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诱敌深入
叛将李归仁率领两千骑兵在凤翔郡外围游走,并不断派候吏打探唐军的消息。吓破胆广平王李豫立刻和程元振商量,程元振认为时机已到。
他有模有样的分析说:“殿下,此番圣人赐死建宁郡王对您和十皇子都是一个警告,圣人封您为天下兵马大元帅,您若不能拿下首功,李辅国和张皇后必定会对殿下动手。”
“可是本王不善领兵。”
“殿下!赤水军兵强马壮,若十皇子先入长安,圣人必然欣喜,封王裂土,甚至入主东宫,到时殿下又该置于何地?”
广平王李豫依旧忧心忡忡,他身为大元帅却不能调动赤水军,单靠五万朔方军很难战胜长安城中的叛军。
程元振脑子灵光,立刻献上一策:“殿下只需带上郭令公,还有颜真卿,他曾在平原郡对抗叛军,屡立奇功,有他二人助力定能击破叛军,何况,老奴曾见十皇子和颜真卿交情匪浅,一旦有险,十皇子必定前来相救。”
“郭令公乃是朝中老臣,此举不妥。”
“殿下!郭令公一向识时务,此举一来可试探郭令公对殿下的忠心,二来若是殿下得胜,郭令公必定向殿下效忠。”
在程元振画的大饼下,广平王李豫下定决心领朔方军追击游走的李归仁部,郭子仪出奇的配合,将朔方军的指挥权彻底交给广平王。
李归仁带着手下骑兵一路且战且退,退到武功郡时,广平王下令停止追击,严防叛军伏兵。
果然不出所料,两旁又杀出数千叛军骑兵,兵合一处与朔方军对峙。
广平王大喜过望,命令朔方军布阵迎敌,两军接阵,李归仁部一触即溃,丢下数百具尸体往西渭桥方向败退。
长安城近在咫尺,广平王激动的心,颤抖的手,眼下叛军势弱,一鼓作气攻过去定能收复长安。
朔方军紧追不舍,过西渭桥,循着李归仁败退的路线,最终到达离长安城外的潏河。
李归仁不再退却,与早就等在这里的安守忠会合,隔着潏水河摆出阵形,全军气势如虹,哪里还有刚才的颓废之气。
广平王看见安守忠心里怕了三分。
兵临城下又不敢轻易下达撤兵的命令,只得下令暂时在潏水河畔安营扎寨,伺机寻找机会。
从朔方军开始追击到兵临潏水河,郭子仪不是保持沉默,就是夸广平王眼光独到带兵有方。
唯独颜真卿不识时务,屡屡规劝广平王不要冒进,等十皇子率军赶来,联合进兵,可惜都被程元振顶了回去,还差点被按上冒犯皇子的罪名。
今日是两军对峙的第三天,颜真卿看准机会来到郭子仪帐中,一见面颜真卿劈头盖脸骂了他一顿,然后说。
“郭令公为何如此纵容广平王,深入险境,万一殿下遇险,你我如何向陛下交代?”
郭子仪擦拭着手中的盔甲,不以为然的说:“颜平原何必动怒,若广平王再不立功,只怕会落得和建宁郡王一样的下场,老夫赌上五万朔方军,只为保殿下平安。”
“草菅人命,你将五万将士置于何地?”
“颜平原嘴下留情,十皇子已经在赶来的路上,你若是空闲,劝广平王及早进兵,拖得越久,对我军越发不利。”
颜真卿像泄气的皮球往旁边一坐不再说话,郭子仪只觉得他生气的样子甚是可笑,只管自己擦拭盔甲。
两人静坐一阵,颜真卿觉得无趣便自行离开,他一走,郭子仪立刻唤来候吏,询问赤水军到何处了。
“回禀将军,赤水军已过武功。”
“好,悄悄传令下去,广平王若是不下令,不必防备我军左翼,命令陌刀队做好准备,若李嗣业前来,让他领走。”
吩咐完,郭子仪心情大好,穿上盔甲在营地中来回巡视,朔方军中将士们都在私下议论,为何广平王只与叛军隔水对峙,却不发动攻击。
将士们有着各式各样的猜测,听的郭子仪直皱眉头。
此次兵败已在意料之中,皇上怪罪下来他自会上书请罪,只要皇上不怪罪广平王,他便能全身而退,此次就当是给广平王练手。
只是那十皇子郭子仪看着武功郡的方向忍不住叹了口气。
建宁郡王的死必然会引起两位皇子相争,他是朝中重臣,是两位皇子拉拢的对象。
武功郡外,李倕下令全军扎营休息,命令候吏继续向前探查。
王思礼看着李倕苍白的脸蛋,关心的问:“将军的身体可还好?”
“不太好,我需要休息。”
“那末将连夜赶路先行支援广平王。”
“谁都不准去,如果他们输了我们去收拾残局。”
深夜,候吏回报,广平王率领朔方军在潏水河旁与叛军对峙三日,同时将朔方军的营防图交给李倕。
“这是谁扎的营?”李倕指着营防图问。
“回将军,是广平王殿下。”
李倕不屑的咧嘴笑了几声,朔方军右翼没问题,广平王沿着潏水河摆了个弧形阵,将左翼彻底暴露在平原上。
只要叛军佯攻正面,从长安北门出,迂回冲击左翼,朔方军必败。
他奇怪以郭子仪的水平怎会看不出其中的问题。
叛军那边应该早看出问题所在,他们为什么不抓住机会?
去,是肯定要去,什么时间点到达很重要。
李倕看着地图思索着到达时间,武功距离长安城不足百里,广平王是大哥,也是元帅,他不想一入战场就把赤水军交出去。
“将军,朔方军有书信到。”
“谁的信?”
“颜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