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顶风作案(2) - 棘地 - 罗为辉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棘地 >

第十九章:顶风作案(2)

“我认为这个想法很有市场,前景应该不错。都市里的人现在都在追求复古,许多人家的别墅、复式楼的扶梯都弃不锈钢不用,改用木制品,如果再配以纯手工雕刻的花鸟龙凤等图案,还真不失为一条生财之道。”李铭群说。

“既然铭群同志都是好,那许县长不能只说不练,得付诸实际才行。”郭成敏说。

“郭省长,不是我们不想付诸实际,也不是我们不想帮排山的乡亲发家致富,现在的问题是,雕好的龙,刻好的凤,编好的藤椅,加工好的扶栏,没有通往排山的高速公路,这些产品怎么运往全国各地。”许一鸣说。

“我明白了。”郭成敏一笑,说,“许县长说来说去,绕来绕去,看来目的还在那个匝道口。”

许一鸣笑:“周洛发展的关键,还有像排山这样的乡镇要想走向富裕,真的需要有这么一个匝道口。”许一鸣还是不离那句话,“所以,郭省长您得支持。”

“光郭副省长支持就行了?”

“但没有郭副省长支持肯定不行。”许一鸣说。

郭成敏用手指点了点许一鸣:“看来你这个许县长,大有不达目的不罢休,有将郭成敏同志绑架在排山之势。”

没想到郭成敏也用到了‘绑架’一词。许一鸣笑嘻嘻,说如果绑架郭省长就能如愿以偿,那他真还就将郭省长‘绑架’在排山乡了。可他知道,郭省长做事有自己的原则,‘绑架’没用,只能动之以情,‘请您支持’。

“许县长又是藤椅又是木艺,觉得这样的‘绑架’没用?”郭成敏又是一笑。

“至少到目前为止,感觉收效甚微。”许一鸣一听郭成敏这话就知道,因地制宜,在编织和手艺上帮乡亲们谋求一条发家致富之路对郭成敏很有触动,收效看来不错。许一鸣心里暗喜,嘴上却是另一番说辞。

“那许县长就没有其他计划,将郭成敏同志绑架到底。”郭成敏问。

许一鸣摇头,说:“目前没有,等有了再说。”

“不会吧。”郭成敏朝旁边一指,“那这是什么?”

什么东西突然引起了郭成敏的注意?咸鸭蛋。只见周大明端着一盆煮熟的咸鸭蛋走了进来:“领导们尝尝,我们排山的咸鸭蛋独具特色。”

许一鸣装傻,看着周大明放到桌上的咸鸭蛋:“没什么啊,不就是咸鸭蛋么?”

“没什么吗?”郭成敏紧盯着许一鸣。

许一鸣不为所动,说周洛鸭远近闻名,但排山有一种土特产其实原本是可以与周洛鸭齐名的,只因它和排山的藤椅和手工艺一样,藏在深山之中,也就不为外人所知。什么土特产?许一鸣一指眼前的咸鸭蛋:就这。黄泥谷壳以山泉水搅拌,拌以排山特有的茴香于其中,然后将鸭蛋用此泥包裹,假以时日,就成了眼前的咸鸭蛋。今天之所以上咸鸭蛋,是因为乡里不知道有这么多尊贵的领导上门,一时没什么准备,今天桌上的饭菜都是寻常小炒,火焙鱼,腊肉,小菜,都是平常之物,而且分量还明显不够,不够吃,他刚才一看情况不对,偷偷地把周大明叫到一旁,问厨房里还有什么存货,赶紧上来,别藏私。因为他跟秘书长打了包票,吃好说不上,吃饱肯定可以,现在领导们明显没有吃饱,他不好向秘书长交代。周大明很是为难,说厨房里除了几块腊狗肉,就剩几筐自己做的咸鸭蛋。在周洛,狗肉和咸鸭蛋有不能上席的规矩,他不管这些,狗肉已经让周大明用蒜苗清炒,早就上了桌,估计领导们可能不知道那是狗肉。咸鸭蛋要煮熟,需要些时间,所以直到现在才上桌。隆重推出,特具特色,所以不存在什么计划之说,也不知道郭省长所言的计划是何含义,咸鸭蛋在排山乡属最最平常之物,家家都有,取之不尽,这个准保管够。

“真是这样?”郭成敏问。

许一鸣点头:“还真是这样,郭省长是不是觉得咸鸭蛋有什么问题?或者郭省长也认为咸鸭蛋不能上席?如果是这样,那我让周乡长端下去。”

郭成敏好玩地看着许一鸣,见从许一鸣的脸上看不出什么端倪来,微微一笑:“既然是这样,那就将咸鸭蛋留下。”

李铭群在一旁说笑:“郭省长,咸鸭蛋可以吃了?”

郭成敏笑,说:“我什么时候说咸鸭蛋不可以吃了。”

李铭群笑,说:“咸鸭蛋一上桌,郭省长就盘问许一鸣同志个没完,我们不知道其中的究竟,谁敢动手。郭省长,不就是一盆咸鸭蛋吗,有何不妥?”

郭成敏笑了笑:“没什么不妥。铭群同志想吃就动手,难不成要我剥咸鸭蛋给你。”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