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与陌生人搭话一定要注意的6个要点 - 超级搭讪学 - 马甲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超级搭讪学 >

第12章与陌生人搭话一定要注意的6个要点

第12章与陌生人搭话一定要注意的6个要点有些搭讪是在相对轻松的环境下进行的,有些搭讪则是在相对正规的场合中发生,但不管哪一种情况的搭讪,都有一些搭讪禁忌,不可随意跨入。所谓的搭讪禁忌,既包括肢体动作,也包括说话内容。这些禁忌可能因人而异,也可能因地区而异,所以需要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多加留意。了解搭讪禁忌,既是提升个人修养的前提,又可以避免因为冒犯他人而引来麻烦。

不良的谈吐习惯是交际的“隐性炸弹”

谈吐一般指人们在沟通交流过程中的措辞和态度,是个人能力的一种非常重要的表现。漂亮的服饰可以彰显一个人的外在美,那么优雅的谈吐可以让这种美锦上添花。

但现实中,很多人因为平时不注意,养成了一些不良的谈吐习惯,结果在搭讪的过程中不自觉地表现了出来。事后,当回忆起这段不愉快的搭讪经历时,人们往往也会将其归为运气不佳,很少有人反思自己的谈吐是否得体。不良的谈吐习惯是搭讪过程中的隐性炸弹,是成功搭讪的隐患。

所以,为了提升搭讪的成功率,就需要改掉生活中一些不良的谈吐习惯。

1.鼻音过重

鼻音是语音形成的一部分,鼻音程度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语音质量的好坏。有些鼻音是因为某些疾病造成的,比如慢性鼻炎、鼻窦炎等,但也有些鼻音是日积月累形成的说话习惯。不管属于哪一种原因,鼻音听起来都会让人感觉很消极,像是在抱怨。所以在搭讪的时候,如果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鼻音,就会让对方反感。为了降低鼻音对正常交流的影响,可以在说话的时候尝试着让上下齿保持半寸的距离,这样做有助于减轻鼻音。

2.声音过尖

在看恐怖片时,很多女性会发出类似于尖叫的声音。这种声音往往很刺耳,使听到的人很不舒服。正常情况下,人们发出的声音会比较圆润,但当说到激动之处,往往会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结果,脖子部位的血管和肌肉就会凸显出来,下颚附近的肌肉也会紧绷,导致声音变尖。所以,为了防止搭讪时声音过尖,就要从控制自己的情绪开始。

3.声音低沉

一般情况下,声音过尖多见于女性,而声音低沉多见于男性。不能否认,低沉的声音有时候会彰显男性身上的深沉、成熟、稳重的气质,但它也会给人一种疲乏、萎靡、苍老的感觉。如果仔细观察,会发现那些彰显男性魅力的低沉与疲乏的低沉还是有明显差别的。前者更像是低声细语,或者为了秘密传递信息,多见于熟人之间;而后者完全是因为精神方面的原因造成的无力感,多见于陌生人或者自己不喜欢的人。搭讪的目的是为了沟通交流,拉近情感,此时声音过于低沉显然不合适。

4.嘴唇僵硬

人们在正常说话的时候,嘴唇会根据所说话语的发音灵活变化。相反,如果嘴唇僵硬,发出来的声音会变得混沌。这样不仅会影响他人理解你的话,还容易让对方产生误解。特别是在搭讪的时候,如果再加上紧张的情绪,嘴唇还打战,那么说出来的话更难以听懂,说不定还会引来对方的嘲讽。所以,平时说话的时候,就应该养成嘴巴张开、张大的习惯。

5.口头禅太俗或消极

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过:“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习惯性脱口而出的口头禅,表面上看毫无意义,其实作为内心的一种反射,也会或积极或消极地影响到人的行为。一般我们遇到的比较俗的口头禅有“郁闷”等。这类口头禅用得多了,整个人的性情也会随之改变。

除了庸俗的口头禅之外,一些否定自己的口头禅,诸如“我不行”“老了,不中用了”等也要少用或不用。对外界环境有偏见的口头禅,诸如感叹“一代不如一代”,以及负面情绪的口头禅,诸如“烦死了”等,也都要尽量少出现在搭讪的对话中。

6.小动作太多

有些人在和别人说话的过程中,经常会表现出诸如抠鼻、挠头发、摆弄指头或者歪嘴等动作,虽然他自己不以为然,但在对方眼里,这些小动作会给人一种非常不礼貌的感觉。特别是明显的身体晃动或者转笔等行为,会让对方觉得你心不在焉,或者感觉你想赶快结束这段无聊的谈话。

当然,虽然有时候你的本意并非如此,但给对方的感觉却是不好的。

聊隐秘的话题要注意分寸

我们和陌生人搭讪时,聊天自然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关键问题是,聊什么呢?有些人力求关系的平稳,会选择谈一些中规中矩的话题,比如兴趣、爱好、家乡等;有些人力求刺激,会选择谈一些涉及对方隐私或者较为敏感的话题,比如两性。那么,两性是否适合作为搭讪聊天的话题呢?

其实,这一方面要看你的本事,另一方面也要看聊天的对象。

孟子说过:“男女授受不亲,礼也。”由此可见,古人在对男女关系方面的要求还是相当严格的。当时连异性之间的接触都算禁忌,更别说聊天时谈及人们的床笫之欢。当然,现代社会的开放不仅仅表现在“男女授受亲,亦礼也”,同时,人们也可以光明正大地谈论两性的一系列话题。

事实上,两性作为一个敏感的话题,它同时也是很有吸引力的一个话题,人们渴望了解更多关于两性方面的知识,也想知道他人对两性的看法。但是,如果你对有关两性方面的知识很肤浅,或者你在谈论两性方面的看法很庸俗,那么你非但不能从对方那里获得任何好感,还有可能因此而葬送了你们之间的关系。

方慧娜在某婚恋网站上认识了一位长相帅气的同乡男士,两个人刚一接触就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随着彼此了解的加深,双方的聊天内容也变得更为开放。

有一次,方慧娜和对方在聊天的过程中无意间说起了“婚前性行为”的话题,方慧娜让对方谈谈他的看法。其实,方慧娜也想借此考验一下对方,看是否可以把对方当作合适的对象长期交往。让方慧娜大跌眼镜的是,对方不仅仅对“婚前性行为”高度认可,而且还说如今这个时代,如果谈恋爱了却没有同居,要么就是脑子有病,要么就是身体有问题。另外,对方还据理力争地说,婚前性行为也是判断双方是否适合谈恋爱、结婚的标准之一。

结果可想而知,方慧娜无法接受对方如此赤裸裸的性观念。当方慧娜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时,对方反而觉得方慧娜的思想有点落伍。最后,方慧娜草草地结束了和对方的交谈,而且直接把对方的账号给屏蔽掉了。

其实,和方慧娜搭讪的那位男士只要表达自己的观点即可,无论支持还是反对婚前性行为都不会招致方慧娜的排斥。但对方的观点太过激进,竟然把婚前性行为和是否适合结婚之间画上了逻辑性的等号。

其实,把两性作为搭讪聊天的话题时,要视交谈对象而定。比如在和已婚男女谈论两性话题时,可以适度放开尺度,毕竟大家都是过来人,即便个别时候在某些方面说得直白一点也没关系。即便如此,也不能在大庭广众之下粗野放肆,否则还是会让人下不来台。和未婚男女搭讪的时候,思维开放本身没有错,但所说之言必出自肺腑,不能逞口头之快,更不宜说具有挑逗意味的话。

另外,在谈两性的时候要注意对方的民族、宗教、文化等背景。如果你是在和一位澳大利亚人聊天,那么就尽量不要谈性。据市场调研机构mebank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超过1/4的澳大利亚人不喜欢公开谈论有关其个人财务状况的话题,与此同时,关于两性的话题更为禁忌,超过1/3的人将性话题视为聊天能否继续下去的底线。

总的来说,谈两性一定要掌握分寸。两性作为搭讪聊天的一个话题,谈得好了,关系会更上一层楼,谈得不好,甚至有可能让双方反目。

喋喋不休,只会招人烦

既然是搭讪,难免要聊天;既然是聊天,难免会游离于各种不固定的主题上。在没有特定主题支配的聊天过程中,有些人为了避免尴尬往往把已经讲过一遍的事情,又换一个角度或者口气重复讲一遍。说者侃侃而谈,听者昏昏欲睡。当然,有些人在聊天的过程中之所以啰唆,并非为了避免尴尬,而是一种说话的习惯。但不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啰唆都会造成相同的结果:招人烦。

冯涛和江月是大学室友,两个人平时上课、吃饭都在一起,关系自然没得说。江月有一个不好的习惯,就是说话特别啰唆。不管是大事、小事、急事、缓事,到他嘴里,都成了烦琐的事,唯有用啰唆的方式才能将其表达清楚。当然,冯涛之所以和江月关系好,并非因为他的啰唆,而是热心。平时宿舍里面的垃圾,十次有八次都是江月主动倒掉的;谁有什么事情需要帮忙,江月往往也总是大家首先想到的人。时间久了之后,大家渐渐对江月的啰唆习以为常,反正大家也都知道他是为了大家好,没有什么坏心眼。后来,为了调侃,冯涛还特意给江月起了一个外号“江妈妈”。不过,江月倒是满不在乎,室友这样叫,他也答应。

一个周末,冯涛在另外一座城市上学的女朋友来看他,江月也陪同接待。三个人在学校门口的一个小饭店吃了顿饭。因为是第一次见面,刚开始江月还有点拘谨,不过聊了一会儿之后,大家也都渐渐熟悉起来。这下可好,江月的“妈妈心”“妈妈嘴”又开始泛滥了。得知冯涛的女朋友去过自己的老家,江月便趁势把自己的老家热情地介绍了一遍,包括很多无关紧要的细节。其实,冯涛的女朋友只是顺口提了一下,而且她只在那里待了两天,没有特别深刻的印象。

后来,当冯涛的女朋友抱怨说学校的饭菜不好吃时,江月又像是关心自己的女朋友一样,问她喜欢吃什么,有没有可能在学校附近租个房子自己做饭吃。说到吃的,江月又把话题转到自己母亲身上,说母亲做的饭菜有多么可口。紧接着又顺势介绍了自己家乡的特色美食,还说以后有机会一定带他们两个去自己家乡尝尝这些美味。就这样,三个人的饭局,江月的说话时间比冯涛和他女朋友两个人的说话时间加起来还长。最后,在表面欢愉的氛围中,三个人结束了饭局。因为冯涛还要陪他女朋友去逛街,所以江月自己先回宿舍了。结果不到半个小时,冯涛也回来了,而且脸色很难堪。江月赶紧上前问出什么事情了,结果冯涛一句话也没说,蒙着脑袋就睡觉了。

原来,冯涛女朋友嫌弃在吃饭的时候他的这个爱唠叨的室友太啰唆,弄得没心情逛街了,所以一个人回旅馆住了,而且不让冯涛跟着。之后,虽然冯涛依旧和江月一起上课,但一起吃饭的时间明显减少了许多,而且两个人的关系也渐渐地变淡了。虽然冯涛没在江月面前正面提过这件事,但江月也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之后,他也开始有意识地改掉自己在和他人说话时啰唆的毛病。有一次冯涛的女朋友把电话打到宿舍,而冯涛又不在,刚好江月接了电话。因为曾经一起吃过饭,虽然有过小矛盾,但彼此都还算理智。江月装作不知道上次的矛盾,非常热情地和对方打了个招呼之后,说冯涛出去了,看有什么事情需要自己传达。结果这通电话总共用时不到1分钟。

后来,冯涛的女朋友又来过一次,而且还是三个人一起吃饭,还一起逛街。虽然三个人都没有提及江月曾经的啰唆,冯涛的女朋友也没有提及那次电话让自己对江月印象的改观,但大家都心知肚明。

心理学家曾经就说话啰唆总结出了如下几个典型特征,分别是:

(1)不顾他人感受,滔滔不绝地发表自己的观点。

(2)随意解释自己不熟悉的领域,轻率下结论。

(3)东拉西扯,说些和谈话主题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

(4)说话没有逻辑,频繁地从一个话题跳跃到另外一个话题。

(5)总感觉自己的话更有趣。

仅有说话热情是不够的,毫无技巧的谈话只会给他人带来烦恼。当然,啰唆作为一种说话习惯也好,或者因为紧张、尴尬而导致的思维混乱也罢,它确实可以通过练习、努力而改掉。那么,如何才能避免自己在聊天时犯啰唆这个毛病呢?

首先,要有明确的主题,即便这个主题很小,但也要明确你要讲述的内容。

其次,果断转移话题。搭讪聊天并不需要对他人的观点进行总结、剖析,只需要进行礼节性的收尾处理,然后果断进入下一个话题。

最后,要学会倾听对方话语中的关键词。唯有对说话人的关键词有所领悟,才能在自己说话的时候有关键点。有关键点的谈话,再长也不会显得啰唆。

为了问而问,只会制造尴尬

很多人认为搭讪聊天不能有冷场,否则这次搭讪就是失败的。客观来讲,这种思维是一种误解。闲聊不可能处处都精彩,而搭讪也不可能时时都顺畅。就像断臂的维纳斯一样,有残缺也是一种美,而搭讪亦如此。相反,有些人为了避免冷场,即便无话可说,也要问一些让对方感觉莫名其妙的问题,结果导致双方都感到尴尬。与冷场相比,尴尬的提问只会让搭讪的氛围变得更糟。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