事可以做。
但是不能推进得太过于猛烈。徐徐图之是最好的办法。”
房玄龄果然是老狐狸,说这话可谓是滴水不漏。
不过他的这个策略倒是让李世民眼前一亮。
这确实是目前能够采取的最好的办法。
如果太过于猛烈,可能引起门阀世家的反扑。
而太过于温和呢,又起不到改革的作用。
所以中间这个度的问题如何来把握。
这是考验人的地方。
“陛下,老臣以为可以在科举取士的时候,划定一个比例。这样既可以安抚门阀世家。也能够让寒门子弟看到改变命运的机会。”
杜如晦也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房玄龄和杜如晦出身都不算高贵。
所以两人的观点还是趋向于寒门这边的。
李世民满意的点了点头,这件事情目前的比分是3比1.
基本上算是通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