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一世王,悲良将(三) - 大唐:回到安史之乱当王爷 - 老C家的菜鸟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36章一世王,悲良将(三)

“门下:扶风之地,人杰地灵,意气相倾,特封为西京,赐名凤翔,修建行宫。广平王付外施行,不得延误。至德元年十月十六日。”程元振站在城门口宣读圣旨,自此,扶风郡改名凤翔郡。

一封圣旨宣读完,程元振咳嗽两声又拿出另一封,这封圣旨中封广平王李豫为天下兵马大元帅,郭子仪、李倕为副元帅。

李倕忍不住偷瞄身旁的李倓,两封圣旨都没有提到他,失落的同时又有些开心。

至少李倓已经淡出权力圈,只要远离这个要命的圈子,他就能好好活着。

宣旨一结束,李倓迫不及待的走到广平王的身边,拉着他的的衣袖说:“大哥,如今战事艰难,此时修建行宫劳民伤财,似有不妥。”

听李倓这么说,李倕当即决定要表态支持,现在军饷都不够还要修行宫,修nm呢。

他正要上前,只感觉背上的披风被人轻轻拉了一下,扭头观望,郭子仪正面无表情的对他微微摇头。

“郭令公,这是何意?”

郭子仪也不答话,转身就走。

他什么意思?让我不要参与?不行,三哥说的没错,现在盖哪门子的行宫,劳民伤财,有钱不如给将士们多发点,冲锋陷阵更有劲。

李倕打定主意要进言支持李倓,却被鱼朝恩、杜甫、颜真卿、王卓等人团团围住。

他们祝贺李倕当上天下兵马副元帅,杜甫指着颜真卿说:“副帅,此乃琅琊名士,颜清臣颜平原。”

“颜清臣,你就是颜真卿?大书法家啊!久仰久仰,颜老可知千百年后有多少人在练习您的颜体。”

李倕握紧颜真卿的手激动的不得了,久久不愿松开。

一句话说的颜真卿莫名其妙,只觉得这位十皇子说话稀奇古怪,颠三倒四,他怎么知道千百年后的事情。

杜甫哈哈大笑:“颜平原不必介怀,殿下行事每每出人意料,老夫初见殿下时也被他说的晕头转向,殿下,这位是太原王氏王卓王太学。”

“额,您好您好。”

李倕没了刚才的热情,羞涩的挠着头盔。

王卓抿嘴轻笑说:“老臣向殿下请安。”

“不敢不敢,您老别这么客气,以后还请您多多关照,多多关照。”

额头的汗水不自觉的跑了出来,李倕心里发虚,未来的老丈人如此客气,他有些扛不住。

“殿下与小女之事陛下已经恩准,只等圣人降旨赐婚,小女顽劣,不识礼数,殿下日后多多担待。”

“不不不不不,她比我懂,她比我懂,她是个好姑娘。”

李倕的脑子和嘴巴不能同步,完全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与眼前相比,千军万马也不过如此。

世上除了婆媳关系之外,最难相处的便是翁婿之间了吧。

另一边,广平王李豫和李倓还在争执。

两人的焦点始终围绕在修建行宫和百姓疾苦两者之间,李倕第一次见李倓如此着急。

“广平王殿下,叛乱未定,百姓疾苦,军中急需粮饷,修建行宫劳民伤财,请广平王殿下上书直言,劝谏陛下收回成命。”

“三弟这就是你的不是了,”广平王李豫的语气文弱缓慢,却毫不退让,“圣人之意岂能朝令夕改?你将圣人置于何地?朝堂之事三弟还是不要参与为好。”

“此事关乎天下,关于百姓,早已脱离朝堂,广平王殿下可还记得太上皇?”

程元振在一旁怒喝:“大胆,建宁郡王对两位圣人出言不逊,又屡次顶撞广平王,该当何罪?”

李倕再也忍不住了,冲过来暴喝一声:“你个阉人给我闭嘴!你算老几?信不信我今天再阉你一次!鬼面军何在?”

“末将在!”鬼面军的回应惊天动地,踏着整齐的步伐从两侧围了过来,广平王的护卫们纷纷拔剑护卫。

剑刚出鞘,附近的赤水军齐声大喝,挺枪对准广平王的护卫。

一旁的朔方军只是远远观望。

顿时,城门口剑拔弩张,广平王和程元振哪见过这种架势,两人相拥躲进护卫群中。

“十弟不得无礼,将士们放下兵器。”

赤水军、鬼面军纹丝不动,广平王的护卫们不敢动。

李倓明白自己彻底失去对赤水军的掌控权,只有李倕下令他们才会罢手,他阴沉着脸怒斥李倕:“十弟!你想置三哥于死地吗?”

“三、三哥,我没有那个意思。”

“还不让他们住手!”

“是~收起兵器立刻回营。”

赤水军如闻圣旨,整齐划一的收起兵器,列队,踩着整齐的步调跑向军营。

广平王惊魂未定,勉强挤出一丝笑容说:“好凶悍的士兵,十弟真乃将才。”

李倓按住李倕的后脑勺,狠狠踢了他的膝盖一脚,大喝:“跪下向大哥赔礼,日后再敢乱来,三哥决不轻饶。”

李倕也不含糊,跪在地上砰砰砰磕了好几个响头,抱拳说:“大哥,刚才多有冒犯是弟弟的不是,大哥宽宏大量,宽恕弟弟,今日之事乃是家事,闲杂人等不要插嘴。”

“你还说!”李倓撩袍跪倒在地也向李豫磕了几个头,”今日之事是三弟鲁莽,请大哥责罚,修建行宫之事依照圣人之意,三弟不再多言。”

“如此甚好,如此甚好。”

一场风波暂时平息。

回到馆驿后,李豫端着茶碗的手还在发抖,刚才若是李倕狠下心,他和程元振必定命丧于此。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