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意外事故 - 筑梦之路 - 后花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其他 > 筑梦之路 >

第20章意外事故

假期的时光过得真快,一晃时间来到了三月,我依依不舍地告别了家人,登上了返程的列车。

离家时,家乡已是生机盎然的春日景象。微风轻拂,如温柔的手,撩动着嫩绿的柳丝,它们在清澈的湖畔翩翩起舞。桃花灼灼,似天边落下的云霞,粉白相间,簇拥在枝头,与金黄的油菜花田相互映衬,争奇斗艳。空气中弥漫着新翻泥土的芬芳,混合着各种花香,甜丝丝的,沁人心脾。孩童们嬉笑奔跑在如茵的草地上,手中的风筝在湛蓝天空中肆意飞舞。

到项目时,北方依旧被冬的余韵紧紧束缚。广袤的原野上,一片萧索。枯黄的野草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倔强地坚守着。光秃秃的树枝,像是大地伸出的干枯手臂,指向阴霾的天空。河流尚未解冻,冰面如镜,却透着冷峻与孤寂。远处的山峦,连绵起伏,覆盖着残雪,显得肃穆而凝重。偶有觅食的乌鸦,发出几声凄厉的啼叫,打破这寂静的世界,更添几分寒意。

随着大家陆续返程,沉寂了几个月的项目又热闹了起来。

短暂的调整之后,大家慢慢把自己从假期的放松中抽了出来,又开始投入到紧张的复工准备之中。

开工前施工现场全面的检查、各项材料和物资的准备、进场工人的交底培训,随着各项复工条件的成熟,安静了许久的工地又恢复了往日繁忙热闹的景象。

时间,就这样在平淡中慢慢逝去,没有掀起一点波澜。

直到一天,一起安全事故打破了项目的平静。

那是复工的一个月后的一天上午。那天我正在工地上走着,突然接到林宇轩的电话:“林青,你听说了吗?出大事了!”

“怎么了?出啥事了?”我好奇地问道。

林宇轩接着说道:“桥上一个吊车翻了,当时吊车正吊着吊篮呢,里面两个人从上面掉下来了。”

“那人怎么样啊?”我急忙问道。

“我不知道,不过差不多有十米高,人估计不行了。”林宇轩回答道。

我又问道:“是你管的地方吗?”

“不是,好像是黄学军那边。要不过我们一起过去看看?”林宇轩说道。

我连忙拒绝,说道:“这不是什么好事,千万别去凑热闹。出这种事情,估计领导正火大呢,不要去触这个霉头。我们就当什么都不知道,也别问别说,干好自己的事情。”

“那好吧,等中午下班回去我们再打听打听。”林宇轩说完便挂断了电话。

中午下班回去后,感觉项目上的气氛都不太对劲。以前下班都吵吵闹闹的,今天显得格外安静。吃饭时,大家也都没有多余的话,都匆匆吃完饭就各自回宿舍了。而且项目的几个主要领导人也不在。

回到宿舍后,林宇轩首先问我:“你有没有看见黄学军呢?有什么新消息啊?”

我摇了摇头,说道:“没见人,估计就是他那里出事了。你看大家都没人说这个事情,但是看这个情况,应该也都是知道了个大概,我们还是先别问吧,后面肯定会有确切消息的。”

下午,我又接到林宇轩的电话“林青,你那里停工没?我们桥上全停了。”

“没有啊,我这正常干的呢。”我回答道。

“哦,那看来就只针对桥上啊。行,那就这,有消息及时沟通。”林宇轩说完又挂断了电话。

接下来几天,项目陆陆续续来了很多人。有建设单位的、有监理单位的、有地方政府的,有铁路局的,甚至连我们公司领导都来了。

然后就是各种各样的会和不断的现场检查。整个工地现场不知排查了多少遍,各种内业资料也反反复复检查了好几轮。这种情况持续了差不多一个星期。

之后,桥梁工地复工了,一切又恢复了正常。

后来,黄学军给我们还原了当时的场景。

那天上午,一台吊车正吊着吊篮在离地面有9米多高的桥墩上作业,吊篮里面有两个工人正在清理桥墩上包裹的养护薄膜。当清理完一侧,吊臂正在旋转着往另外一侧移动时。突然,吊车的一条支腿急速下陷,整个车身迅速向左侧倾斜。起重臂如失控的巨臂,将吊篮直直地砸向了桥墩的侧面,然后摩擦着桥墩往下滑落。

此时,吊篮内的一名工人,被这巨大的冲击力甩出了吊篮,人首先被甩到桥墩上,然后重重地摔到了地面,随后还被吊篮内甩出的工具砸在了下面。

而另外一名工人,则由于身上背着的安全绳与吊篮紧紧地系在一起,所以在这次冲击中并没有被甩出去,而是随着吊篮沿着桥梁滑下,被起重臂连同吊篮一起压在了下面。

“不好,出事了!”附近的工人纷纷扔下手中工具,朝事故点奔来。大家迅速围拢,只见被起重臂压在吊篮内的那名工人腿部鲜血直流,疼得哇哇大叫。而另一名被甩出吊篮的工人则是昏迷不醒。

众人没有丝毫犹豫,有人跑去拿撬棍、千斤顶,有人大声安抚伤者。力气大的几个工友,喊着口号,试图直接抬起压在他身上的钢梁。

“一、二、三,起!”钢梁纹丝未动,可大家没有放弃。

这时,现场负责人梁总又有工人带着撬棍和千斤顶赶到。他迅速指挥众人把千斤顶塞到钢梁下,用力撬动。每一次发力,大家都咬紧牙关,汗水湿透衣衫。

“坚持住,兄弟!”旁边的工友不断鼓励受伤工人。随着千斤顶缓缓顶起,钢梁终于有了一丝松动。众人赶紧合力,将受伤工人小心翼翼地拖出。

这时,项目上安全总监带着救援车辆和人员赶到了现场。大家一起用担架将两名工人小心翼翼地抬上了车。随后急速地向最近的医院飞奔而去。

最后,这起事故造成了一死一重伤一轻伤的严重后果。

那名被甩出吊篮的工人,因高处坠落造成的颅内出血,经抢救无效死亡。

另外一名被困吊篮内的工人,也因高处坠落和物体打击,造成全身多处骨折,尤其是右腿粉碎性骨折,经抢救,虽然保住了生命,但是后半生可能都离不开拐杖了。

还有一名受伤的人员是吊车司机,他是在吊车侧翻时从驾驶室跳车,扭伤了脚,因伤势较轻,仅在医院待了两天就出院回家了。

经后续调查,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吊车作业时地基局部突然塌陷,致使支撑失衡。主要是由于春季气温回升,工地处于季节性冻土区域,冻土解冻后土体含水量增加,承载能力大幅下降。吊车作业时,支腿下方的冻土融化形成局部软弱层,无法承受吊车压力,致使支腿失衡,吊车发生倾覆。

事故的间接原因是施工前未充分考虑冻土解冻对作业的影响,未对作业场地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和风险评估,未制定针对性的地基处理措施和应急预案。同时,现场安全监管缺失。安全管理人员未严格执行巡查制度,对地基隐患与违规操作视而不见。未对吊车作业进行有效监督,未能及时发现并制止潜在的安全隐患。

吊车操作人员在作业前未对作业场地地基进行全面检查,未发现地基存在松软问题,且在起吊过程中违反操作规程,起吊倾角超限,也是造成吊车倾覆的次要原因。

同时,工人高空作业未按照规定悬挂安全绳,也是造成此次亡人事故的间接原因。

虽然因为这起安全事故,项目经理、安全总监、安全部长,现场安全员均受到了公司不同程度的处罚。同时,项目部也因这起安全事故,被业主在信用评价中扣分,直接影响到了公司的信誉。但是,那个失去生命的工人,他的家人们肯定都沉浸在无尽的痛苦之中,那因为逝去亲人而产生的伤痛,如深深的烙印,刻在每个家人的心上。同时,笼罩在整个家庭上的阴霾,也久久难以消散。

这次安全事故,如重锤般撞击心灵,让我深刻反思安全的重要性。每一起事故,都是血与泪的教训,是对安全意识淡薄、管理漏洞的无情揭露。

我们必须深刻反思,将安全意识融入日常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企业要落实主体责任,完善安全管理体系,加强设备维护与人员培训。监管部门应强化监督,严格执法,对违规行为零容忍。作为个体,要时刻保持警惕,严格遵守安全规定,不抱侥幸心理。

安全是发展的基石,是生命的保障。只有汲取事故教训,强化安全意识,落实安全措施,才能避免悲剧重演,守护美好未来。

安全生产、警钟长鸣。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