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父子之间
朔方军惨败,郭子仪带着胆战心惊的广平王星夜赶回凤翔,临行前他将剩下不到两万朔方军交给李倕。李倕将他们整编后在武功郡附近扎营,严防叛军。
军中军饷日渐紧张,粮草有蜀地支持尚能维持,离决战还有一段时间,必须想办法解决将士们的工资问题。
王思礼提议说:“不如求助凤翔郡,再苦一苦百姓。”
“不行,百姓疾苦,别打他们的主意,”李倕看着废弃的武功郡,寻思这么大个郡必定有不少良田地,”王思礼,武功郡的田地是谁的?”
“是、是末将的。”
李倕颇有深意的拍了拍他的肩膀,对不起了老战友,今天就先打你这个土豪。
“王思礼,你的土地本将军征用了,以后还你。”
“将军说哪里话,末将愿意将所有土地送给将军。”
“好,本将军就不客气了,你出一张告示,就说本将军打算重建武功郡,准备售卖郡中田地筹集军饷,请凤翔郡中的富人们出价买地。”
告示贴出之后,原本武功郡的居民纷纷赶回故居,在赤水军的帮助下重建家园,两郡中不少有钱人家纷纷赶来军营参加拍卖会。
几天忙碌下来,李倕筹集了近三百万缗(每缗一千文),这相当于十几万将士一年的军饷。
王思礼才是真正的土豪。
凤翔郡中,郭子仪正埋头写奏表,在返回凤翔的路上,他已经把奏表的内容想好了。
“兵部尚书兼中书令郭子仪上奏,清渠之败,是老臣轻敌冒进,恣意妄为之故,幸得十皇子倕率赤水军拼死相助,救老臣于水火,使广平王免遭劫难,此战损兵折将,挫我大唐威仪,请陛下降罪,老臣死不足惜。”
奏表发出没多久,唐肃宗李亨的仪仗便到达凤翔郡,广平王李豫率领群臣出城跪迎。
对于清渠之败,李亨心中有数,他并没有苛责郭子仪,只是削去兵权命他闭门思过。
“李倕何在?”李亨问广平王。
“回禀陛下,十弟如今率兵驻扎在武功郡外,严防叛军,臣已经命人快马加鞭告知十弟,让他立刻来见驾。”
李亨满意地点点头,和群臣们聊起战事。
如今能保卫凤翔郡的,除了李亨带来的三万神策军,只剩下李倕手中的七万人。
广平王走出朝班跪地启奏:“陛下,冠军大将军大病未愈,管理七万大军着实辛苦,臣愿意为他分忧。”
“倕儿病了?如今身体可好?起驾武功郡,朕要亲自去看他。”
李辅国忙阻止说:“陛下宽心,冠军大将军久在军中,身体康健,清渠之战击破叛军,想来并无大碍,还是等他谒见陛下。”
“爱卿所言极是,广平王的建议爱卿如何看待?”
“陛下,臣听闻冠军大将军在军中威望甚高,上下一心,广平王贸然分兵只怕会引起军中将士不满,何况冠军大将军战无不胜,让他领兵最合适。”
李亨听得不住点头,对广平王说:“郭子仪年事已高,屡次被叛军击败,倕儿领兵正合适,以后不要轻言分兵之事。”
广平王听完,唯唯诺诺的退回朝班,偷偷看了李辅国一眼,两人目光一碰,广平王被骄横的目光吓到,立刻低头。
当晚,李亨约中书侍郎李泌一同饮酒,几杯酒下肚,李亨白皙的脸上泛起红光,不自觉的说起如今的十皇子李倕。
他怎么也想不到当初的不孝子如今能成为大将军,连郭子仪对他都赞不绝口。
李泌见时机成熟说:“陛下,十皇子有今日之功与建宁郡王不无关系,臣听闻建宁郡王对十皇子分外严厉,每日督促他骑马射箭,夜晚教他兵法,可惜.”
李亨沉默一会,叹气说:“倓儿能征善战,对社稷有功,朕岂会不知,只是他意图谋害兄长,想重演玄武门之事,朕只能以社稷为重。”
“陛下,微臣当时就在建宁郡王身旁,其中缘由微臣最清楚,建宁郡王一向与广平王交好,只是身边的宦官太过专横,屡屡替广平王做主,建宁郡王耿直,冒犯小人才有今日之祸。”
李亨长叹一声:“事已至此,如之奈何?”
”陛下可听过《黄台瓜辞》,辞云: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三摘犹尚可,四摘抱蔓归。陛下有今日运祚,建宁郡王之事已一摘矣,慎无再摘。”
李亨沉默良久,好半天才说:“先生忠于社稷,忧朕家事,所言甚为有理,朕受教。”
“微臣感念陛下知遇之恩,粉身碎骨难以报答。”
“先生以为倕儿如何?”
李泌脱口而出:“十皇子乃是不世出的将才,大唐之周亚夫,他不顾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遗诏,执意要娶太原王氏之女,表明他无意太子之位,如今军功隆盛,陛下需提防小人之言。”
“先生所言极是,倕儿不想当太子,朕也不能亏待了他。”
翌日清晨,李倕兵不卸甲风尘仆仆,带着李嗣业和三十余骑赶到凤翔郡谒见唐肃宗李亨。
李亨准他带甲上殿。
“臣李倕叩见皇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倕儿快抬头让朕看看。”李亨走下龙椅亲手扶起李倕。
自长安城破,他已经大半年没见到自己的孩子,今日重逢心中满是愧疚和激动。
李倕比原来更壮更黑,满脸英武之气,他再也不是当初长安城中那个颓废的皇子,是真正的大将军。
“好,好,好!想不到朕的皇子中能出如此将才,上天庇佑大唐。”
“陛下谬赞,臣愿为陛下冲锋陷阵,早日扫平叛乱,恢复大唐盛世。”
“说得好,这才是朕的孩子,有何要求尽管说,朕必定满足你。”
“陛下,请给臣十分的信任。”
“此话怎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