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一世王,悲良将(二)
自灵武而来的队伍由朔方军打头,旌旗招展,遮天蔽日。白须白发的郭子仪身穿金色盔甲红色披风,胯下枣红色骏马,走在队伍的前头,尽显大唐神将之威仪。
重重护卫之中一辆金色三驾马车缓缓驶来,这是广平王李豫的座驾,一位面容瘦削、凹眼鹰钩鼻的中年太监手持拂尘,扶着马车一同前进。
马车之后是骑着白马的建宁郡王李倓以及另三辆金色马车,里面坐的是已经被封为永和公主的李妙意和宁国公主李玲珑,万春公主李愉婉,和政公主李敏慧,十三皇子李侗,十四皇子李僖。
鱼朝恩一身淡灰色的太监服,握着拂尘扶着李妙意的马车慢慢走来。
皇族之后便是诸位大臣,杜甫、颜真卿、李泌、宰相元载以及王卓王太学等人皆在队伍中。
整个灵武朝堂除了唐肃宗李亨、张皇后和李辅国,几乎都已经到达扶风郡。
李倕带领王思礼、李嗣业等人亲自出军营迎接。
他第一次见到如此规模的皇族队伍,心里冷笑,难怪要走这么多天,我qunmd,陈涛斜刚打了败仗,叛军就在眼前,他们的心思都花在这个上面。
“冠军大将军李倕、关内节度使王思礼、骠骑大将军李嗣业恭迎广平王殿下。”
三人跪倒在路旁,赤水军们见主帅跪地,纷纷握紧手中枪单膝跪地,口中高呼“恭迎广平王殿下。”
中年太监撩开马车帘门,从里面走出一个三十多岁温文尔雅的男子。
一袭蜀绣金龙红衣套在伟岸的身体上,肤色白皙,五官轮廓分明,一双清澈的大眼睛里闪耀着动人的光芒。
这便是广平王李豫。
李豫扶着太监的手滑下马车,迈着柔和的步调来到李倕面前,微微屈身作了一个请起的动作。
“十弟,快请起,本王在灵武屡次听到赤水军的捷报,如今一见,十弟,你已经是个大将军了。”
李豫的语调柔和充满温情,只见他眼眶湿润,抬起袖口轻轻碰了碰眼角,一旁的太监忙谄媚的说:“殿下保重身体。”
“广平王殿下,末将领兵在外每每念及远在灵武的皇上和殿下,必定勇猛向前,只为能早日平定叛乱,不敢有丝毫懈怠。”
李倕想起刚才王云梦的嘱咐,只低头看着自己的双手,不敢抬头去看广平王。
“十弟,你我之间如此见外,快抬头让本王好好看看,好好好,真的长大了。”
说着李豫的眼眶又流出泪水,看的李倕着实有些不忍心。
他也太脆弱了,一个大男人动不动就流眼泪,娘们唧唧的。
“广平王殿下,您”
“难道你不愿意叫本王一声大哥?”
看着他楚楚可怜的样子,李倕怕他又哭出来,急忙喊了一声“大哥”,广平王这才满心欢喜的向他介绍起一旁的郭子仪。
李倕看着郭子仪的样貌气度,忍不住感叹,千古名将果然名不虚传,就是说话简短,不太搭理人。
当他的目光落在太监身上时,血气上涌,怒发冲冠,这个b不就是长安城破那天的太监吗?老子
“老奴程元振见过十皇子。”
“你就是程元振?很眼熟啊。”李倕眼中透着杀气。
每每午夜梦回之时,母亲韦氏的惨状和这张脸都会出现在他眼前。
李豫见李倕神色有异,赶忙拉着他的手说:“十弟,怕是认错人了,程元振一直跟在本王身边。”
我还什么都没说呢,你跑出来干嘛?李倕微微一笑收起眼里的杀气说:“可能是太累了,大哥,城中已经安排妥当,请先去馆驿休息。”
庞大的队伍再次启动,建宁郡王李倓路过李倕身旁时,一甩马鞭跳了下来,紧紧抱住李倕。
“好十弟,三哥想死你了。”
“三哥!你终于回来了。”
兄弟二人拥抱在一起,他和李倓之间没有那么多的顾忌,一句话一个拥抱,足矣。
李倓看着黝黑的李倕,再看看脱胎换骨的赤水军,他是既心疼又欣慰,感叹自己当初的决定是正确的。
“十弟,本王刚到灵武便收到你大破叛军的捷报,好小子,斩首五万人,快跟三哥说说,你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李倕不好意思地笑笑说:“是他们太笨,不经打,赤水军一个冲锋就了结了他们。”
“小子学会谦虚了,走,跟三哥进城。”
队伍后的马车挑开帘子露出一张愠怒的俏脸,李妙意探出脑袋不满意的叫嚷:“三哥、十弟,你们不管本公主了吗?臭小子,当了将军打几场胜仗就不理我啦?看阿姐怎么收拾你,鱼朝恩,快停车。”
李倕的目光和鱼朝恩一碰,两人心有默契的同时点头,随即目光分开。
永和公主李妙意拨开鱼朝恩的手,提着裙子跳下马车,一把抢过李倕的头盔把玩起来。
“阿姐,你干什么,快把头盔还我。”
“身为大将军竟然连自己的头盔都保不住,我要是敌军怎么办?你脑袋早搬家了。”李妙意一手叉腰,一手转动着头盔,满脸的调皮。
“快还我,将士们都在看呢。”
“我偏不,除非,”李妙意在队伍中间躲避穿行,挑逗般地朝李倕转动头盔,“除非你带我一起上战场。”
“阿姐别闹,战场不是你们女孩子家能去的。”
“那你别想拿回头盔。”
李妙意和李倕一前一后,嬉闹着朝扶风郡城门跑去,李倓在后面哈哈大笑,不知道多少年了,他从未像今日这般开心。
一旁的李嗣业等皇族成员走远,扯着郭子仪的袖子说:“郭令公,我的陌刀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