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106.再赴沃难关 - 众里寻她千百度之国师篇 - 唯儿时多梦故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07章106.再赴沃难关

第107章106.再赴沃难关说起来好笑,对于玉锦兮的再度离开,全家最想得开的是秦姨娘。

对于秦姨娘,玉锦兮始终没有办法培养起孺慕之思来,而秦姨娘除了在她从海外归来的那一回之外,也表现得不是特别在意她这个充当儿子养大的女儿。

甚至在她去告别的时候,秦姨娘还有些松了口气的样子。

玉锦兮理解她的心情,随着年龄的增长,她的性别掩盖起来越来越难。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成亲对于她来说也是个坎儿。好在趁着珍姐儿的事情,玉锦兮放出自己终身不得娶妻的口风去,这才算是勉强过了这一关。

可纸里包不住火,双泉院里丫头小厮都有,两个丫头还是贴身伺候的,谁知道哪一天就会露馅?

还是不在家的好,在外头总比在家里松快些。

理解归理解,玉锦兮不愿意多和秦姨娘接触的最重要一点,就是只要一去,秦姨娘就会想方设法地让她喝药。

玉锦兮不想吃那些虎狼之药,反正这副身体也已经二十二岁了,已经停止了发育。原先吃的药分量足够,吃不吃的也没什么关系了。

她给秦姨娘留下了一箱子铜钱当零花,不是她吝啬,而是秦姨娘基本上不用银子,平时的花销都是用铜钱的。

母女两个坐了不到一刻钟,玉锦兮就走了。不像是亲生母女告别,倒像是同事之间的例行公事。

再赴沃难关的时候,玉锦兮做足了准备,空间的保鲜区里存放了至少一个月的食物,大多还是热气腾腾的。

这些食物有的是行舟绿水这几天赶出来的,有的是家里酒楼送来的,还有的是她购买的小食。

除了吃的,还有用的,就连取暖的木炭都有几百斤。

家里人是按照寻常人这个季节出远门有可能用到的东西准备的,有些东西玉锦兮就算是用不上,也都感激地收下了。

她出门的事情不算秘密,最起码各房的老爷们都是知道的,也知道她此去的目的是什么,纷纷向她表现出了善意。

她身上的狐皮大氅,就是四老爷送来的。

玉家的男人们都知道,改换门楣的重要和难度,对这个年轻的晚辈,用各种各样的方式透露出坚定的支持来。

玉锦兮直接在承本堂离开,在各位长辈和兄弟们的注目下,直接进入空间。

一个大活人突然不见,饶是知道她身有异术,还是把一家子吓了一跳。只有二少爷镇定些,还不带痕迹地托了一把大老爷。

老太爷老泪纵横:“有子如此,咱们玉家有望了。”

大老爷立刻接口道:“小六的本事,谁都不要说出去。”

众人纷纷点头,就连一直和玉锦兮不对付的大少爷都没有意见。家里兄弟之间再有矛盾,在整个家族的利益面前也要退避三舍。

老太爷看着几个捐了监生的子孙,严肃地道:“这么一副担子,全都压在小六身上不合适。以后他是要拿命去拼咱们家前程的,本朝重文轻武,就算是博出个前程来,他单枪匹马的也没有个助力。你们几个都给我好好读书去,明年又到下场的时候了,但凡有一个考中的,小六身上的担子也能轻松些。”

大家都默默地低下了头,改换门楣是压在所有玉家男人身上的一座山,不管是捐了监生的还是没有捐的,都被这座大山压得喘不过气来。

很多人都羡慕地看着三房父子三人,三房脱籍的事情已经是公开的秘密,虽然那些看重出身的先生还不会收七少爷和十少爷当学生,可他们二人的前程已经比别人好很多了。

七少爷和十少爷很低调地闭门不出,明年是大比之年不假,可县试和府试是每年都有的。只要过了这两场考试,他们就是童生了。再努力一年,明年就能去考院试了。

只有过了院试,成了秀才,才算是踏上了正式的科举之路。

玉家的男人们突然都有了努力的方向和劲头,就连年纪尚小的子弟们,也被父兄督促着苦读诗书起来。

这一切玉锦兮都不知道,她一边赶路一边观察,途经的城市依旧一片国泰民安,难不成她判断失误,沃难关的战事没起?

尽管她需要获得军功来更换门楣,但没起战事还是个好消息。

玉锦兮心放下一半,但在到达沃难关的时候才发现,她盲目乐观了。

不是战事没起,而是沃难关已被团团围住,消息没有送出来。

百里之外的小城还是一片祥和,而沃难关已是战火冲天了。玉锦兮低估了鞑靼大军攻破沃难关的决心和毅力,沃难关一座边陲小城,四面城墙都被大军围住,喊杀声震天,刀枪相击之声更是不绝于耳。

大月人对鞑靼的认识有一种误区,认为鞑靼是个游牧民族,居无定所,大军最大的优势是机动性,来个长途奔袭什么的是长项,攻城却是不成的。

但他们都错了,鞑靼人也有自己的定居点,他们的王庭所在地,其繁华程度丝毫不亚于大月的京城。

在王庭附近,还有大片的农田,虽然因为气候的原因一年只能收获一季,可农田的产出,也足以支撑起王庭十几万人口的所需了。

玉锦兮之所以知道这个,是因为她在侦查斯钦布赫的动向时,从那些鞑靼人的闲聊中听到的。就算是有夸张的成分,距离真相也不会太远。

有了定居之所的鞑靼,在大军的装备上就能看出来,他们拥有众多攻城的器械。

投石车每一次摆动,都会把巨大的石块准确无误地投向城墙之上防守的大月军队,带走几条生命。还有弓箭手,在手持盾牌士兵的掩护之下拉弓放箭,箭矢一轮一轮如雨般落下,时不时伴随着士兵的惨叫。

可攻城一方也并没有占多少便宜,城墙上的士兵们仗着高度优势,不断地往下射箭,还有民伕打扮的人,抬着黄褐色的不明液体往下倾倒,居然还是热的。玉锦兮经过的时候,闻到了十分不友好的味道,果断把空间的净化功能关闭,将这股味道堵在空间之外。

城墙上战局正酣,城里的气氛与和平时也大不相同。店铺紧闭,大街小巷上除了奔走的兵卒就是辅助的民伕,每个人的脸上都是麻木的,在将领的指挥下做着自己的工作。

她能做些什么呢?玉锦兮在城中低飞了一圈儿,也没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想想自己的优势,干脆重新回到了城外,她还是去搜集情报吧。

寻找敌方最高将领是件很容易的事情,找阵地上最显眼的旗帜就行。玉锦兮很快就找到了目标,轻轻地降落在旗帜下那位将领的头盔上。

这可是个老熟人了,正是跟她打了好几次交道的斯钦布赫。

这家伙果然来头不小,居然是这场战事的总负责人。这不是个好消息,因为斯钦布赫对沃难关太熟悉了。

玉锦兮一点儿都不怀疑,这家伙肯定连大月军队的布防都打探得差不多了,否则不至于如此淡定。

斯钦布赫目不转睛地盯着前方的战局,偶尔会发布个命令,旁边的传令兵就把他的命令传达出去,或击鼓,或旗语,指挥着兵卒们轮换登场。

玉锦兮皱紧了眉头,鞑靼的兵力出乎她的意料,看这样子,他们至少能轮流着休息以保持体力。可她刚才在城里观察了大月的情况,兵力最多才有鞑靼的一半。

太阳落山,斯钦布赫下达了停止进攻的命令,士兵如潮水一般退下,然后便是手无寸铁的一些老兵去收拾尸体。即便身在大月军队弓箭的射程之内,城墙上也没有一根箭矢射下来。

看来这是交战双方的默契,玉锦兮视力好,能看到城墙上士兵们的筋疲力尽,慢慢地挪着沉重的步子走下城墙,由另一拨同袍负责警戒,还有民伕们上城墙,将伤亡的士兵抬下去。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