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168.四夷馆教谕
第169章168.四夷馆教谕对冬至大宴感到失望的不止珍姐儿一人,还有光熹帝,更有各国使臣。因为在参加完宴会之后,鸿胪寺的官员就向各国使臣表达了以下意思:各位的事情已经办完了,可以回家洗洗睡啦!
什么?!不要啊!
不要也不成,大月国威不容践踏,每个使臣都给了价值相当的礼物,而且还是按照原产地的价格算的。也就是说,这帮人一点儿都没占到便宜。
阿瓦人提出要留一些人在大月学习,因为他们太仰慕天朝上国的文化了。鸿胪寺的官员嘿嘿一笑,一人送了一套四书五经,乖,回家慢慢读去吧,这可是我大月文化的精髓啊精髓。
李海宝大方地派了一艘船,把这些使臣从太仓运到了交趾,剩下的事情他们就不管了。李大人说了,回去的时候顺便巡查一番刚占领不久的地盘儿,要是上头的木牌子歪了,还要扶正了呢。
玉锦兮当日在君前奏对说的话,早就如大风一般迅速地席卷了整个官场,听者无不哭笑不得,这位上林苑的官员,怎么就这么一副性子呢?基本的君前奏对都不会么?
郭明兴捶胸顿足:“早知道你不懂,我就好好教你了啊啊啊!这么大好的机会,就这么白白错过了啊啊啊!”
郭明生缩着头,给玉锦兮一个你自求多福的眼色。
玉锦兮立刻做出一副后悔莫及的样子来:“是,是,都怪小弟太过大意,谁知道鸿胪寺的那些通译这般不讲官德,遇到事儿就把我推出去,这哪里是我的活儿啊?我就是个养鸡鸭的。”
郭明生暗暗翘了个大拇指给她。
郭明兴捂着胸口,为玉锦兮失去的这次机会惋惜了好几天,搞得玉锦兮十分愧疚,但若是把实话说出来,又怕郭明兴更加难过,干脆就装聋作哑,躲到蕃育署去了。
不过还是偷偷地把郭明生叫出来,跟他说自己有现成的玻璃制造技术,若是郭明兴不想去户部,可以去工部找个实缺看看。
郭明生佩服得五体投地:“牧哲兄,这世间事儿还有什么是你不懂的么?”
玉锦兮认真地道:“有,我不会君前奏对!”
二人对视着哈哈大笑,各自散了。
郭明生太熟悉玉锦兮的风格和志向了,自然不难猜出她在冬至大宴上的表现是故意的。同样猜出的还有李海宝,但是玉锦兮打死也不承认。
开玩笑,李海宝跟郭明生那个不讲规矩的纨绔可不一样,这位对下可以不讲规矩,可对上,也就是光熹帝,那是把规矩都刻到骨头里的那种。
玉锦兮这样的表现,在李海宝那里是妥妥的欺君之罪,她傻了才会承认。不但不会承认,还在李海宝表示怀疑的时候表现得十分后悔,后悔得肠子都青了的那种。
李海宝眯着眼睛看她指天指地地说了半天自己悔不当初的话,无趣地摆摆手:“罢了,你就别在我面前装了,你放心,我是不会给你捅出去的。”
这么好?玉锦兮不太相信。
李海宝突然一笑:“这是因为根本不用我捅出去,你的新差事已经来了。”
玉锦兮吃惊地瞪大了眼睛,不会吧?她一直做善事,运气一向不错的啊!不就是小小地坑了一把皇帝吗?他还一点儿都没吃亏。
李海宝慢吞吞地从怀里掏出一张纸来:“呶,我今儿正好去了一趟吏部,顺道给你带来了。”
小样儿,教你装!
玉锦兮怀疑地接过来,怎么感觉对方的表情有些幸灾乐祸呢?吏部?吏部又给她出什么幺蛾子了?
低头一看,忍不住长叹了一口气,吏部这是见不得她过舒坦日子吧?四夷馆教谕是个什么鬼?
还有啊,这个教谕有官职么?几品?
细细看了半天也没发现,只好询问李海宝。
李海宝十分慷慨地给她解惑:“跟国子监教授一个等级,从九品!”
玉锦兮以你在开玩笑的目光看向李海宝,对方忍着笑又重复了一遍。
玉锦兮:“……也就是说,我帮了你一个忙,然后就从正七品变成了从九品?”
虽然她一直没把升官发财那个选择性的主线任务放在心上,可也不能越做官越小吧?
李海宝乐呵呵地解释:“别看官职降了,可名声不一样啊!不信你问问那些书香门第出身的,看看他们愿意选择哪一个?”
一个是大学教授,一个是养鸡鸭的,能一样么?
玉锦兮敬谢不敏:“罢了,我就是个俗人。”
这位俗人还在研究那张任命书,然后就得意地笑了:“这也没说不让我接着当这个典署啊,看来我还可以继续干的嘛!”
呃?李海宝都傻了,还可以这样?!
他把任命书拿过来细看,可不,只说让玉锦兮去当四夷馆教谕,可没说不让她继续当蕃育署典署。可这不是惯例么?她怎么会得出这么个结论的?
可玉锦兮就认准了吏部没有免去她典署的职位,准备耍赖到底。
李海宝看出来了,认真地道:“你是真不想当这个教谕啊?”
玉锦兮纠正他:“不是不想,是想继续当典署。”
“为什么啊?你又不缺钱,又看不上蕃育署这点儿油水,怎么就这么喜欢这个位子的?就是因为官职高?你不是不想当官儿的么?官职高低你不是不在乎的么?”一连串疑问抛出,李海宝是真的弄不明白。
玉锦兮只用一句话来解释:“可我能帮着农户种地啊!”
李海宝呆愣了半天,怎么也不敢相信居然是这个原因。就为了能帮着农户种地?!这也太儿戏了些!
李海宝恨铁不成钢地指着玉锦兮:“你,你,让我说你什么好?不过就是种地而已,你在哪儿种不得?自己买个庄子随便种!干嘛非得这一棵树上吊死?!”
玉锦兮眼睛一亮:“李兄,你能买到庄子啊?我实话跟你说,我踅摸了好久了,一个庄子都没买到。京郊的庄子太难买了!”
要不是买不到庄子,她也就不在这个典署的位子上死磕了。只要她能提高亩产量,就不用担心没人上门求。庄稼这种东西可瞒不了别人,只要有点儿经验的人就能看出好坏来。
李海宝:“你不是跟郭家关系好么?怎么没托他们买庄子?”
玉锦兮一摆手:“他们家以前不是有事儿么?再说谁都知道庄子好,光德自己还想买呢。”
李海宝大包大揽了下来:“得了,这事儿哥哥给你办了,不就是个庄子么!你还是赶紧收拾收拾东西走吧,别赖在这里丢人现眼了,没听说对吏部的任命书还这般抵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