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善用场景,随时随地轻松搭讪 - 超级搭讪学 - 马甲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超级搭讪学 >

第10章善用场景,随时随地轻松搭讪

第10章善用场景,随时随地轻松搭讪搭讪属于一种比较灵活的社交方式,受时间、地点、人物的影响相对较小。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搭讪可以摆脱这些因素的束缚,随性发挥。同其他很多事物一样,搭讪也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做出相应的调整,比如场合不同,人们搭讪的侧重点就应该随之转变。

职场搭讪,礼貌是最好的尊重

如果说家庭是一个人的港湾,那么职场就是大众的江湖。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身在职场亦不能随心所欲。有时候,为了工作能顺利进行,还是要与同事说些客套话,即便你们还不熟悉;有时候为了潜在的合同,还是要向客户说些恭维话,即便你们才刚认识不到1分钟。职场搭讪绝非像日常生活中搭讪陌生人那样轻松自如、可有可无,在多数情况下,它是我们工作的一部分。所以,懂一些职场搭讪的技巧,对一个人事业发展有着诸多好处。

懂礼节既是职场人的魅力,又是职场搭讪者最重要的技巧之一。职场礼节,除了穿着得体、面带微笑外,还有一些专属于职场人士搭讪时应注意的要素。

1.重视弱联系

职场上经常会碰到这样的人,他们拍上司的马屁,奉承比自己有钱的人,而对在各方面都不如自己的人往往采取忽视甚至鄙视的态度。他们可能会在心里这样想:这些不如我的人,对我没什么用处,搭讪也是浪费口舌。其实,这种做法不但在道义上讲不通,而且也是一种缺乏远见的行为,因为他们忽视了职场中“弱联系”的重要性。

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社会学家马克·格兰诺维特(markgranovetter)在寻访麻省牛顿镇的居民如何找工作以反映社会网络的研究中发现,紧密的朋友反倒没有那些平时很少联系或不怎么熟悉的人更能够发挥作用。事实上,紧密的朋友基本帮不上忙,真正能介绍到工作的往往是陌生人。比如随机抽取的100个人中,有54人是通过个人关系找到工作的,其中55.6%的人用到的关系人每周见面不到两次,另有27.8%的人与他们的“职场帮助人”一年也见不到一次面。据此,他在1973年提出了直到现在依然非常有影响力的“弱联系理论”。

弱联系理论表面上看是强调“陌生人”的重要性,但也引申了另外一层含义,即那些无法助你升迁,也不能在你需要用钱的时候帮你解决资金问题的人,并不意味着他就不是你的贵人。关于这一点,在中关村一家互联网公司当产品经理的刘楠颇有感触。

2013年12月,刘楠随老板到广州参加一个展会,其间认识了互联网行业的诸多精英。在展会上,一个推销保险的业务员上前主动和她搭讪,并留了自己的名片,期望未来某一天刘楠能在他那里买一份保险。事实上,刘楠并不需要保险,但想到自己之前也有过当推销员的经历,为了给对方一点鼓励,她便留下了名片,还加了对方的微信。

说也奇怪,已经两年过去了,那个保险推销员除了在过年的时候发了问候短信之外,平时再没有主动和刘楠联系过。刘楠甚至怀疑对方是不是卖保险的。2015年11月,由刘楠主导的一款app开发到一半的时候突然发现资金不足。她向老板申请资金支援,但公司账面上亦出现亏空,一时拿不出刘楠所需要的研发费用。一天下班后,愁眉不展的刘楠将自己的心情随手在朋友圈里发了出来。没多久,下面便有人评论,其中一条正是两年前在广州认识的那位“保险推销员”。简单聊了一会儿之后,刘楠得知,那位推销员现在已经转行到北京一家银行上班。而且,对方说可以帮刘楠介绍认识一下自己的经理,说不定可以解决资金问题。就这样,刘楠周末约了那位曾经的“推销员”以及他的经理吃了一顿饭,并把公司以及自己研发中的项目向对方做了说明。因为刘楠所需要的资金数目并不算大,结果不到一个星期,资金就顺利到位了。2016年5月,这款app运行并大获好评之后,刘楠还收到了公司丰厚的奖金,以资鼓励。

回想这件事,刘楠颇有感触,如果当时自己没有加那位“推销员”的微信,如果自己出于怀疑,敷衍了对方可以帮忙的好意,那么产品研发还不知要拖延到什么时候,奖金更是无从谈起。

俗话说“社会关系就是生产力”,而且中国人又特别喜欢谈人脉,但话又说回来,中国人也普遍内敛含蓄,特别是遇到陌生人,往往不知该不该主动说话,即使面熟,即便是想要搭讪,也往往不知道该如何着手。通过“弱联系”的理论以及上面刘楠的这个例子,人们更应意识到弱联系的重要性。

2.要善于倾听

对职场人士而言,倾听也是职场搭讪最锐利的武器之一。

我们搭讪的目的是通过沟通,增强感情。而搭讪过程中最尴尬的时刻莫过于双方无话可说,或者说些不痛不痒的“废话”。既然对方有表达的欲望,不正说明搭讪的目的正在一步步实现吗?此时,倾听不仅可以满足对方,也可以让自己保留“话题”。如果一会儿对方说完了,没话可说的时候,自己再把刚才想说但没有表达出来的话拿出来作为“补充”,这对沟通是一种有益的补充。

现实中,很多职场人士都喜欢争强好胜,总想在他人面前表现自己,说些别人早就听得不耐烦的大道理,或者故意用些他人听不懂的专业术语来显示自己的知识渊博。这类人往往容易犯一个大忌,就是很容易忽视他人的感受。其实,不管是平级搭讪,还是上下级的客套,都要在各方面考虑对方的感受。如果对方善谈,就多给对方留点说话的时间;如果对方静,那就多给对方留点私人空间;如果对方好学,那就多谈些对其有用的信息。总之,说也好,听也罢,对方的感受很重要。

当然,听也不是说你就目光呆滞,一动不动地愣听,而是要在对方说的时候,时刻表现出对话题的关注和兴趣。比如对方说“他简直太棒了”,你就接着问“你觉得具体表现在什么地方?”或者问“到哪儿才能再遇到这种人呢?”如此你来我往,生涩的搭讪才会迅速成为老友之间的痛快交谈。

聚会搭讪,风趣才能彰显魅力

从某种程度上讲,聚会场所是搭讪成功率最高的地方。一方面,凡是来参加聚会的人都和聚会邀请者有一定的关系,因此在这种场合你主动搭讪的话,即便对方不喜欢你,他也不会贸然无礼地拒绝你;另一方面,人们在参加聚会的时候,都会有心理上的弱势,即害怕被冷落,所以,与其一个人尴尬,不如随便找个人闲聊。当然,这些只能作为聚会搭讪的,不可以作为厚着脸皮对人家死缠烂打的理由。学下围棋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易学难精”,这一道理用在聚会搭讪同样适用,即你可以轻松地和陌生人开始一场谈话,但要想发展为稳定的朋友关系却很难,除非你有一定的身份地位,或者你的谈话真的很有趣。

虽然聚会搭讪很容易切入,但为了后续关系的维持,或者说为了让搭讪本身更有质量,更有效率,最好的办法还是先让朋友引荐一下。比如你看到一位漂亮的女孩正在聚会上和其他人聊天,其中有一个人是你认识的,不妨走过去让朋友帮你引荐一下。如果你觉得人太多,不方便搭讪,那就等他们散了之后,再找到朋友让他单独帮你引荐。

一旦朋友帮你引荐,接下来就要靠你了,毕竟“朋友引进门,搭讪靠个人”。参加某个聚会的人一般都属于一个大的圈子,所以即便你对对方不太了解,搭讪的话题也不会偏得太离谱。但聚会搭讪又不同于一般的搭讪,所以仍然需要注意言行。

1.保持风度

在公共场所保持风度是吸引对方注意的关键,有时候即使是一个小小的动作,浅浅的微笑,也会令对方对你产生好感。比如男士可以搬一把椅子请对方入座,为对方让路,为对方开门等。当然,保持风度从来都不是某个具体的、刻板的动作,而是一系列细微动作的组合。比如,你在为某位女士让路的时候,身体略微前倾,伸出一只手示意对方先行,重要的是脸上要流露出乐意的神情。你要让对方从你的肢体动作、外在容貌感受到你的风度来自内在的修养,而不是为了取悦她而特意表现得像个绅士。

当然,保持风度要注意分寸,对于不太熟悉的人不能表现得太过殷勤或者亲热,否则很容易招致对方的反感。

2.诙谐幽默

聚会多是大家交流情感、维系关系的场所,一般很少涉及较为正式或严肃的事,所以聚会的主旋律是轻松、欢快的。在这种背景下,大家的聊天内容大多会比较自由、愉悦,而那些风趣幽默的人也多会成为谈话、交流的中心。所以,如果你想在聚会场所成为搭讪达人,诙谐幽默的语言绝对是当仁不让的搭讪利器。

诙谐幽默的方式可以有多种表现形式,比如自嘲、讽刺或者讲一些无伤大雅的段子等。从表面上看,诙谐幽默只是娱乐大众的工具,但它也是一个人知识、智慧和才华的集中体现。所以,倘若在聚会场所你把自己的这个特长发挥到位了,自然容易吸引崇拜的目光,那么当你想主动找人搭讪的时候,自然会顺利无阻。

3.适度调情

有人认为保持风度和调情是两种矛盾的行为,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因为调情的方式有很多种,要看你采用哪种方式。这里说的在聚会场所的调情,当然不能像电视里的恶棍那样随意摸小姑娘的头发之类的,主要指的是说些能够讨好对方的话,比如略显夸张的赞美等。

当然,即便是用嘴说,也不能口无遮拦地说些庸俗的话题。调情的时候可以坦率,但不可过于露骨;可以自由,但不能自恋。另外,既然是调情,就要自然一点,不要拘谨,否则会被对方嘲笑。

前面已经讲过,聚会整体风格是轻松、愉悦的,所以搭讪也要以此为准则,尽量让谈话风趣一些。即便参加某些专业性很强的聚会,如果不是对方主动挑起,就尽量不要讨论技术性的话题。

街头搭讪,赞美是最灵验的方式

走在大街上,经常会遇到很多推销产品或者介绍服务的人,包括一些挖掘潜在艺人的星探,他们打招呼的时候多会以“帅哥”“美女”开场。甚至有时候去菜市场买菜,旁边的大妈也会用“帅哥”“美女”招呼那些看上去可能和她儿子、女儿一样大的顾客到她的摊位看看。或许是听得多了,人们已经把这类词语当作特有的称呼,却受不到里面的赞美之情。其实,“帅哥”和“美女”本身就是对陌生人最普遍,或许也是最得体的赞美。

所以,如今想在街头搭讪,用“帅哥”“美女”。

1.赞美对方的闪光点

每一个人身上都有自己的闪光点,这个闪光点可以是曾经的某段不凡经历,也可以是某项特长,也可以是穿衣打扮等。街头搭讪一般针对的是陌生人,所以很难对陌生人内在的闪光点进行挖掘。但是,像身上穿的衣服,头上戴的帽子,耳朵上戴的首饰,手里提着的包包等,都是比较显性的装饰,可以作为闪光点进行赞美。当然,也可以把所有的闪光点汇总为一个词语——气质。比如走在大街上,你可以拿出手机,走到一个美女旁边对她说:“很久没有见过像你这样有气质的女生了,美女,能给你拍张照吗?”不管对方是否同意,你的赞美对方都不会无动于衷,所以,趁机攀谈,或许可以挖掘到对方身上其他有价值的闪光点,进而增加成功搭讪的机会。

2.赞美要有远见

赞美他人的时候,最好具备一定的预见性,即一个人对事物发展的预判和前瞻。具备预见性,一方面能提升你赞美的高度,另一方面有利于你和对方后续的沟通。比如在肯德基吃午餐,看到旁边一位美女手里拿着简历,便大致知道她可能要参加一场面试。即便你对她不了解,也可以借面试这个话题上前搭讪,并趁机赞美她的气质着装,对她说面试一定会通过。相信,没有人会因你的赞美而讨厌和你说话。但前提是你要有预见性,且预见性准确,这样才会有你接下来的赞美,才会有机会搭讪成功。

3.赞美贵在自然

赞美的话人人都喜欢听,但如果你的赞美语气僵硬,支支吾吾,就会让对方觉得不真诚。要赞美别人当然是有感而发,因为你看到了别人的闪光点,所以才赞美他。这样的赞美是说了实话,并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当你想到,别人听到你的赞美会很开心,你说出的话就自然多了。

4.多赞美细节

很多人在赞美他人的时候总是泛泛而论,而听者也多会不以为然。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赞美者忽视了细节。事实上,生活中的很多细节就像一块块未经雕琢的璞玉,如果没有慧眼相识,它们可能就会被埋没。比如,看的人随手将垃圾扔进垃圾筒,有人在上公交车的时候主动让老人先上车等。虽然这些细节很普通,很容易让人忽略,但如果你抓住了,并以此作为上前和对方搭讪的借口,多半会成功。

赞美是街头搭讪比较有效的方法,但并非唯一的方法。如果说赞美是一个人软实力的体现,那么如果硬实力不行,街头搭讪的成功率也会骤然降低。曾经有一个网站制作了一期实验节目——开车搭讪美女。结果显示,开豪车搭讪美女的成功率可以达到70%以上,而开普通车辆,则以完败收场。而那些被搭讪的美女称,开好车的都是好人。

无独有偶,国外也发生过类似的事件:一位网友在街头搭讪美女被拒,刚准备开兰博基尼离开,不想那名女子竟然瞬间变脸求带走。所以,街头搭讪,软硬实力缺少哪一样都不行。当然,并非要你也开个兰博基尼去搭讪,而是除了会赞美之外,还要注意自己的仪容仪表等外在形象。

校园搭讪,含蓄是最佳的表达方式

如果说街头搭讪是成年人之间的社交游戏,那么校园搭讪更像是学生之间的行为艺术。社交游戏可以适当直白,但行为艺术还是含蓄为佳。特别是考虑到大学生群体尚未有社会阅历,在校园内过于直白的搭讪会让他们的警惕心迅速提升。

走在校园里,我们会看到很多成双成对的情侣,貌似想搭讪也没有机会。其实,与这些谈恋爱的情侣相比,单身男女生还有很多。既然想搭讪,就要把目光放在这些独行者身上。与其他场所搭讪相比,校园搭讪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就是环境比较多元化。你既可以在图书馆、自习室搭讪,也可以在餐厅、操场搭讪。在图书馆搭讪,可以从借书切入,在自习室可以从所学专业切入,在餐厅可以从饭菜是否可口切入,在操场可以从平时喜欢的运动项目切入。但不管以哪种方式切入,都要遵守校园搭讪含蓄的原则,切不可过于心急。

徐文强是某理工科学校土木工程专业的大三学生,因为学校里男生多,女生少,所以谈恋爱的概率也不大。眼看下个学期就要进入大四了,如果现在还不谈一次恋爱,毕业之前肯定更没戏了。最后,他听从室友的建议,周末到附近一所师范院校溜达溜达,因为那里女生特别多,说不定会有什么“艳遇”。

这所师范院校他以前来过两次,但当时都是去办事情,根本没有找女生搭讪的心思。这次来的目的不同,他的心情变得格外紧张。刚开始他没有目标,在校园里溜达了一圈之后,无意间来到了操场。因为是周末下午,所以操场上跑步的人比较多。徐文强平时也喜欢跑步,所以他决定从在操场上跑步的女生里面选择一个作为搭讪的对象。一来比较自然,二来若是真聊起来了也有共同话题。于是,他在操场上一处阴凉的地方坐下来寻找目标。没过多久,一个穿蓝色运动服,扎着马尾辫的女生就映入他的眼帘。接下来,徐文强快速沿着操场跑了一圈之后,让自己也出点汗,好让接下来的搭讪显得不那么做作。

追上那位女生后,徐文强扭头朝对方看了一眼,装作惊讶地说:“嗨!你怎么也在这里跑步?”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