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约战
“广平王殿下,叛军强渡过河,赤水军已经出现在我军后方,冠军大将军带领一万人在上游填河。”“填河?本王胜券在握,他来做什么?命令赤水军后退作为预备队,不准上前,本王要亲自领兵攻入长安,告诉他,本王才是天下兵马大元帅。”
广平王的命令很快传到李倕耳中,他不屑的瞟了一眼朔方军的军营,命令赤水军后撤。
你要去死,我不会拦着你,三哥在下面很孤单。
叛军划着木排强渡潏水河,木排刚撞上河岸,早已守在岸边的陌刀队手起刀落,潏水河中人头滚滚,潏水河顿时成了血河。
陌刀队勇猛无敌,大刀落下,叛军必定断成数块,还未上岸的叛军在木排上互相推搡,不少人跳入河中拼命往本阵游。
“放箭!”
随着李嗣业的一声怒吼,朔方军万箭齐发,潏水河里满是叛军的尸体,河道阻塞,不少叛军刚爬上本阵河岸立刻被弓箭手射死。
战场上,潏水河中的扑水声、临死前的哀嚎声、鬼哭狼嚎,风声鹤唳,叛军丢盔弃甲、旌旗满地,败军之像显现。
广平王看得热血沸腾,此战唐军必胜。
李嗣业正要下令追击,赤水军传令兵到,李倕命令他带着陌刀队回归本阵,不得追击。
赤水军已经在朔方军后方百步之外列阵。
盾兵前置作为第一战队,陌刀队排列其后相隔不到二十步。
第一战队之后,李倕布置二十个长枪兵三角形战锋队,横向排开,第一战队整体宽约两百步。
正中三个点是敌军冲击的重点,李倕多布置了六个由跳荡、弩手组成战锋队,九个队呈品字形结构,互相依托。
以上共计三万余人。
中军核心位置,李倕将一万步军分成十五个支援战锋队,与前军相隔二十步,骑兵部队护卫两翼呈斜形纵队向外张口。
王思礼带着辎重和预备部队平行置于后方,随时准备上前支援。
叛军残部不要命的往长安城逃去,不知谁喊了一句:“叛军败了,叛军败了,大唐必胜!”
广平王意气风发,剑指长安城大喊:“先登上长安城楼者,赏钱万贯,封侯!”
重赏之下,朔方军人人如同打了鸡血,发着骇人的吼叫拨开堆积的尸体强渡潏水河。
郭子仪担忧的看着冲锋的朔方军,心中不忍,小心翼翼的对广平王建议说:“殿下,此战需稳扎稳打,贸然进军只怕长安城中仍有埋伏,不妨请十皇子上前一同参详。”
“郭令公不必多言,此战优势在我,拿下长安城后,本王不会忘记郭令公。”
郭子仪回望身后的赤水军军阵,心想自己戎马一生,谨小慎微,自平叛以来更是如履薄冰
也罢,今日就陪广平王走到底,大唐还有希望。
“请广平王下令,老夫随军一同前进。”说完郭子仪转头吩咐身旁的护卫,命令他们将颜真卿等人送去李倕阵中。
顷刻间,朔方军渡过潏水河,再越过离长安不到百步的清渠后列阵,长安城的轮廓清晰的出现在广平王眼中。
叛军剩余不到八千骑兵沿长安城城墙一字排开,布了个一字长蛇阵。
安守忠亲自率领四千人在延平门一侧列阵,另四千由李归仁率领,在金光门一侧一字排开,剩余骑兵突前布置守护中间。
广平王狂喜,这一字长蛇阵是最好破解的,叛军兵力不足,只要从中拦腰截断,分割首尾,必破叛军。
正要下令,郭子仪抓住他的手担忧地说:“殿下请看长安城,为何只有骑兵布阵,不见弓箭手和步军,贸然冲击势必会吃亏。”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令公,你我已无退路。”
赤水军阵地,李嗣业纵马来到中军向李倕请示。
“殿下,朔方军孤军深入,我等是否上前支援。”
“天下兵马大元帅有令,我们是预备队,谁都不准过河,传令,全军向前百步,抵达潏水河旁准备迎敌。”
赤水军移动,朔方军的候吏立刻禀报广平王,他以为李倕见形势大好,准备过来抢功,便再次下达冲锋的命令。
朔方军发起总攻,步军长枪兵方阵率先与中路叛军骑兵接战,其余方阵奋力跟上准备合围先吃掉中路骑兵,然后转向两翼分别击头、打尾。
如此,长安城必破。
长枪兵打骑兵,原本就是兵种相克,依照之前战果,叛军应该一触即溃。
没想到这波叛军竟然挡住攻势,死守原地,朔方军一时间竟然吃不掉他们。
郭子仪再也坐不住,挥鞭大喊:“骑兵侧卫两翼,骑兵侧卫两翼,小心叛军包抄。”
战场上杀声震天,郭子仪的声音如同水滴入海。
朔方军已经上钩,安守忠指挥左右两翼骑兵迅速变阵,分别成斜形纵队向外张开,郭子仪的话刚喊完,两支骑兵已经冲到延平门、金光门正对的大路上,之后迅速转身,从两翼包抄。
长安城楼上冒出数千弓箭手,对着朔方军一阵疾风暴雨般的输出,埋伏在长安城内的叛军步兵倾巢而出支援处于包围圈的骑兵。
至此,安守忠完成对朔方军的合围。
朔方军被围,阵脚大乱,叛军中有人高喊“广平王死了,广平王死了。”
这句话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朔方军丢盔弃甲四散而逃,安守忠乘胜追击,叛军疯狂收割士气全无的唐军。
前方战况惨烈,李嗣业和赤水军们牙齿咬的咯咯响,正要上前请战,只听李倕说。
“弓箭手听令,火箭上弦,王思礼,抛石机准备如何?”
“将军放心,抛石机准备完成,桐油桶已经装入弹袋,随时可以击发。”
“好!叛军渡过潏水河时抛石机将油桶抛向对岸,弓箭手射击对岸叛军,李嗣业,叛军过河之后你能拿下多少人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