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出征可怜天下父母心 - 清穿之公主吃瓜日常 - 天行有道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110章出征可怜天下父母心

第110章出征可怜天下父母心

小赫舍里去得太突然。

寻常人还能说以死明志,可现下这般证据确凿,桩桩件件都与她脱不了干系,她却连一句话都没留下就死了,明摆着畏罪自裁。

甚至有谣言是赫舍里那边为灭口动的手,这下,瞬间将东宫一系推到风口浪尖上。

惠妃倒是得了意,能一举将太子拉下马才好呢,然她花枝招展去御前哭了半日,等来的也不过冷冷一句,“你待如何?”

惠妃吓得眼泪瞬间缩回。

康熙的意思很明显了,罪犯已了,此事到此为止,他不愿过分追究。大阿哥的确受了委屈,于是太后将大福晋叫去抚慰了一番,又答允给小格格郡主的封号,至此,风波才终于平息。

真的吗?太子舌尖漫上阵阵苦意,皇阿玛若真信他清白,就该将姨母身边宫人抓起来细细拷问才是,这样欲盖弥彰轻拿轻放,反倒让他落人口实。

到底还是疑心嫡子的吧。

因这出意外,整个新年都笼罩在阴霾之中,便是最注重美貌的宜妃也不敢浓妆艳抹,素来谈吐风趣的她连笑话都不敢说了。

皇子们不约而同得到禁令,休得议论此事,可胤祺实在按捺不住好奇,他倒不是为谁打抱不平,纯粹八卦而已。

他知道四姐姐是有些门道的,只能求到她这里来。

可惜,珊瑚爱莫能助。系统能检测到的是事实,而非个人的心理动向。

显然小赫舍里并不无辜,乌香的确是她授意送去的。但关于动机,珊瑚却有一个大胆的推测,平妃并不为帮助太子,恰恰相反,她正是为了陷害太子。

若要除掉大阿哥,送鹤顶红一类的毒药不是更省事吗?乌香虽然上瘾,却不会立刻致死,何况这时候的提纯工艺有限,成瘾性比后世差得多了。

若说为控制大阿哥,这也不是很难得的东西,且早晚水落石出。

在珊瑚的认知里,倒是那孙奶娘实在可疑,何以那样巧想到去偷药膏,还恰恰在轮到她哺乳的几天,就不怕奶水变味?

赫舍里一家若能将孙奶娘找回,顺藤摸瓜,或许能发现端倪。

当然这不过是珊瑚一厢情愿的想法,真相未必如此,她也懒得多管闲事。平妃真要报复赫舍里一家也情有可原,把人家送进暗无天日的深宫又不许生养,一辈子兢兢业业当个工具人,谁能乐意?

她估摸着平妃从孩子夭折那时候便有所察觉了,用生命完成对皇帝和东宫一脉的打击报复,是个狠人。

现在康熙跟太子的嫌隙估计不轻,一时三刻难以拆解得开。

珊瑚懒得蹚浑水,她的“特异功能”说白了对人不对事,皇帝高兴时觉得是把好用的刀,不高兴估计就是暗器了。况且,父子俩都是多疑多思的性子,起隔阂迟早的事。

她只觉得唏嘘,当时她跟纱达利陷入争夫丑闻时,康熙还分外悚然,觉得一家子和睦最要紧,这会儿自己却首先开始分崩离析了。

可见历史根本不容更改,就算珊瑚希望九龙夺嫡平稳过渡,可该发生的还是会发生,政治斗争本身就是血腥又残酷的东西。

她惟愿快些离开这个是非地。

顺带一嘴,除心有不甘的惠妃外,其余三妃倒是重新精神抖擞,盖因太子妃石氏主动交出了宫权——虽然皇帝没发话,她自己也没脸待下去了。

无论是否太子动的手,在她眼皮子底下发生这等丑闻都是不争事实,石氏也深刻认识到,要跟这几头老狐狸斗自己道行太浅了些,在她眼里,四妃个个都有嫌疑,如今东宫落难,她们岂有不幸灾乐祸的?!

不要紧,她会陪着太子渡过难关,等胤礽顺利登基,这些旧账自待清算!

新年甫过,康熙下诏亲征噶尔丹,并率六师启行,皇子们各领一支。

皇太子则留守京师,凡部院奏章皆听东宫处理。

在珊瑚看来,这道旨意没任何问题,甚至可说相当正常。历来也是如此,要么皇帝亲征,要么太子代掌,不至于被人一网打尽。太子如若自私点儿,甚至该高兴才是,康熙若有何三长两短,他就是名正言顺的新帝了。

但胤礽显然不这么想,他觉得这是康熙抛弃他的表示,遂再三上书恳求,希望皇阿玛带他上阵——爸爸,您别不要儿啊。

真是畸形的父子关系,按套路接下来轮到太子黑化了。

珊瑚无暇他顾,自家屁股都还没擦干净呢。

按理说宜妃是最希望儿子成材的,可是轮到打仗这种大事,身为母亲难免提心吊胆,就算她有三个儿子,舍出哪一个都是剜她的肉。

胤祺哭笑不得,“额娘,哪有您说的那样危险。”

只是坐在轿子里当吉祥物鼓舞士气,根本不用上阵冲锋——这点大哥最有经验了,没看他硬撑着病躯也要助阵么?

宜妃撇嘴,“刀剑无眼,他腿上的伤疤怎么来的?”

胤祺急眼了,生怕额娘冲动下帮自己婉拒,“七弟他生来跛足,他都不怕,难不成您要我当胆小鬼吗?”

这点倒又招起宜妃不平来,那个小瘸子,居然能统领镶黄旗,皇帝不怕天下人笑掉大牙吗?须知镶黄旗乃八旗之首,贵重无比,皇帝也是这一支的。

她知道万岁爷怜悯七阿哥生来残缺,可这样擡举,兄长们又情何以堪?

胤祺眼看额娘钻进死胡同,急得鼻尖冒汗,只能向珊瑚投来求助的目光。

只有这种时候想得到她。珊瑚翻个白眼,上前清清喉咙,“姨母,若五弟不去,按序齿就该轮到八弟了。”

宜妃果然身形一滞。

她跟良嫔不对付是出了名的,更厌恶良嫔生的那贱胚子,哄得小九对他唯首是瞻,虽说都怪胤祺这当哥哥的不中用没个好榜样,可谁见过胳膊肘往外拐的?

良嫔母子惯会装相,或许竟主动谦辞,如此就轮到小九——胤禟年纪未足十三,更不能让宜妃放心。

若两个儿子双双称病又太显眼了!

思来想去竟是无解,宜妃只能认命,托人定制了一套最漂亮的甲胄,让胤祺披挂在身——真是穿上龙袍也不像太子!瞧他还满脸喜滋滋的。

吐槽归吐槽,宜妃背地里又找了荣妃德妃这对塑料姐妹花,希望三阿哥四阿哥能照拂一下弟弟,好歹兄长们都比他能干,也经过些事。

她这样卑辞厚礼,低声下气,人家总不好不赏脸,只得勉为其难答应下来,内心却觉得宜妃有些小题大做,难怪净养些没出息的孩子,温室里哪长得出参天大树?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