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成吉思汗子孙秘传第二季之一:蒙古汉子》(4) - 成吉思汗子孙秘传第二季 - 胡刃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四章《成吉思汗子孙秘传第二季之一:蒙古汉子》(4)

桐花不守巴氏家规,不尊重长辈,总是以正黄旗满洲自居,处处高人一等,巴家人敢怒不敢言,太夫人心里难过,表面还得装作什么事也没发生。这对男女愣愣地看着衙役,巴拉见他们没听懂,就用汉语说了一遍。这对男女“扑通”就跪下了,两个人哆哆嗦嗦:“老爷,我们没偷没抢,可没干坏事呀!老爷。”

巴拉口气平和:“没人说你们干坏事。大清律规定:蒙汉划地而居,汉民不得到蒙疆耕种,蒙民不得到汉地放羊。这里是蒙民的牧场,要是被朝廷知道了,你们轻则挨板子,重则坐牢。本官也不罚你们,你们赶紧拆窝棚回家吧。”

“梆梆梆”两个人给巴拉磕响头,大裤衩子男人道:“大老爷,我们是山西的草民,山西三年大旱,颗粒无收,我们实在活不下去了,这才走西口出来逃荒,好不容易找到这么一块安身立命的地方,求大老爷开恩哪!”

补丁女人也说:“大老爷,蒙古人都信佛,佛家慈悲为本,宽容为怀。我们要是回去,肯定饿死。现在秧苗都长出来了,再过几个月粮食就下来了,我们就能活命了,求大老爷发发善心,给我们一条活路吧。”

巴拉直挠头:“不是我不发善心,是朝廷有严格的规定。”

大裤衩子男人一个劲儿地说好话:“大老爷,我们汉人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如果有一线生路,谁愿意离开自己的家呀!可村子里的树皮都剥光了,连草根都吃完了。博托河两岸还能找点野菜,还能挖到沙葱,我们还可以勉强活下去,要是让我们回去,我们就只有死路一条了!”

补丁女人哭着说:“大老爷,我们逃荒时身上还有二斤种子粮。路上,我们七天没吃一粒米,饿得都站不起来了,可我们宁可啃草根、吃观音土,都不舍得吃一粒种子。大老爷,你要实在让我们走,就宽限我们几天,等苗长高一点,我们拔了苗,这些青苗就差不多够我们路上吃了,我们就不会饿死在路上当野鬼了……大老爷。”

“呜呜呜”这对夫妻失声痛哭。

巴拉的眼泪在眼圈里直转,赶他们回去,那就是把他们往死路上逼;不赶他们回去,我向朝廷怎么交代呢?

“哇哇哇”窝棚里的孩子大哭。

补丁女人钻进窝棚,抱起孩子:“别哭,别哭……”补丁女人不让孩子哭,她的眼泪却不停地往下掉。

大裤衩子男人对窝棚里的女人说:“把锅里的麻雀蛋给孩子吃了吧。”

补丁女人抱着孩子来到灶边,掀开锅,里面仅有三枚麻雀蛋。补丁女人从锅里捞出,剥下蛋皮,蛋皮却不扔,而是攥在手里。她把麻雀蛋放在孩子嘴边,孩子吃着麻雀蛋,止住哭声。

补丁女人看了看手中的蛋皮,来到大裤衩子男人近前,她把蛋皮往大裤衩子男人手里塞,大裤衩子男人推开补丁女人的手,补丁女人再次把蛋皮塞给大裤衩子男人,夫妻俩推来推去。

巴拉纳闷,不知他们是什么意思。

孩子吃完麻雀蛋,又哭了起来。

大裤衩子男人说:“给孩子吃吧。”

补丁女人把蛋皮放到孩子嘴里,孩子的小嘴抿了两下,吐了出来,蛋皮掉在地上。补丁女人迅速捡了起来,那样子仿佛孩子吐出去的不是蛋皮,而是金元宝。

补丁女人吹了吹蛋皮上的土,又往孩子嘴里放,孩子不吃,大哭。

补丁女人一脸为难,她把蛋皮往大裤衩子男人手里塞:“孩子不吃,你吃吧。”

巴拉呆了,麻雀蛋皮能吃吗?

大裤衩子男人看了看麻雀蛋皮,又看了看孩子,他抓起蛋皮,猛地填进嘴里,“咔嚓咔嚓”嚼两下就咽了下去。补丁女人含着泪,舔了舔手上的蛋皮碎屑。

巴拉哪还看得下去,他叫衙役把马牵过来。巴拉从马鞍下取出一个布袋,俯下身,把布袋轻轻地放在补丁女人面前:“这是炒米和肉干,给孩子煮了吃吧。”

说完,巴拉转身就走。大裤衩子男人和补丁女人望着巴拉的背影,见巴拉的手抹着眼睛。

巴拉和衙役走远了,大裤衩子男人打开布袋,里面果然是炒米和肉干。两个人连连磕头:“青天大老爷,好人哪……”

巴拉把博托河两岸的窝棚都走了一遍,多数人家比大裤衩子男人和补丁女人好一些,但最好的也不过有两条破棉被。

巴拉摇了摇头,都说这几年蒙民日子艰难,可跟汉民相比,简直就是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

巴拉连家也没回,他骑着马奔归化城土默特右旗副都统衙门。

土默特右旗副都统衙门是一个三进院的大院套,大门有一丈多高,七尺多宽。大门两侧各有一个小门。穿过大门,迎面是一面照壁。

土默特右旗副都统衙门照壁的图案原是麒麟,以示都统是一品武官。不过,自从都统裁撤后,这里就成了副都统的官衙,照壁的图案也就换成了雄狮。

过了照壁就是大堂,大堂里立着“回避”“肃静”“出巡”“开道”木牌,正中间是副都统办公的桌案。桌案后面是一幅雄狮壁画,这也表示副都统的官阶。大堂的后院是副都统的内宅,桐花和巴特的卧房就在里面。

巴拉来到衙门前,他说出了自己和巴特的关系,衙役告诉巴拉,巴特查看流民去了。衙役把巴拉领到内宅,桐花坐着,她让使女桐雪招呼巴拉。

桐雪给巴拉倒上茶,巴拉刚坐下,桐花一边嗑着瓜子,一边漫不经心地说:“我知道巴家的规矩多,可我们满人也有规矩,大伯子和兄弟媳妇不能坐在一起闲聊。”

巴拉心里有点不舒服,大伯子也好,兄弟媳妇也罢,毕竟我们是一家人。我大老远来了,也不问问渴不渴,饿不饿,就要轰我,这是哪门子的规矩?

可又一想,桐花毕竟是通智的女儿,听说通智已经升任户部侍郎了。户部既管钱,又管物,各省的巡抚、边疆的将军都得对人家恭恭敬敬。桐花有这样的父亲,自然要高人一等。

巴拉只得到前厅去等巴特。

傍晚时分,桐雪和两个下人给巴拉端来一壶酒和几个菜:“章盖少爷,我们家小姐让我送点吃的,小姐不便陪你,请不要见怪。”

巴拉心里一热,我就说嘛,我毕竟是巴特的大哥,桐花总不能把我晾在这里不管吧。啥也不说了,还是一家人。

巴拉忙说:“不见怪,不见怪。”

巴拉酒足饭饱,巴特才回来。

巴拉把汉人在博托河两岸开荒的事跟巴特讲了一遍,然后道:“老三哪,蒙汉分治的规定改了没有?”

巴特摇了摇头:“大哥,现在不光是咱们章盖,逃荒到土默特左右两旗的汉民太多了,建威将军申慕德要求全面彻查流民数量,请朝廷火速拨银赈灾,防止发生民变。大哥,我也不多留你,你明天一早就回去,马上把你辖区的流民统计上来,我汇总后报给申慕德将军。”

建威将军是从一品武官,是土默特左右两旗的顶头上司。申慕德对流民事件极为重视,很快把这件事上奏朝廷。可是,康熙皇上病重,几个皇子争位,朝廷没有明确态度。

申慕德只得维持现状,只要这些流民不闹事就行。

秋天的博托河两岸一片金黄,耕种的汉民个个露出丰收的喜悦。

沙尔沁章盖衙门外传来喧哗声,一个衙役走进来对巴拉说:“大人,外面来了十几个汉人,他们扛着粮食,说给大人送地租。”

巴拉怔道:“送地租?我什么时候把地租给他们了?传他们进来。”

走在前面的是大裤衩子男人,大裤衩子男人和十几个汉人离巴拉七八步远就跪下了:“大老爷,我们打听过了,博托河两岸都是你们巴家的蒙丁地。种了地,就得交租子,今年我们收了不少粮食,我们是来送地租的。”

其他汉人也笑着说:“是啊,是啊,我们是给大老爷交租子的。”

巴拉心头一热,人都穷成这样了,还想着交地租,这些汉人太憨厚、太纯朴了。巴拉问大裤衩子男人:“你叫什么名字?”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