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科举事 - 红楼旧事 - 则美 - 玄幻魔法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玄幻魔法 > 红楼旧事 >

第125章 科举事

时间过得很快,等到再一次科举大考的时候。在考试的前几天贾琮生病了,上吐下泻,脸色非常苍白,时间越堆越久,一直到了最后,都无法从床上起来。

这样一个庶出的孙子,在史太君眼里向来不看重。可眼看着就要大考,突然间生病了,这可是一个关口,对着这个孙子是史太君抱有极大希望,期望着他现在入朝为官,家里为他活动一番,使他的地位越来越高,走得越来越远,同样能带领的家族再次返回朝堂。

就在这个关键时刻,人突然病了,如果错过这次等下次,那可是三年以后了。史太君觉得等不了,自己等不了家族等不了,所以她亲自坐车来看望贾琮。

由她嘘寒问暖,关切的询问病情,亲口询问日常用度,这种待遇一直是贾宝玉才能享受的。

所以贾琮自己表现的感恩戴德,要不是因为起不来了,肯定要站起来磕头,感谢祖母如此的慈爱。

史太君看他病得确实非常严重,在问清楚病情之后,勃然大怒,原来是因为贾琮院子里面的人不经心,给他吃了些腐败的东西。导致他最近上吐下泻,差点丢了一条小命。

“把琮儿院子里面的人通通的撵出去,不许再来伺候,待会儿我拨几个得用的人来他的院子里,家里好好的哥儿,让他们照顾成这个样子,眼里面没有主子的奴才留着何用?”

王熙凤捏着帕子,把暴怒中的老太太劝走了。史太君回到上房,看着一左一右两个孙媳妇,心里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贾琮指望不上了,但还是有贾宝玉呢,史太君打起精神叮嘱薛宝钗“这几日宝玉的的吃食,你尽心一点,可不能再有这种事情了,宝玉是有大才的,此次大考必能蟾宫折桂,给咱们家捧回一个状元来。”

薛宝钗对这次的考试也是非常的上心,亲自陪着贾宝玉日日攻读,越是这样,他们之间的关系越是尴尬。

看着史太君期盼的表情,薛宝钗干干的答应了一声,没有敢把贾宝玉这几日闹脾气的事情说出来。

因为惦记着贾宝玉读书,薛宝钗在这里站了一会儿,就回了自己的院子里。

王熙凤本来想走,被史太君拉住了。

“贾琮的婚事,你们老爷和琏儿是怎么想的?”

一眨眼,小辈们的婚事都已经提上了日程,贾琮因为读书好,而且听说他在读书人中间的名声也不坏,史太君就动了心思。

“这事我们老爷没说过,我也没问过,要不这样,等这几日过去了,我去问问我们老爷,说起来琮儿如今也大了,该找媳妇儿了。只是,”她停顿了一下,难为情的说“咱们三姑娘四姑娘那里该怎么办?”

这事儿也是史太君心里面的一件大事,听了王熙凤的话,本来就不甚欢快的心情,此时阴云密布。

“都是一群孽障啊。”

史太君摆了摆手,把王熙凤打发走“你们太太是个不中用的,这事儿我只交给你,你上点儿心,日后琮儿有了造化也能提携着你们芳儿,我仿佛听说,芳儿也拜了名师了?”

说到这里,王熙凤忽然喜气洋洋的照自己的脸上,装模作样的拍了两巴掌,“该打该打,老太太这事儿怪我,前些日子宫里面的皇子传出话来说,十一皇子身边有个伴读,得了病挪出去了,要把芳儿带在身边,我一想这是好事,慌慌忙忙给他打点行装做新衣服,就把这事儿忘了跟老太太禀告了。”

“果真如此?”史太君不计较她忘了说这件事情,脸上再次洋溢起开心的笑容,拉着王熙凤的手“你可不许骗我老婆子,更不许拿我寻开心,跟我说这事儿是真的?”

“自然是真的,我哪敢拿你寻开心,有几个胆子敢骗你,这事儿可是千真万确的事儿,您要是不信,可以派人去打听打听,反正这两天已经进宫读书了,虽然也常常回来,但是我心里七上八下的……”

“他们读书人怎么说的,儿行千里母担忧,你这种心情,我理解。”史太君双手合十,嘴里念念有词,感谢了一番神灵菩萨。再此对家族的未来充满了希望。

“芳儿的造化还在以后,你可要督促他上进,但是也别过于严格,要紧的还是孩子的身子骨。这真的是祖宗保佑,对了,芳儿回来有没有跟你说他在宫里面的见闻?”

“说了,左右不过说些师傅们严厉的话,他小小的人儿在宫里又不能到处乱走,只是陪着皇子们读书。”

“这也够了,让他陪着皇子们读书,结交各个皇子的伴读,以后啊,这就是人脉,若是能找到几个志趣相投的,大家以后也能帮衬着上进。你可不许委屈他,他下次回来到我这里来,缺什么从我这边拨给他。”

王熙凤喜气洋洋的答应下来,心想风水轮流转,今年到我家,终于能扬眉吐气了,以前看着老太太偏心宝玉,再往后估计也就偏心我们家芳儿了。

事实上,就算是史太君的心情由差变好,但是大考的结果并不是以人力意志为转移的。

全家的希望,贾宝玉宝二爷,他这次考试名落孙山。

不提赖大喜气洋洋的去看榜垂头丧气的回到家。整个人十分灰暗的跪在了史太君跟前,史太君的心里咯噔了一下。

看着眼前的场景,家里的两个姑娘贾探春和贾惜春立即带着人下去了。

“老太太,奴才看了一眼,榜上……没有宝二爷”。

王夫人不相信,她尖声的问赖大。

“你是不是看错了?宝玉的才学是诸多老大人和大儒们赞过的,必定是榜上有名,你这老奴才不仔细看,敢这样触宝玉的霉头……”

“宝玉他娘”史太君在一边喝止她,对王夫人身边的大丫鬟们说“扶着你们太太回屋去。”

等王夫人离开这边,史太君就问赖大“可看仔细了,真的没有?”

“老太太真没有,奴才从头到尾看了三遍,真的没有宝二爷的名字。”

史太君在心里叹一口气,表面上装作一副非常看得开的样子“好事多磨好事多磨,哪怕是状元郎,也会落个两三次榜,加上宝玉娇生惯养,哪能受得了考场里面的罪过呢”。

下面的人纷纷劝着史太君,都说一些吉祥话,都盼着贾宝玉下次旗开得胜。

史太君摆手,对着赖大“你去前院跟老爷说吧。”

贾政觉得非常的失望,特别的失望,他的这种失望情绪,别说家里面的人,就连外人也能一眼看得出来。

但是他还偏偏装作不当回事儿的样子,接待了一些来拜访的小官吏们。

自然在这种状态下谈话也不尽兴,别人看他这一副表情,纷纷劝解了一番就告辞离去。贾政把人都赶出去,自己坐在书房里面思索了一个下午。

他从抽屉里面把贾宝玉前几日刚回家默写的答题拿出来看了一下,又让人去街上买一些中举的进士们的答题回来两相比较。

贾政好歹是个读书人,他比较了一番之后,觉得并非是人家看不起他荣国府故意把贾宝玉刷了下来,而是贾宝玉言之无物。

此时的贾政心里不得不多想,他有三个儿子,长子早早的去了,留下一个孙子,如今还年幼,剩下两个儿子,一个读书无望,另外一个却连书都读不好。要想重振家门这一代看着已经不行了。可下一代要再等几十年,几十年后谁还记得京城的荣国府,谁还记得四大家族。

看著书桌上明明灭灭的烛光,贾政心里一直在犹豫不决。

这个时候时间已经到了深夜,王夫人派人请他回正房商量一番。思索再三,贾正告诉一个老婆子今晚不去赵姨娘那里了,让她自己安寝,过了一会儿自己背着手去了王夫人的上房。

王夫人看着贾正的脸色不敢先拿贾宝玉的事情烦他。

“今儿老太太把我叫过去,说了三丫头的婚事,特来请示老爷,三丫头那里是个什么章程?她如今也是个大姑娘,若是再晚几年发嫁,就该惹别人笑话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