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谣言 时隔一个半月,来给你送花。…… - 偏执王爷的火葬场 - 雏耳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76章 谣言 时隔一个半月,来给你送花。……

宋延年被管事的请了进来,赵承誉靠坐在软枕上抬眼看着他。

阿音本来正搅着汤羹,见状站起身来放下碗,笑着问:“表哥今天怎么过来啦?”

“听说你们都在,我便想着来看看殿下。”宋延年看了眼赵承誉,察觉出对方的神色有些不大对劲,略一思索转眼就明白了过来,意有所指道:“那是给殿下熬的汤?”

阿音颔首:“我刚带过来的,表哥喝吗,我带的多。”

宋延年刚张了张嘴巴,正打算拒绝,就听见赵承誉在身后低低絮叨着:“带的再多我也能全部喝完,我才是需要补的人,干嘛分给别人。”

这两句话的声音又低又轻,但屋里只有三个人,必定是都会听见。

阿音面容僵了僵,嘴角勾起一丝奇怪的弧度。宋延年看了看耷拉着眉眼的赵承誉,侧头轻咳了一声:“行了不逗你们了,我只是刚从宫里出来,正巧路过王府进来看看。”

阿音闻言,暂时撇下心头那点心思,紧跟着问了句:“陛下身子如何?”

“还是老样子,今日又叫太医扎了针,看着精神不大好。”宋延年转过身子,面朝着赵承誉,想了想道:“先前除却皇上以外无人知晓殿下之事,如今殿下苏醒,打算如何应对?”

赵承誉的眼神沉了沉:“朝中如何说?”

“近日朝中已经开始上书请陛下立储了,到底是担心陛下的身子,只怕突然出了差错。太子未立,中宫嫡子在他们眼中又消失不见,怎么看都也只剩下十三皇子了。”宋延年坦言。

赵承誉嗤笑:“怎么?难不成是想让十三皇子上位,居心叵测之人再养成一个傀儡吗?”

对他这话宋延年不置可否,扬了扬眉并未吭声。

直到沉默片刻,赵承誉才同他道:“你离开的时候去找纪懿淮,你们二人前去寻纪大将军,告诉他可以动手了,让他带你们去一个地方。等到了地方拿到东西,消息便慢慢放出去吧。”

大抵是顾忌着阿音在场,赵承誉这番话说得并不清楚,宋延年在心里思忖片刻应了下来。

他的确只是途径过来看看赵承誉,现在瞧见人安然无恙醒来,还能争风吃醋,宋延年得了赵承誉的吩咐自然很快离去。等到他走后,内室里又只剩下阿音与赵承誉。

汤羹凉的差不多了,阿音侧身抬给他。

赵承誉像是会变脸一般,又恢复了在阿音跟前的谨小慎微,他抬手拿起勺子要舀汤,不小心扯到腕子的伤口疼的轻嘶一声。紧跟着又碍于阿音在跟前,赵承誉赶紧闭上嘴。

“手腕上的伤,怎么来的?”阿音从他手中接过汤匙,淡淡问。

一勺汤喂到赵承誉嘴边,他抿了抿唇:“从悬崖坠下的时候不小心划到的,不碍事。”

阿音并没有拆穿他,先前方寂大师给赵承誉换药的时候,阿音曾看见过几眼。手腕的皮肉本就又薄又脆弱,有什么东西是能将腕子割伤成那般模样,还休养了一个月都没好的。

况且那伤口一看就知道,是被匕首等锋利器具割破的。

两人沉默着,阿音专注给赵承誉喂汤,后者也喝的格外乖巧,但就是气氛实在压抑的紧。

余光扫过赵承誉紧张的小表情后,阿音垂眼想了想宋延年来之前他说的话,于是清了清嗓子问:“先前你同我说,你的出生是因为章怀太子的脐带血,为什么这么说?”

赵承誉喉结滚动几下,他抠着指甲道:“我大哥出生身子就不太好,那时候父皇母后新婚燕尔感情笃深,后来父皇登基又生下了二姐。原先也本应该是其乐融融,直到外祖父的意见与父皇有悖开始,帝后之间一个为了母族,一个自私自我,又加上豫妃挑拨,自然而然的感情就开始不合。”

“大哥的身子日益糟糕,那时他已经被立为了太子,遍京城都贴满了寻求神医的告示。直到巫医入京,他自荐能为章怀太子续命,只是须得同父同母所出的婴孩脐带血为药引。”

赵承誉失笑:“后面你应当就知道了,我出生了。”

阿音停下手里的动作,抬眼看着他,本以为这就是结果,不料赵承誉继续道:“母后有孕,蒋家的身份自然又再上一层楼。那时候遍京城里除却中流纪家,彼时根本无人能与蒋家抗衡,只是父皇心中不满原本的平衡被打破,于是开始暗暗扶持郁氏一族,蒋家处处受限制,母后又惊又怒愈发恨上了父皇。”

“我出生后他们几乎就再也没有什么感情可言,但我还是很受宠的,一来我是嫡子,二来我有个好哥哥。直到大哥离世,父皇待我亲近了又疏远,所有人都说父皇是将他犯下的错遭受了报应的怨恨加注在了我的身上。”

“可我不明白啊,大哥死了,我也很伤心,凭什么七弟就能因为祥瑞受宠,而我就要被冷待。”

赵承誉说着说着笑了,抬头看着阿音:“在我前世登基前半年时我记起所有才明白,皇帝之所以亲近,是因为我像极了他疼爱的章怀太子。之所以冷待,是因为我越是长大,就越提醒着他当年弑兄篡位得来的报应。”

仔细栽培期待的孩子一个都没能活下来,蒋皇后的章怀太子病重离世。纪贵妃虽因她是纪家女不该怀皇子,但当年她怀孕时皇帝也很是期待的,只是那孩子死于腹中。

就连赵承衍,也是身子有病根。

唯独一个赵承誉,他本就因不纯粹的目的出生,诞下更是在两族出现纷争的时候。

可他却越长越得人喜欢,皇帝心思扭曲自然会多思多虑。

“别说了。”阿音艰难地低头阻止了他,低声喃喃:“别再说了。”

赵承誉放在被面上的手蜷缩,他好想去摸摸阿音的脑袋,只是可惜他不敢:“这些话原本是上辈子就该告诉你的,只是怪我没能长一张会说话的嘴。”

“如今该说的我都说了,阿音,我不会再瞒着你了。”

阿音转过身又盛了碗汤,指尖刮过眼底摇摇欲坠的泪,吸了吸鼻子:“再喝点吧。”

自从那场梦醒来后,阿音就发现自己的情绪是越发难以控制了。看着赵承誉垂眼喝汤的模样,她的脑海中无端浮现出,被人算计着得知真相后的赵承誉。

应该是无措不敢相信的吧,疼爱他的父母又怎么会只是因为他能救赵承钺而疼爱他呢。但事实又好像是如此,皇帝因为丧子后对赵承誉突然的亲近,又因为那些流言,而将怨气怒火转移到了本就感情尽失的蒋皇后所出的小儿子身上,冷冷淡淡,不再多留意他一眼。

真心喜爱他的兄姐前后离去,自那以后,他身边的人都带着各种各样的阴谋算计。赵承誉踉踉跄跄的独自摸索着长大,前半生为亲人,后半生为阿音。

离开王府前,阿音倾身拥住了浑身僵硬的赵承誉,柔软的小手拍拍他的脊背:“未来的日子都会好的。”

赵承誉眨了眨眼睛,湿气涌入眼眶,轻轻嗯了一声。

今年的秋狩因为皇帝的病重而搁置,十月底,随着秋日尾巴的凉意袭来,京中也开始莫名传起当年先誉王通敌一案的谣言。有人说是皇帝下狠手,与大燕设局陷害,有人说是先帝不喜誉王的本事越过他从而动手,只是前者说的有鼻子有眼,大部分人慢慢都开始相信了这一说法。

消息传入养心殿,蒋皇后气得摔了折子,皇帝侧着头,面容扭曲磕绊道:“是谁……污蔑朕,是谁?”

蒋皇后这些日子伺候的脾气暴躁,若不是他还吊着一口气,如今赵承誉又一直没有入宫,靖王府围的跟铁桶一样探不出消息,否则她根本不想过来。

“陛下息怒。”蒋皇后敷衍道。

皇帝的眼珠子慢悠悠地转向她,艰难出声:“去给朕……查、查清楚。”

“您还是歇着吧。”蒋皇后气闷,拂袖而去。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