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密谋
贾故也没有寒暄下去的心情,直接往下问了。
“这事儿可牵扯到我们府里了?”
“也不算是牵扯,但是今天有人出堂指证,说死者来府上拜会过,我今儿来的目的也是为了这件事情,想问问您,和金陵贾家的人是否见过?”
贾故摇了摇头,“没有见过,他们晚上来拜会我,但是没有能进我们侯府的门。”
谷云点了点头“眼看着又要年关了,京城里面发生这样的事情,使得陛下震怒,如果这个时候还不破案,这个年也不会好过。”
贾故少不了安慰他一下,两个人说了几句话,谷云着急着回家,也没有在他家吃晚饭。
这个案子使得京城里的形势一下子变得扑朔迷离了。
在和贵妃去世几个月后,荣国府和宁国富再次出现在公众的视野当中。
死的人是他们在金陵的族人,死亡了几天之后,两个府邸居然还不知道消息。直到顺天府上门传唤的时候,两个府邸的主人才惊慌的坐的轿子到了顺天府。
这个案子在皇帝的紧盯下,任何人不敢作弊。死的那个人不能说无关紧要,相反他在整个事情里面起到了一个非常关键的作用。
金陵的族人是如何找到一扇屏风?又是如何找到一个和和贵妃长得非常相似的女人?这时候这件事情问起来,活下来的金陵来人都说不出来具体的前因后果。
而这些东西恰恰就是要破获案件的关键。
重刑之下,金陵的人咬死了一个说法。
和和贵妃长得非常像的那个女人,大部分族人是没有见过的,只知道她是死者的一个亲戚家的女孩。至于是什么亲戚,这些人说不出来。
那扇屏风又是怎么来的?金陵那边的人说,刚开始是有一户人家租赁了他们家的土地。交不上租子,就拿家里面家传的屏风来抵债。并且咬死了,那是屏风,也只是一扇屏风而已,根本没有外边传的那么神。
“那屏风草民看过,算起来也只是一件古物,当时准备献给皇上的时候,甄家派人来看,看完之后觉得这是件好东西,必然引得皇上龙颜大悦,非要强占了去,说要先搬到他们家,再献给皇上。我们家不愿意争执了很久,最后他们家才同意,献上的时候写上我们家的名字,说是两家一人一半。青天大老爷呀,我们升斗小民怎么敢跟人家去斗了,能有这样的结果,已经求之不得了,就没有再据理力争,谁知道他们把好好的屏风给换掉了。”
等到卷宗送到了皇帝跟前,皇帝翻了一下,冷笑了一声。“他们这罪过推的倒是挺快的。先把人全部收押,让江南的人查证一番,要是实情放了他们,如果不属实,那就等着他们把牢底坐穿吧。”
谷云知道他的工作已经告一段落,老实听话的回去把金陵投奔荣国府的人,全部收押,等着江南那边调查回来的结果,其间史太君数次到他们家说情,被他们夫妇给劝了回来。
所以在过年的时候,荣宁二府这个年过得非常不好。先不提族人收押在监的事情,就是过年的时候和他们来往的人家也不多,几年前熙熙攘攘的宾客来送年礼,几天都接待不过来。如今变得门庭冷落,这种事情对于刚刚嫁过来的薛宝钗来说还能忍受,毕竟没有真正经历过昔日的辉煌。
但是对于王夫人和史太君来说却觉得接受不了,她们在十年前的时候还觉得家里面不会败落,到现在为止清晰的意识到如果再不采取办法,连败落的势头无法阻止,最终会变得和其他人家一样门厅微薄。
“来年朝廷就要大考,宝玉也该上场了。”史太君和儿子贾政商议。
“老太太说的对,不只是宝玉,琮儿也该上场了,家里只有这两个是读书的种子,现在年纪大了,也该下场去闯一闯”。
史太君要的结果不是去闯一闯,她想让两个兄弟在这次大考中崭露头角。她的心情非常着急,期望有个人能马上扭转家族目前的困境。
这个念头在她心里就有一团火在燃烧一样,从年前到了除夕这短短的十几天,让她觉得度日如年。
就在除夕祭祖的时候,两个府邸这人不可避免的碰到了一起,贾珍在祭祖完毕,跟史太君和贾政说了一件事。
“富贵险中求,一直以来都是饿死胆小的,撑死胆大的,如今有人不嫌弃咱们家,愿意提携咱们一番,这机会万载难求,就看老太太和政叔叔能不能抓得住了?”
史太君看了贾珍一眼“珍哥儿有话,但说无妨”。
“咱们家跟甄家是老亲,当年太妃还在的时候,咱们往来频繁,那个时候忠诚老王爷还在世,也是颇照顾咱们家。到如今他们还愿意接着照顾咱们家,老王爷的次子公子韬,出身高贵,对老王爷的事情耿耿于怀,日夜想着为父报仇……”
史太君打断他,“别往下说了,老王爷是怎么死的,别人不知道,咱们还是知道一点的,那是,”用手指了指上面“逼死的,他想着报仇,自然是找仇人去报仇,咱们可不能把一家老小的性命给搭进去。”
“老太太这话就差了,杀父之仇,不共戴天,远都不说,当今是怎么当上皇帝的,还不是因为当年有皇子叛乱他趁机在里面插了一脚,自己不正,就别怪有人惦记着他的位子。”
贾政站在一边不说话,看着史太君和贾珍一来一往。
史太君说“咱们家还不到这一步,你也听老婆子的话,宫里面咱们还有三位皇子呢,能熬过这几年,他日必有收获。”
“老太太这句话说的不对,宫里面的皇子们未必愿意仰仗咱们,依着我看,他跟侯府那边反而更亲一些,到时候皇子上位,咱们也捞不到太大的好处,再说了,对于皇子们来说,咱们投过去,那也只不过是锦上添花,但是对于二公子来说,咱们这可是雪中送炭,到时候成了,咱们家还可以成为国公府,就是不成,咱们家没有冲锋在前,到时候把脖子一缩,罪过也怪不到咱们头上来。”
史太君看到他几乎有些走火入魔,就知道今天劝不得他。“这可不是小事儿,容老婆子再想想。”
回到自个上房,史太君想了一会,把孙子们全部赶了出去。留下贾赦和贾政说话。
贾政一直不说话,贾赦极力反对“他说的容易,想着把脖子一缩就能躲过这一刀,可这是抄家灭族的大事,就是他把脖子缩到肚子里,皇上照样能把他的肚子刨开,把脑袋砍了。这件事情不能做,做了之后,咱们就从功勋之后便成了乱臣贼子。”
史太君想想觉得大儿子这话说的非常对。也点了点头,“咱们是一家人,不管如何多劝着他,到时候不要被连累了,我看着他今日的样子,不像是能听得进去劝的。”
贾赦站起来,在母亲面前走动了几步。“要不然我去他们府里把他的腿打断,他不能出去跑,自然就连累不到咱家,更加不会牵涉到这件事情里面。”
史太君摇了摇头“你想的太简单了,我看着已经牵涉进去了,就算是你去把他的腿给打折了,他也牵扯进去了。为今之计是怎么把咱们拉出这个祸事里面。”
贾赦想了想“只能找皇上告密,表示咱们没有参与到其中的心思,不求有功,只求无过。”
史太君眯着眼睛想了想“你说对,”然后母子两个一起看向贾政。
贾政这个时候不慌不忙的说“这件事情交给儿子,儿子去处理。”
史太君才算是放下心来,表面上三个人达成了协定。贾赦没心思待在这里,胡乱应付了史太君几句,就回自己的院子里去了。
他越想越觉得这件事情是大事,把两个儿子叫到跟前。
“今天贾珍和老太太密谋要造反,老太太不同意,把我和你们二叔叫到跟前,商量这件事情,我们三个商议出来的结果是向皇上告密,你们两个心里要有数,这几天见到东府的人躲远一点。”
这边哥俩老实听话了,大年初一有爵位的家族进宫朝贺。
贾赦自己心里面非常的担心,就害怕初一大朝会上有人暴起杀人。从早等到晚,最后老太太她们从宫里回来。贾赦殷勤的去问安,才知道今天一天宫里面太太平平的,无任何事情发生。
松了一口气的贾赦,把这件事情抛之脑后,以为这件事情就这么解决了,甚至觉得贾政去告密挽救了贾珍一家。
皆大欢喜,大过年的没有到处杀人,自己家也太太平平的,贾赦就放心的喝了个酩酊大醉。
其实今天贾政并没有向皇帝告密,他把这个秘密烂在了肚子里。也不应该说烂在肚子里面,而是在反复琢磨到底是投向谁获利会更大。他和贾赦的想法不一样,贾赦因为有外孙在宫里面,早晚会等到他外孙掌权,但是对于贾政来说,宫里面的贵人有好处未必能想得到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