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方案编制
自从我接下方案编制任务后,我将工地现场的工作交接给了林宇轩,就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方案编制工作中。
第一天,我找来了该座道岔连续梁的地质勘察资料,经过对该处的水文地质条件和地层岩性特征,尤其是对不良地质作用和特殊性岩土进行了仔细的辨别和详细的分析。
之后,我到项目试验室,找到了刘建峰主任。
“刘哥,我想请你帮个忙。”我说道。
“什么事呢?”刘主任回答道。
“我不是现在做道岔连续梁的支架施工方案嘛,我看了一下设计给的地勘资料,对这一段描述得不是很详细,而且好些资料显示勘探的点位都只是正对的桥梁桩位的,这和支架基础准备设置的位置相差十来米。所以我想请你们帮忙实测一下,想掌握点实际数据,以确保安全嘛。”我又说道。
“地质勘探的东西我们可做不了,那是相当专业的领域,我们就能做点简单的项目。况且我们的取芯机也就能取个1米来深,要做地勘,那得用专业的地质钻机才行。”刘主任连忙拒绝道。
“不是不是,我不需要你们做那么专业、那么详细,也不需要勘测那么深。我只要做几个指标就行。”我连忙解释道。
“要做哪几个?我可先说好啊,太复杂的就我们工地试验室这种装备和人员,那可做不了。”刘主任说道。
“你放心,都是些常规的项目。第一个就是基础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第二个是土的天然重度和压缩模量;第三个是测出土的最大干密度。如果可以的话再做一下地基土的液化评价。就做3米深度范围就行。我可以先用挖掘机挖2米深的坑,然后你们再用取芯机往下取1米就行。如果在这3米范围内遇到岩石,也还是做对应的这几个指标,你看能做吗?”我小心翼翼地问道。
刘主任没有马上回答,他沉默了好一会才说道:“你说的这几个指标我们确实都能做,但做这些需要时间。你准备做多少个点位?还有就是时间上有什么要求?”
我一听说都能做,顿时激动起来,连忙说道:“不多不多,就40来个,你看5天时间可以吗?这个方案邱总就只给了我7天时间。”
“5天有点紧张,我们只能尽快,毕竟领导也通知了说让各部门无条件配合你。我们现在可都得围着你小子转了。”刘主任笑笑地说道。
“不敢不敢,这还都得靠刘哥你们的支持。”我悻悻地笑了笑。
“那什么时候开始?”刘主任问道。
“明天一早吧,我今天先把具体勘探点位确定好,然后明天让测量班帮忙放样,之后你们再开干。”我回答道。
“行,那我这边就组织人员和设备,明天你带上测量班到现场定位放样。”刘主任说道。
“行,谢谢刘哥,那我先去忙了,明天见。等方案弄完我请你吃饭,哈哈。”说完,我就急忙地跑回了办公室开始我下一步的工作。
回到办公室后,我首先拿出桥梁设计图纸,再按照该道岔连续梁的跨径布置和纵、横断面的结构形式,粗略估算出了每个节段混凝土的重量和支架的大致受力情况。
然后利用cad制图软件,大致布设出了支架贝雷梁的纵、横向榀数,经过反复的调整和布置,最后确定出支撑钢管柱的大概位置,每跨内设置四道支撑。
初步结构方案确定后,我拿着设计草图找到了张部长,说道:“张哥,道岔连续梁支架的初步布置形式我画出来了,想让你帮忙看看。”
张部长拿过图纸,认真看了好一阵,然后问道:“四道支撑我觉得很好,但是有个问题,你看你最外面的两道支撑,离桥梁承台很近,还不到1米,你能不能想办法调整一下,把它们放到承台上去呢?这样我们可以省去很多基础处理的工程量,不但节约费用,还大大加强了安全性。”
我回答道:“我之前也是想过这个问题,但是因为桥梁跨径为32米,除去两边的墩身,净跨径就剩29米多。贝雷梁又是标准件,都是3米长的,为了保证下部支撑位置能够在贝雷片的竖杆节点上,这样布置下来,就没有办法把最外面的两道支撑放到承台上去了。”
张部长想了一会,又问道:“一定要把支撑位置放到贝雷片竖杆节点上吗?”
“是的,支撑处的受力最大,应力集中,最好是放到竖杆位置,如果放到弦杆上,很容易造成弦杆变形,甚至失稳,进而发生安全事故。”我回答道。
“那弦杆支撑位置能不能单独加强一下呢?”张部长又问道。
“加强是可以的,但是这个估计需要找专业厂家来做,只在现场加工改制的话质量不好把控,风险有点高。而且现在我们都是利用的既有材料,这样就得把现场的贝雷片再拉回厂家,改完再拉回来,这样成本和工期都没有办法保证。”我又回答道。
张部长又说道:“你等一下,我把物资部周部长叫过来商量一下。”
周部长过来后,我把具体情况又跟他描述了一遍。
“加一榀2米长的贝雷片怎么样?”周部长突然说道。
“对啊,我怎么没有想到呢,加一榀2米长的贝雷片,这就可以往两边各延伸1米,这不就刚好能够把支撑钢管放到承台上了嘛。”张部长一拍脑门,恍然大悟道。
“2米长的贝雷片,有这样的吗?贝雷片不都是3米长的标准长度吗?”我一脸茫然地问道。
“当然有,2米、3米、4米、5米都有,只是由于3米的是标准件,市面上基本上都是这种,其他的非标件,用的少所以见到的也少,你没有听说也很正常。”张部长说道。
随后,张部长转头又对周部长说道:“老周,你可以啊,一语惊醒梦中人,你要不这么说,我们还转不过弯来,还在这想着怎么去搞弦杆加强呢。这个2米长的贝雷片你能搞到吗?”
“要多少量呢?”周部长问道。
“如果每排加一榀的话,大概180片左右。”我回答道。
“那没问题,这个我来解决。”周部长说道。
“那行,小林那你就去按照这样重新改一下布置形式吧。”张部长安排道。
于是,我又按照新的要求对支架的布置形式重新进行了调整,这一改就改到了深夜。
第二天一早,我带着新修改好的布置图,跟张部长对接沟通完成后,就带着测量班匆忙往工地赶去。
一到工地,就看见刘主任带着江小蛋他们几个在那里等着。
“林青,怎么回事?你不是很着急吗?怎么现在才来,你们这样耽误时间我可不敢保证五天能给你弄出结果来哦。”刘主任看起来有点生气地说道。
“对不起、对不起,刘哥实在是对不起,昨天我们把方案调整了一下,就搞得有点晚了,今天早上又跟领导商量了一下,所以来晚了,实在是抱歉。”我赶紧道歉道。
“那我这数据测完了,你别方案又调整了,再让我们来重做啊,那我们可没有时间这样玩啊。”刘主任还是有些不满地说道。
“绝对不会,刘哥你放心,这次基本上定了,就算再调整也是上部结构的调整,这涉及到基础的部分肯定不会再调了,所以你不用担心会让你返工。而且时间你肯定够,昨天我们调整了一下支撑钢管柱的位置,把最外面两道放到承台上去了,这样这两道的地基相关试验就不用做了,所以工程量减少了一半,就剩20来个点了。”我说道。
“那这还差不多,看来你这调整的效果还是蛮显著的嘛,这样的话那我就争取四天给你结果吧。”刘主任笑了笑说道。
“那谢谢刘哥了,那我们现在开始吧。”我赶紧说道。
之后,现场负责人梁总调来了挖掘机,在测量班和试验室的配合下开始了地勘试验,我则在安排好了现场的事情后又赶紧返回了办公室,开始细化我的方案。
按照领导的要求,我根据物资部提供的现有材料清单,罗列出了部分适用本方案的一些材料,以减少新购材料,降低成本。
首先,我计算出了每种荷载类型的取值,并根据相关规范组合出了在各个工况下每个节段的荷载取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