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260.国师府朝会 - 众里寻她千百度之国师篇 - 唯儿时多梦故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261章260.国师府朝会

第261章260.国师府朝会玉锦兮很快就为自己的灵机一动感到了后悔,因为她低估了内阁在白使唤她干活儿这一方面的决心。

魏相先用目光巡视了一番这间教室,这是第一进五间大屋中的两间给改造的,窗户上镶的是玻璃,冬日的阳光照耀进来,将整间屋子照得十分亮堂,就连角落处也比寻常人家的窗前明亮些。

魏相就赞了一句,然后就彻底打开了众人的话匣子。

谁让玉锦兮把这间教室改造得十分彻底,是按照现代的教室给改造的呢?

黑板她用的是木板,上头拿夹子夹了许多宣纸,用完一张可以揭下一张,还可以当笔记和教材进行保留,一举两得。

讲台是自然也要有的,拿青砖砌了就成,不到半个小时就弄好了,上面为了美观还铺了木板。玉锦兮不缺好木头,非常奢侈地用了花梨木。

讲桌自然是必备的,宽宽大大,就是比现代社会的讲桌要矮一些,如今的先生可是坐着上课的。讲桌上摆了文房四宝,还有几本上课要用的小册子。

底下的课桌用的也是如今的样式,一人一桌,虽然只有四个学生,其中一个还是太子不方便出宫,玉锦兮还是可着教室的大小,摆了十二张桌子。

坏就坏在这些桌子上了,别说魏相了,就连光熹帝也有些心动,这么多地方白白空着多可惜,要不你多带几个?

郑相是首先提出这个建议的人,因为他恰好有个特别喜欢的孙子宝儿,十分倾慕国师大人的风采。

然后就炸了锅,就算是把太子也算上,你这间屋子还能放下八个人呢。反正你也是讲课而已,多一个少一个有什么的?

玉锦兮死守原则不放:“不是八个,我还有闺女外甥呢,还有俩弟弟呢。”

一下子砍掉一半儿去,这名额不够分了啊!

到最后还是李相问出了大家的疑惑:“你家外甥才几岁啊?听得懂吗?还有你闺女是个女孩子,跟外男一起上课?”

这不合规矩啊!

玉锦兮振振有词:“没说一起上课啊,但是桌子是要给他们留着的。再说我闺女哪和外男一起上课了?一个是她弟弟,还有俩是她叔叔,都是我们自家人。”

郑相:“很快就不是这几个了,太子和几位殿下这不都来了吗?”

被点名的四位正整整齐齐地坐在靠窗户的那一溜儿呢,那儿最亮堂。

玉锦兮一个个地点过去:“太子娶亲了,二皇子、三皇子、四皇子都定亲了。还有啊,我闺女许给郭家小四儿了,这么算起来,都是亲戚,更不是外男了。再说了,我这个当爹的在这儿呢,我闺女怎么就不能坐了?”

李相笑:“郑相啊,国师可是个宠孩子有名的,这个您该知道啊!”

郑相:“知道是知道,就是不知道他这么宠孩子。国师啊,这样不行,父母之爱子,当为之计长远。咱们不能护孩子一辈子吧?得让他们自己学着担当才是。”

玉锦兮:“谁说我不能护我闺女一辈子?我还真能!”

掰着手指头算:“我家闺女能活到一百零一岁呢,别说我能护着她一辈子了,她儿子孙子我都能护着,我就是宠宠孩子,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再说我闺女多乖啊,多懂事儿啊,宠不坏!”

众人半天才缓过劲来,李相小心翼翼地问:“你家闺女活到一百零一岁?你还能护她一辈子?”

玉锦兮:“是啊,不是大事儿。哎呀这种小事就不用提了,来试试您盘子里的蒜泥龙虾,味儿可好了。”

这回却未能转移话题,这句话太令人震惊了啊,哪有连自家闺女能活多大岁数都说的这么精准的?问题是这究竟是真是假,也没法子验证啊!国师那闺女,今年也就是十来岁吧?

宋相揪住了这个话题不放:“国师啊,您受受累给我们说说,您是怎么知道自家闺女的岁数的?”

玉锦兮摆摆手:“这个是我师门之秘,不能说。她一个小丫头能活多久又不关朝政,有什么好说的?”

“那你呢?”魏相终于忍不住问出了大家最关心的那个问题。

玉锦兮无奈地摸摸额头,这个话题是怎么走到这里来的?自己怎么在这些老狐狸面前这么沉不住气呢?明明自己才是最老的那一个啊!只能怪自己前几辈子活得太单纯,没有跟这些人精打交道的经验。

“这个啊,就不要提了。放心,咱们大月至少在我在的时候,还是国运昌隆的。至于后头会怎么样,我就不知道了。”

谁问你这个啊?!我们是想知道你有没有传说中的不老术!

不对,他肯定有!

不止一个人对着玉锦兮的一张嫩脸产生了怀疑,李相是管兵部的,记得清楚:“国师今年也有二十七了吧?”

“是啊。怎么了?”虚岁是二十七没错。

李相叹了口气:“竟是忽略了这个,好像国师自从入仕以来,模样就没变过吧?”

玉锦兮嘴硬:“啊?我驻颜有术嘛!”

再驻颜有术,也不会五六年不变模样吧?而且这五六年只是他们认识玉锦兮的五六年,以前呢?

一屋子的人都虎视眈眈地盯着自己的脸看实在不是个好体验,玉锦兮只好投降:“这个不能说啊,真不能说,说了之后我回去会挨罚的啊!”

又是回去!你到底要回哪里去啊?

光熹帝帮她解围:“罢了,国师本不是凡夫俗子,有些异相也是寻常。不说这个了。”

光熹帝还记得玉锦兮没人时对他的称呼呢,回去,自然是指归位之时了。不过,臣子们都是凡人,不能理解这仙家之事也是有的。他既然下凡来当人间帝王了,就要把这大月的帝王当好,也免得回去之后让人笑话。

话题又重新回到最初,国师你既然有空闲地方,有这么大本事,那就多带几个学生好了。

玉锦兮冲天翻白眼,觉得这一遭自己是无论如何也躲不过去的了,提前声明:“不要笨蛋,不要年纪太小的,至少十岁以上的啊,太小的听不懂。我只教稼穑之术啊,别的都不管。四书五经诗词什么的,我自己都不通。”

不怕你提条件,就怕你不提条件。大家都没有异议。

人员分配上还是出了点儿问题,玉锦兮就给出了四个名额,来的人有五个当爹当爷爷的。

郑相出了个主意:“你家闺女儿子都不大,放一张桌子后头得了。”

这样就能多出来一个名额,一家一个正好。

玉锦兮就不明白了:“我说郑相啊,你们这样的人家,不都讲究什么出身么?科举才是正途对不对?怎么就看上我这块地儿了呢?我这儿教的又不是什么正经的学问。太子皇子他们用不着科举,学学稼穑之术也就算了,还能用得上。你们家的孩子用不上这个啊,你们该去什么翰林院啊、国子监啊找先生啊!”

她觉得自己说的十分有理,她是真不明白。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