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1章两位老师
作为历代君王当中的典范,唐太宗李世民不仅有从善如流的气度,还有虚心纳谏之雅量,文治武功俱全,开创了“贞观之治”,被尊称为“天可汗”,但他却绝不是什么“大唐正统”。众所周知,李世民的皇位的通过“玄武门事变”夺过来的,弑兄杀弟逼迫父亲李渊退位,他那顶皇冠的来路绝对谈不上一个“正”字。
但这一点都不影响后世人对他的评价。
对于一个皇帝来说,功绩远比正统二字更加重要。
“人不是牛马,没有谁的血统就比别人更加高贵。”朱允炆用一根铁签子拨弄着火塘中的余烬,说的意味深长:“若是只讲究什么正朔不正朔的,哪有什么隋唐宋元?而今依旧应该还是秦朝才对……”
“至于方师傅说的正皇帝位……”朱允炆只是笑了笑:“不会再有什么皇帝,再也不会有了。”
没有皇帝?
对于方孝孺这种儒家人物而言,没有皇帝绝对是一件无法想象的事情。
没有皇帝就相当于天空没有了太阳!
“皇帝乃上天之子,代替上天牧守万民……”
“方师傅这句话似有不妥。”朱允炆笑呵呵的说道:“孟子曾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方师傅曾经无数次提起过这句话,怎么能忘了呢?”
“方师傅说天子要牧守万民,万民是牛羊吗?还需要人牧守?岂不是违了民为贵的圣人教诲?”
现如今的朱允炆早已不是当年那个朱允炆了,历经变故的他早已成熟,知道如何说服方孝孺这种人。
“圣人可没有说过这世间一定就需要皇帝的话语吧?”
方孝孺回答的理直气壮:“那是因为孔孟等圣贤之世,还没有皇帝呢,自从祖龙嬴政之后,才有了……”
“对呀,既然孔孟圣贤之世没有皇帝,后来才有了皇帝,岂不是说明世事并非一成不变?也是可以改动的嘛。”朱允炆笑道:“孔孟圣贤之世本就没有皇帝,后来才有。以后没了皇帝,岂不是回到了圣贤之世的模样?”
虽然这句话明显是在诡辩,但却说的方孝孺哑口无言。
“方师傅啊,你这个人风骨是有的,气节也是有的,只是过于迂了些。”朱允炆说道:“这世间之事没有什么是永恒不变的,唯一不变的就是一直在变。”
方孝孺皱着眉头,思考了片刻在终于听懂了这句话好似绕口令一般的话语。
“从三皇五帝而至于今时今日,从尧舜禅让到争位夺嫡,再到天子者兵强马壮者为之,连蒙元蛮夷都能做的皇帝,还有什么不能接受的呢?”
“无论谁了皇帝,也不管到底有没有皇帝,其实都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文明的发展和延续……”朱允炆第一次说出自己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想法:“吾之所愿,非是那九五至尊的帝王名号,而是行圣贤之法,布文明于世间。”
“但这新大陆与我大明风土相异,孔孟之道……这里的人们连文字都没有,还谈什么孔孟之道?”朱允炆笑道:“子不语怪力乱神,然此情此景之下,唯有借助于鬼神之说才可以安定四方,才可以打下文明的根基……”
虽然方孝孺确实博学多知,但朱允炆说的这一番已经超出了他的理解范畴,他总是感到晦涩艰深,需要想好半天才能大致明白朱允炆到底在说些什么。
“这世间万事万物的发展,无不蕴含深刻道理,适者存而不适者亡,王朝变换也好江山易主也罢,归根到底不过对生产关系的调整而已……”说到这里的时候,朱允炆的语气当中出现了一个明显的停顿,“方师傅知道生产关系为何物否?”
“生产关系?出自哪部经典?”
听了这句话,朱允炆立刻就笑了:“没有哪部经典提起过生产关系,更没有哪位圣贤谈及。所谓生产关系……真的很难用一两句话解释清楚。既然方师傅不知道何为生产关系,肯定也就不知道生产力为何物了吧?”
“我确实对此一无所知,不过……”方孝孺用不是很确定的语气问了一句:“生产力、生产关系,此等样之词汇,像极了那吴子山的风格,莫不是他……”
“方师傅说对了,这些就是吴师傅当初曾经对我屡屡谈起之事。”
方孝孺本就对吴子山颇为有些成见,再加上他对儒家经典圣贤教诲之类的东西过于看重,自然对吴子山传授的东西嗤之以鼻:“想来不过是些奇技淫巧蛊惑人心的歪理邪说罢了。”
“这可不是什么歪理邪说,而是至理名言。”朱允炆笑着对方孝孺解释道:“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道尽了王朝变化天下风云之根本,一针见血道出本质,可谓包罗万象气象万千,乃是集天下之大成者。最是经世济用,闻之如拨云见日不可以不知。”
朱允炆正准备好好的向自己这位昔日的老师说一说吴子山的学说和思想,一个士兵已走了进来,在他耳边低语了几句什么。
“哦,知道了。”朱允炆笑道:“吴子山吴师傅来了,就在外面等候。”
听到吴子山来了,方孝孺顿时面露尴尬之色:他来单独面见朱允炆,本是一件很隐秘的事情,若是被吴子山撞见了,岂不是会很难堪?
“看方师傅之神态,似乎不想见到吴师傅呀?”
“我与那吴子山颇有些不和,真的不想在这里被他撞见。”
“既如此,方师傅还是回避一下的好。”朱允炆下意识的环视四周,想要找个地方帮方孝孺躲起来,免得和吴子山见面之时会很尴尬。
奈何这座长屋虽然宽阔甚至是空旷,但却和大明朝那边的建筑格局绝不相同,根本就没有任何隔间或者是屏风,一眼就能看到底,真是躲无可躲避无可避。
“有了。”朱允炆指着“长屋”尽头那个双鱼吉庆宝柜说道:“方师傅先到柜子之后暂避一下吧。”
“我估摸吴师傅要说的事情,必然和祭神大典有关,而且我相信吴师傅必有高论,方师傅刚好可以听一听他的看法,权且当做是他山之石也值得一闻!”
等到方孝孺躲避都柴堆之后,朱允炆才朗声说道:“有请吴师傅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