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第九十章上头的大人们都很满意,除了……
第90章第九十章上头的大人们都很满意,除了……
对谢瑄和的劝慰,奚源应了一声便低下头,却不知道有没有往心里去。
谢瑄和见状,也不好在多说什么。毕竟奚源还想着谋划为他祖父平反的事,注定过不了平反的生活。
到晚间,寿平侯与军师相携而归,同谢瑄和道:“路上好好照顾源哥儿。”
如此,行程确认,谢瑄和想了想道:“可要我先写信给祭酒提一提?”
“也好,”寿平侯点头道,“从前便是你巧遇了奚先生与源哥儿,如今再由你告知祭酒此事,也算有始有终。”
只是确定好这件事,他又难免同奚源道:“我原想着,源哥儿你与瑄和相熟,就在我家住下便是。但军师却说你想多和你祖父从前的故交多多往来。如此,同瑄和同住,反倒不大方便。”
“如今瑄和写了信给祭酒,凭他的为人,定是要来接你去他家的,他所交的友人,大都同你祖父有旧,你倒是若愿意,可同他回去。”
“但你若是遇着什么事,尽可以去寻瑄和,他受过你祖父指点,也有几许师生情分,照顾你也是应有之义。”
“不过送你与奚先生往边境之事,你切记莫同外人提起。”
这回,奚源认真拱手应了。
军师在旁摇了摇扇子:“源哥儿好歹在我身边待过两年,这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我还是教过他的。”
寿平侯这才没有再提,只请他们吃菜。
因日子赶得急,谢瑄和的信才送出去没几日,就到了该出发的日子。军师原是想着与谢瑄和同日出发返回边境,却因不慎染了风寒,只能暂且留下。
谢瑄和见他身体依旧不大好,索性劝他:“徐伯父你既然来了云州,便再多住上些时日,云州擅长调养的大夫不少,你正好可以瞧瞧。”
寿平侯也是这个意思:“你才来几日就染了风寒,可见这些年耀儿没能管得住你,如今我守孝无事,便替耀儿多看着你些吧!”
军师叹了口气:“来了便走不掉,你这府里,快赶上土匪窝了。”
“那就当是土匪窝吧,”寿平侯道,“这回,要是不养好了,定是不能放你走的!”
谢瑄和有些忍俊不禁,但无奈得赶着行船的时辰,只好遗憾的拜别父母亲人,离开云州。
日头一天天热起来,但船在水上走着,倒还没那么难受,只是活动的地方太小,不能到处玩乐,难免有些枯燥。
谢瑄和问过奚源的学习进度,索性领着他一道读书。
等到了京城,和寿平侯府的人一同迎上来的,便有祭酒家的下人。
等确认过身份,祭酒也匆匆从一旁的食肆出来。看着面前有五六分肖似奚先生的小少年,祭酒连质疑的心也没了,当即就说要带奚源到自己家去。
两方人一同进京,祭酒悄悄提醒他一句:“近来天时不好,你回了翰林院,好好跟着读书,切记不要出头。等每日下值,尽早家去,也免得大雨当头。”
待回到寿平侯府,谢瑄和还在琢磨祭酒的提醒,他在云州时,京中一派风平浪静,怎么正好他要回来了,京中就起风浪了?
方雁苒原以为自己还得忍着奔波的辛苦看着下人整理行李,不想等回到院中,便发现一应物什都准备得妥妥当当,完全不必再收拾什么。
“还得是刘嬷嬷会调理人,咱们离京一年,再回来时,连半分变化也没有。”
“这确实是,”谢瑄和同她道,“你先去梳洗,我瞧瞧刘嬷嬷去。”
因刘嬷嬷身体不好,他们先前走得也急,怕刘嬷嬷禁不住奔波,就留了她在京中做个总揽,如今谢瑄和回来,自然要先去看看她。一是为了看她如今的身体如何,二也是为着祭酒的提醒。
只是还没等他出门,刘嬷嬷先在小丫鬟的搀扶下来了,方雁苒自然留了下来。
见到谢瑄和,她很是高兴:“公子与少夫人平安到家,可别忘了给侯爷、夫人去信,请他们不要担忧。”
等谢瑄和应下,刘嬷嬷便同两人道:“原不该在此时来打扰公子与少夫人,实是近来宫中出了几桩大事,尚没来得及往云州送信,便想着先来告诉你们。”
大事?
谢瑄和正了正心神。
难道这就是祭酒特意提醒他的原因所在?
“五日前,四皇子告发太子妃在宫中行厌胜之术,太子极力否认,但五皇子支持搜宫,在太子妃宫中的一处树下挖到了一个娃娃,陛下看后大怒,命人将太子妃囚于宫中。据说那娃娃身上还有生辰八字,外头都传是陛下的,不过这消息准不准,没人知道。”
“太子妃被囚后,一直不肯认罪,太子也多次上书,但四皇子五皇子联手,还将此事牵连到了太子身上。皇上没对双方有任何偏颇,也没对太子妃有任何处置。但听说是传了太医。”
谢瑄和与方雁苒对视一眼,都深感如今回来得不是时候。
过得一阵,谢瑄和才叹了一句:“皇上没处置太子妃,向来还是信任东宫的。”
只是信任归信任,太子妃被人拿住铁证,不管是不是栽赃陷害,都足以让皇帝对她的印象跌入谷底了。
有这么一桩事在,谢瑄和也想拖一拖再回翰林院去,可惜他复职的日期摆在那里,这也不是他自己能够左右的。
待进到翰林院,与同僚打过招呼,谢瑄和便回了自己的位置上。
到这会儿,童敏之才凑近他小声道:“你说说你,怎么偏偏赶上了这个时候。便是再早十来日,大家也要与你置一桌酒席,替你接风洗尘。如今……”
“日子也不是我定的,我哪儿能知道,”谢瑄和也压低了声音回他,“何况我在水上行船,都要赶上与世隔绝了。”
童敏之一想也是,水上行船,也就靠岸补给时能活动活动,那会儿哪能顾得上收消息呢,又不是家大业大到随便到哪一处,都能有人候着,随时递上邸报。所以也就只能感叹一句,谢瑄和倒霉。
“你家要是有小佛堂,你回去就先拜拜吧,只是这一阵别往外头的庙宇去,免得招了人家的眼。”
对于童敏之的建议,谢瑄和也回:“童兄说得是。”
两人对视一眼,默默的与大部分同僚一样,茍在自己的位置上,轻易不挪动半步。
直挨到下值,大家都松了口气,算是在翰林院平平常常又过了一天。
谢瑄和与童敏之一同往外走,却瞧见他们的同科榜眼王编修正与几个同科庶吉士要出门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