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方案研讨
随着工程进度的推进,路基工程已接近尾声,桥梁工程则进入到了上部结构施工。
我又回到了熟悉的桥梁工地,负责一号桥两座特殊结构桥梁的施工。其中一个是跨河的80米跨度的连续梁,采用的挂篮悬臂浇筑法施工;另外一个是连续6跨的32米跨度的道岔连续梁,采用的支架现浇法施工。
一天晚上,在项目部会议室,项目总工邱总组织技术、安全、计划、物资和财务等各个部门和现场负责人就道岔连续梁的支架施工方案展开讨论。
邱总首先开口道:“现在道岔连续梁的这几个桥墩马上就要完成施工,我们今天把大家召集在一起,就是想尽快把这个道岔连续梁的支架施工方案确定下来。来,张部长,你先介绍一下情况。”
随后,工程部张部长开口说道:“项目进场的时候,我们就编制了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当时定的这个道岔连续梁支架采用的是钢管扣件式支架,包括后来公司技术中心来现场帮我们做项目前期策划的时候,也同意了这种形式。因为这个支架整体不高,都在12米以内,梁底地形地貌也大致平整,也没有什么沟谷、河道等影响,整体来看,这种支架形式还是合理的。”
物资部负责人周部长率先问道:“那这个钢管和扣件的规格型号和需求的工程量大概是多少呢?”
张部长回答道:“钢管就是普通的48乘以3.5毫米厚的架子管,总量大概3000吨。扣件就是常用的十字扣、旋转扣和直接扣这些,大概是3万个吧”
“这个量太大了,我们自己的库存加上现场正在用的大概就是个两三百吨。不够的如果从公司其他项目调拨,离我们最近的项目都在一千公里以上,这运费快高过材料本身的成本了,这也太不划算了。”周部长说道。
“那就近租赁呢?”邱总问道。
周部长回答说:“主要还是这个量太大,我们旁边这个县城根本就租不到。要租只能去最近的市里,但是这个路程也有五六百公里,这运费也是蛮高的。”
现场负责人梁总说道:“我们既然要用,那价格再高也得弄回来啊,没材料我们现场怎么干活?”
财务部李部长说道:“活要干,成本大家也要考虑啊,要是只顾埋头干活,最后完工了一算账,亏损了到时候算谁的?”
“反正不能算我一个干活的。”梁总抱怨道。
一看气氛不对,邱总赶紧说道:“大家先别争这个,我们还是先讨论讨论方案的可行性,最后再说经济性的问题。”
这时周部长又补充道:“还有个问题,我要提前给大家透个底,项目刚进场时,我们搞过一个市场调查,当时就发现这种规格的钢管市场上非标件太多,想要达到国标3.5毫米壁厚很难,现在市场上充斥的基本上都是在壁厚3.0到3.2毫米左右。如果要我去租赁,大概率租赁公司也是这种规范。我想问一下邱总,这种非标件我们能不能行?”
“不行。”邱总和安全负责人杨总异口同声回答道。
邱总先看了看杨总,又转头对周部长说道:“非标件肯定不行,选用这个规格型号这个是经过受力计算的,如果减小了壁厚,那会影响其支架的强度和承载力,可能会造成支架变形甚至坍塌,如果出现这种情况,那就是非常严重的安全事故,这个责任没有人能够担得起,所以材料这块,我在这里强调,必须使用国标3.5毫米壁厚的管件。”
周部长无奈道摇了摇头说道:“那这种就只能去联系钢管生产厂家,专门给我们生产3000吨国标件,如果这样的话,那新购材料,这个价格就高太多了。”
接着计划部负责人朱部长又说道:“这租又租不到符合要求的管件,如果全部都去定制新的话,那这一次性的摊销,我们会贴不少钱呢,光材料这块我们最少要亏500万以上。”
听朱部长这么一说,会场顿时陷入了一阵沉默。
见大家都没有说话,我想起了我读书时跟着老师做过的几个项目,心里顿时有了个初步的想法,随即小声地说了一句:“要不然我们换个方案呢?不用扣件式支架,换成墩柱贝雷梁支架怎么样?”
邱总听我这么一说,抬头用鼓励的眼神看了看我,说道:“小林,你说说看。”
我从位置上站了起来,说道:“刚才周部长和朱部长都从经济性上说了钢管扣件式支架不划算,我想从技术上说一下这种支架形式的不合理。首先,从这个支架的使用时间来看,这肯定是要跨年的,年初的安全事故大家应该记忆犹新吧。”
“冻土?”张部长首先反应过来。
我点了点头,说道:“对,就是冻土。如果我们采用扣件式支架,那么我们的基础处理就不需要那么深,如果年前年后这个基础底部的土冻胀和解冻,那么势必会影响支架的安全。但是若是我们为了避免这个冻胀的危害,把基础处理到冻胀线以下,那么这个基础除了工程量就太大了,成本可比刚才说到的新购钢管还得高出不少。”
大家听我们这么说,都点了点头。
我又继续说道:“如果采用墩柱贝雷梁支架,那么基础处理时,我们就只需要除了支墩部分就行了,这个工程量就大大减小了。第二就是材料用量这块,墩柱贝雷梁支架的用钢量会比扣件式钢管支架少一半以上,这样我们备材料的难度也降低不少。最后一点就是安全性,钢管有非标件,但是贝雷梁这个以前是军用构件,这个是没有非标件的,所以能减小我们材料的风险。”
邱总听我这么一说,转头看了看周部长问道:“老周,这贝雷梁好不好弄?”
周部长回答道:“那看你要多少?我们库房大概有个六百多吨,这些是项目进场时为了全线架设钢栈桥准备的,现在涵洞修完了路基也基本成型,所以这些钢栈桥就没有什么用了,就都拆回来了,如果不用还正准备调拨出去呢!”
“六百多吨肯定不够,按林青刚才说道,起码还要翻一倍。如果确定了采用这种方案,接下来我们就详细计算一下所需数量。”邱总说道。
周部长又说:“翻一倍没有关系,毕竟这就五六百吨,相比于钢管的三千吨,这个不管是公司调拨也好,还是就近租赁也罢,肯定是比之前节省了不少。”
朱部长又补充道:“用贝雷梁好,这个不论是功效还是成本,肯定都对我们有利,我支持用这个。”
杨总也附和道说:“贝雷梁这个基本没有什么非标件,只要材料上不出什么问题,那安全性就有了最基本的保障,我也支持用这个方案。”
见大家都同意,邱总说道:“既然大家都同意,那我们就定采用贝雷梁支架这个方案了。”
这时,工程部张部长站了起来,说道:“邱总,方案我们也同意,但是我这里还有几个问题。”
邱总扬了扬手,示意张部长继续说。
张部长继续说道:“第一个就是我们现在换方案和实施性施工组织不一样,这个我们还得走个变更,还得跟监理和业主那里沟通,需要他们同意才行。”
“这个没问题,我来沟通。”邱总说道。
张部长又说:“第二个就是这种贝雷梁支架我们之前都没有做过,对我们来说都是个新的东西,支架设计和结构计算这块我们都不会,而且这个属于是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专项施工方案,后面还要专家论证的,这个我们得寻求外部协助啊,估计着得公司技术中心帮我们做这个东西。”
听张部长这么说,邱总先想了想,说道:“公司技术中心这块我可以去沟通。不过我还是想先问一下林青啊,你既然能提出这种方案,你是不是以前做过呢?”
我点了点头,回答道:“以前跟老师帮着一些施工单位做过这种方案。”
听我说完,邱总突然笑了起来,对大家说道:“你们看,你们看,这叫啥,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我们这需要的人才不是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吗?那还需要找什么公司技术中心协助,我们项目自己就能搞定了。”
张部长说道:“小林,没问题吧?”
我点了点头。
杨总突然感叹道:“看来多读一点书还是有用的啊,研究生就是不一样啊。以后大家都要多学习哦。”
“哈哈哈……”引来大家一阵哄堂大笑。
等大家安静下来,邱总又说道:“既然这样,那这个支架方案就定下来了,就采用墩柱贝雷梁支架。具体方案的编制与计算就由林青负责,张部长你配合。方案出来后由物资部和计划部核对材料准备和经济性问题。完成后交给我审核,之后再报公司开始走程序。”
“一周之间够吗?”邱总又转头问我。
“够了。”我点了点头,回答道。
“好,那就这样定了。张部长,林青工地上的活你安排人顶替他一下,这个星期就让他专心做方案。”邱总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