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261.私塾先生
第262章261.私塾先生
玉锦兮教了几天书之后就发现,当个私塾先生是很适合她的一件工作。没错,她把自己国师府的这间教室定义为私塾,反正也不公开招生嘛,没毛病。学生们虽然大有来头,年龄身份也不一,可都十分听话,对她这个先生格外尊敬有礼,就连光熹帝嘴里说的那个淘气的五殿下,在她这儿也老老实实的,甩自家小五十八条街。
小五毕竟是个现代人的灵魂,又十分珍惜自己的童年时光,表现得就格外熊孩子。玉锦兮知道他这是暂时的放飞自我,也就懒得管他。她都不管了,别人就更不会管。只有珍姐儿偶尔会履行一下当姐姐的职责,可小五会撒娇,嘴甜会哄人,珍姐儿又是个好姐姐,很快也加入到了偏爱弟弟的行列。
遇到在自家上课的时候,玉锦兮讲的那些东西都是小五知道的,便坐在自己的桌子后头写郭家家学留的作业,除了写字就是背书,十分无聊。
玉锦兮在上头滔滔不绝,小五在下面奋笔疾书,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个好学的,哪里知道他是在开小差写作业?
背书他随便找个时间就背了,他喜欢背出声来,有一回下了课背了一回,立刻碾压所有师兄。
自太子开始,所有学生都管这俩小的叫师妹师弟,这样好显得亲切。本来是想着要照顾师弟师妹的,谁知道他们发现,这师弟是专门来气人的。
明明先生讲的时候他在开小差,结果一到讨论的时候他啥都知道,有时候还能提出特别好的见解,让所有人茅塞顿开。这个吧,可能是因为他跟着先生久了,耳濡目染,也不奇怪。
可是背书一遍就过,那就太让人羡慕嫉妒恨了。不管家学里留的诗词有多长,书有多难懂,这小子读过一遍就扔下不管了。郑衡觉得他偷懒,有一回本着师兄职责抽查了他一回背诵,结果发现这小子过目不忘!
不管啥书,他都过目不忘,简直气死人了!
这小子还觉得十分寻常:“我姐姐也是这样啊!”
师兄们哀嚎一片,国师养的这是什么孩子啊?简直就是妖孽!
不过呢,说起师妹来,大家就没有意见了,因为这个师妹太贴心了。
只要珍姐儿在家,吃的喝的就上升不止一个层次。早饭他们自然是各自在家吃的,可是午饭就不免麻烦国师府的厨房了。那些厨子可是光禄寺精挑细选来的,都有在御膳房掌勺的经历,其水平可想而知,大家吃的就很舒坦。可师妹要是在家呢,吃的就更舒坦了。因为只有她清楚,国师那里有什么好食材。
珍姐儿会在饭前一个时辰,跟国师要东西,国师具有十分美好的宠孩子习惯,要什么给什么,然后这些天南地北的食材就这么被精心烹制之后,端上了他们的餐桌。
师兄们现在才知道,敢情国师府温居宴上的美食,在国师府来说就是日常饭菜,太虐人了啊!
不说那些北极虾、龙虾了,就连普通的菜肴,味道也比别处好很多。根据几位阁老长孙的经验,正是玉珍楼的特供蔬菜。
郑衡家学渊源,十分会算账,指着自己面前的午饭道:“就咱们这一桌,在玉珍楼至少卖五十两。”
也就是说,单他们这些人吃的午饭,就得几百两银子。
师妹你真好!
学生们很快就喜欢上了在国师府读书的日子,虽然学的都是别人眼中的杂学,可到了他们这个地位才知道,四书五经只是一个往上攀爬的阶梯而已。对于他们这些已经爬上来或者生来就在高处的人来说,这个阶梯的作用就有限了,还是这些所谓的杂学更有用处些。
最重要的是,国师懂得真多!
玉锦兮虽说把私塾先生当成了自己的主业,可有些事情还是要她去处理的。有的可以在周末去做,有的却不成。比如郭明生要去津门盐场看看,他才不会管什么周末不周末呢,他也记不住。
第一回他来的时候,就赶上玉锦兮在上课。见他来了,立刻把手里的笔放下:“何事?”
看,私塾先生就有这么个好处,什么时候下课完全自己说了算。
郭明生:“啊?我是不是打扰你们了?”
玉锦兮:“无妨,也该歇歇了。”
学生们只好去歇着,几位皇子还得过来寒暄一二,这位是他们的表叔。
郭明生不好意思地笑:“我就是想问问牧哲兄你今儿方不方便,要不我明儿来?”
玉锦兮:“去津门啊?”
郭明生点头。
然后玉锦兮就问学生们:“想不想去津门看看?”
那必须去!
玉锦兮就带着学生们去了津门盐场,学生们赞叹着跟着她,听她跟郭明生指指点点地说盐场这儿不行,那儿还要如何如何,只觉得自己对先生的敬仰之情,又上了一个台阶。
学生好学,先生十分满意,把他们交给郭明生带着巡视了一圈儿,自己趁机去了海里捞了些鱼虾。
等回来再把这些人带回去,正合适!
然后学生们就一致要求,他们想研究一下晒盐技术以及相关盐场建设等内容。
这个好说,玉锦兮把这个当成了实验课。只要郭明生来,就带着他们去,反正她也是需要时不时去趟勃海的。
有一回还带了自家的四个,玉锦庆和玉锦祥自然是要跟着学习的,只有珍姐儿和小五在海滩上玩耍,堆沙子啊捡贝壳啊捞小鱼啊,玩得十分开心。
玉锦兮则弄了个榻出来躺在上头吹海风,还弄了几盆大盆栽在一边围着遮阳。
对了,手边还有个小桌子,摆了一杯葡萄汁。
等郭明生带着一群满腿都是沙土的学生们回来,就看到了优哉游哉的玉锦兮,大叫道:“牧哲兄,你太不地道了!”
玉锦兮扬眉一笑:“有你们的。”
把手一挥,出来一张大毛毯,往沙子上一铺,坐吧。
大家都看出来了,那张大毛毯,是有名的天方地毯。就这么一块吧,至少卖一千两银子,还是那种需要抢的。
得,也就是国师了,换个人都不敢这么奢侈。
学生们日夜相处都熟了,也不管什么身份地位,都闹哄哄地挤作一团,都记着屁股底下的毯子太贵,把沾满了沙土的腿都搁在外头。
玉锦兮道:“到了海边就是放松的,把鞋子都脱了,光脚踩一踩,那才舒服呢。”
大家还是先四周看了看,咦,师妹呢?
玉锦兮指着不远处的礁石:“他们俩去那边找海虹了,说是要烤着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