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相看(上) - 爹系夫君日常 - 赵朝朝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爹系夫君日常 >

第五十六章相看(上)

第五十六章相看(上)◎桑桑,你领着宋三公子去瞧瞧◎

同姚夫人约定相见的日子,是十月十三,离桑沉焉上次去到绛雪轩已近乎一月。这些时日里,她不知是瘦了不少,还是越发窈窕,今夏方才做好的衣裳,显得有些空荡荡,好是挂在身上。

这日一早,桑钰嫣很是不放心,早早收拾妥当,便来到桑沉焉闺房,打算再劝劝她。有些事情,迈出第一步,可就再没收回的可能。

她缓步廊下,到得桑沉焉房门前,还未进去,就瞧见自家妹妹立在妆台前,有一搭没一搭地自己通着头发。铜镜中不甚明晰的影子,也能瞧见少女双眉紧蹙,略是低头。

再不复往日的活泼可爱,俏丽无边。

桑钰嫣脚步一顿,收敛心神,状若无意如入内。恰逢丫头紫衣开了妆奁匣子,打算替桑沉焉装扮。她无声令紫衣退下,自己从匣子中取出个碧玉簪,递到桑沉焉跟前,“这个可是还行?”

桑沉焉好似才瞧见她,“二姐,你怎的来了。”

“我来瞧瞧自己妹妹,哪里还需什么理由。横竖离得这般近,想来便来了。你瞧瞧,今儿见姚夫人,簪这个可好?”

桑沉焉摇摇头。

桑钰嫣手一顿,又将碧玉簪放回去,拿起个再平凡不过的珠花问道:“这个可行?”

桑沉焉点头。

及至梳妆完毕,桑钰嫣迟迟不动,透过铜镜将人细细打量,半晌才问道:“你既是不愿,那日阿娘问话,你怎的应下了呢。”

自家妹妹的心思,她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发间这朵珠花,不过是一串米粒大小的珍珠。散落在乌发之间,莹莹光亮。可那有如何呢,现如今的京都,谁家及笄了的姑娘,还装扮得这般素净。

再说桑桑这身衣衫,不过是个寻常的桃红茜草长褙子。好在皓腕上拢着个通透的镯子,不然,今儿面见姚夫人这等三品官眷,那算是有些失礼了。

桑钰嫣的问话飘散开许久,不见人应答,屋内紫衣等丫鬟也垂头不言。就在桑钰嫣试图再问之际,桑沉焉缓缓开口:

“二姐,我一无才貌,二无名声,阿爹也不过是个国子祭酒,你说姚夫人好歹是大名府望族,嫁来京都宋府也有些年头了,该是什么样的姑娘都见过了,为何觉得我很好,为何三番两次来寻阿娘说话?

我想不明白。

再者,宋三公子同崔二公子并称京都二公子,学问品行,仕途经济,哪一项都是顶顶好的,为何由着姚夫人如此?

我虽是不明白,但有个道理却是懂得——从来没有无缘无故的喜欢和厌恶。

我答应相见,若是真如姚夫人所言,是因着纪府花会的善举,那我便打发了她,若不是,那……”

对于姚夫人的几次三番,桑沉焉想了许久,仍不十分明白。偏生今儿这话说道这里,她突然想起了那日的先生。

纪明宁愿躲在蔷薇花下,宁愿一同淋雨,也不愿多说一个字,那必定是发生了不得了的大事儿。如今宋三公子这般反常,会不会与此有关。

念及此,桑沉焉陷入沉思。

桑钰嫣瞧她这幅模样,料想她又想到那日大雨,不忍她沉浸其中,转而问道:“若不是,那便如何?”

“那我便瞧瞧这宋三公子是个什么模样。”不消片刻已然想通,桑沉焉顿时扭头笑道。

这一抹笑,仿若雨过天晴处的一道绚丽彩虹。

这般变化,倒是唬了桑钰嫣一跳,“你……你到底在干什么,有些事儿出了这趟门,踏出第一步,那就不一样了。要不你再好好想想,毕竟纪大公子……”

桑沉焉嗔怪地瞥了人一眼,接过话头,“二姐,往后莫要再提他。就算他往后后悔了,来给我请罪,我也不定能原谅他。你且是等着这一天去。”

这话一出,桑钰嫣方才明白自己关心则乱。

没好气道:“瞎说什么胡话,你是不知,前几个月,你和纪大公子还如从前一般之时,阿娘和隔壁戚夫人打擂台,都快真的替你相看了。而今阖府皆知你二人闹翻了,哪里能等到那日。

没准咱们这头相看宋三公子的话传过去,那头戚夫人就能压着纪大公子点头。哪有你想得这般好。”

桑沉焉挑眉不在意,“要是果真如此,待他成亲那日,我找人哭丧去。”

而今她越发肯定,先生定然是有事瞒着她。有很重要的事儿瞒着她。

不过这都不重要,往后有的是机会欺负回来。

如此这般,桑沉焉一甩往日苦闷,分外精神拉桑钰嫣一道,去月亮门处等姚夫人上门。

她二人到月亮门不久,姚夫人很是妖娆,着一身褐红大袖衫,由一众丫鬟仆妇簇拥,款款而至。

褚夫人上前搭话,一行人有说有笑,入得花厅安坐。

还未寒暄几句,姚夫人眼神不断在桑钰嫣和桑沉焉姐妹二人中来回。一时招手令姐妹二人到跟前来,又示意身后跟着的嬷嬷,递来两个匣子。

姐妹二人看了看自家阿娘,得允,方到姚夫人跟前。姚夫人见状笑得越发欢快,忙不迭开了个匣子,取出一对臂钏,送到姐妹二人手中。“都是些小玩意儿,姑娘们拿着玩儿。”

桑沉焉二人好生谢过,打算各自归位。

姚夫人忙拦着桑沉焉,桑钰嫣无声看了眼三妹妹,见无甚大事,自顾自回来,俏生生立在褚夫人身后。另一头,姚夫人上下打量桑沉焉,眼中越发担忧,“三姑娘而今可是大好了?瘦了不少,可是要好好补补。年纪小,可不要拿小病小灾的,不当回事。从我听你阿娘说你病了,我心中惦记得厉害,好几次想派人来,又怕打搅三姑娘将养。这才拖到今日。

我是个不会办事的,出门前给姑娘准备了上好的山参,补身子最好。可巧,我儿瞧见,数落一顿,直说小姑娘风寒,山参哪里对症,当即自己备了一匣子,让我替他送来。三姑娘且是瞧瞧。”

说着,命嬷嬷将另一匣子递到桑沉焉跟前。

桑桑再明白不过,她同宋禀不过草草见过两次,熟悉都谈不上,更遑论有何情义了。这匣子来得委实有些突兀。

犹豫不决,不知该如何拒绝。

主位上的褚夫人连忙道:“这是姚夫人和三公子的一番心意,你且收下便是。”

桑桑错愕回头看向自家阿娘,听她道:“这孩子,欢喜傻了不是。还不快谢谢姚夫人。”不及桑桑作何应答,又听褚夫人转头朝姚夫人赔罪,“这孩子,前些时日风寒了好一阵,眼下还没好个全乎,夫人多多担待些才是。”

姚夫人:“哪里,三姑娘最是知礼,是个再好不过的姑娘……”

二人往后闲话,桑沉焉没能听到耳中。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