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5章未竟之使命
位于柳树林子边缘的那一块空地刚刚被清理出来,约莫有十二三亩的样子。刚刚卸下的几车生石灰随处堆放,准备掺和成三合土把地面硬化一下,给孩子作为操场使用。“我准备在这一块再起几间房舍。”常森用遥遥的指点着那块空地:“多弄几间学堂出来,也好让你的义学堂多收几个学生。”
“老公爷慷慨助教,让人好生钦佩。”章砺之说的十分真诚:“我已经想好了,以后这座义学堂就以老公爷命名,叫做常氏义学堂,不知老公爷意下如何?”
“还是拉倒吧。”坐在大柳树下的常森哈哈大笑着摆了摆手:“兴办义学是你们的事儿,我只不过是腾出了一小块空地,可不敢占此功劳。”
“但凡是资助义学堂之人,都有命名权,这本就是义学堂的章程,也是为了彰显捐助教育之意。”
“我不在乎那点虚名。”常森解开纽襻,露出愈发瘦骨嶙峋的胸膛,感受着扑面而来的习习凉风,“我在朝廷干了大半辈子,其实也没有做过多少利国利民的好事,基本都是在和清流派争斗。现在回想起来,真是虚度半生。不过话又说回来了,那些个清流派……哎,真的不行。”
朝中的清流派,虽然张口“微言大义”闭口“圣人教诲”,总是口若悬河夸夸其谈,大道理说了一套又一套,但他们最大的本事也就是会说而已。其实清流派和常森这样的勋贵派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基本就是属于只说不做的那种人。
“你们才是真正实实在在做事情的人呐。和清流派那些个空口大言之辈比起来,你们就是在天上,他们则是在泥里……”
章砺之似乎不愿意谈起什么清流派和勋贵派,他无意和常森一起指摘清流派的“务虚不务实”,只是淡淡的说道:“有些事情确实需要有人说,有些事情则需要有人去做。”
“说起做实事,有个问题还需请教。”
“老公爷客气了,有话请讲。”
“你对新世界那边怎么看?”
“老公爷对新世界感兴趣?”
“不,我对新世界连一点点的兴趣都没有。”就象个有些劳累的老农那样,常森背靠着一棵老柳树,叉开两条腿,用衣襟给自己扇着凉风,“我都已是这把年纪的人了,还能有几天活头?只是想着安安稳稳的过几年,享几年清福而已。奈何树欲静而风不止啊,昨日收到了你们吴校长的来信……”
章砺之坐在常森的身旁静静的倾听着。
“你们吴校长在书信当中提起,他说朝廷早就有了宣慰新世界的打算,只是苦于没有合适的人选。连万岁爷都不止一次的希望他能出任宣慰使,代表我大明去往新世界,但他却始终在犹豫权衡。近期奏事处又专门提及此事,提出了三个人选,一是你们吴校长,再就是我了,还有一个则是方正学。”
方正学,就是方孝孺。
新世界远在万里之外,虽然那边的情形错综复杂,但朱允炆却已成为新世界各方势力的“共主”,至少是名义上各方势力共同遵奉的人物。
若是朱允炆在世界的另一端再缔造一个全新的大明王朝,和这边的大明王朝分庭抗礼,绝不是朝廷愿意看到的情形。
所以,朝廷一直都希望加强和新世界的联系,一直都试图把新世界纳入大明朝的疆域范围。奈何新世界距离遥远,一来一往差不多就要一年的时间,实在是太不方便了,在这个交通条件和通讯技术都十分落后的时代,这根本就是一个无法实现的目标。
所以,朝廷只能退而求其次,不再谋取对新世界事实上的统治,而是极力试图造成一种“宣称”,哪怕仅仅只是名义上的宣称,也比让那么大的一方疆土独立于大明王朝之外要好的多。
既然是要制造宣称,必然要派遣得力的人手过去。
派遣什么人过去,必须经过慎重而又周密的考量,因为新世界和大明王朝的关系实在是太微妙了。
首先,朱允炆原本就是政治斗争的失败者,虽然他和朱允熥是兄弟,毕竟朱允熥的皇位是从他手里夺过来的,很难确定朱允炆对允熥朝廷的态度。
再者,同时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去往那边的人多是当年的叛军。他们去往新世界其实就是因罪而被流放过去的。那些叛军对朝廷肯定不会是一种友好的态度,过去之后会发生什么,谁也不敢保证。
“老公爷,吴校长,还有方正学,这三个人选颇为值得玩味呀。”午后的阳光通过枝叶的缝隙照在章砺之的脸上,让人的面容显得更加立体,他的嘴巴里叼着一根草棍儿,“都不是朝廷的正式官员,却又和朝廷有着极其深厚的渊源,有点意思……”
吴子山和常森这二人早已经辞去了官职,从严格意义上来看他们连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朝廷官员。至于那个方孝孺方正学……早了朱允炆夺嫡失败之后,他就已经不再担任正式官职了,而是处于一种隐退的状态。
作为去往新世界的三大重要人选之一,常森本就是朱允熥的嫡亲娘舅,有着天然的血缘关系,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代表大明天子本人。
至于说那个方孝孺方正学,他原本就是朱允炆的“班主任老师”,又是铁杆的“允炆派”,和朱允炆的关系极其深厚,确实是个很合适的人选。
至于说吴子山,那就更加的微妙了……
“老公爷答应了?”
“还没有。”常森的眼睛已经眯缝起来,随手摘下一片树叶衔在口中,意味深长的说道:“我都已是黄土埋颈的人了,又早已辞官归隐,真的不打算再掺和朝廷里的事情。而且你们吴校长也没有答应呢,我还想再看看他的意思。”
“若是我们吴校长愿意去往新世界,老公爷也会一起过去吗?”
“若是子山老弟……若是你们吴校长愿意过去,或许我会认真考虑。”
“我估摸着吴校长一定会去。”
“为何?”
“不为什么,我有这种感觉,我知道吴校长必然会去,因为这是他未竟的使命……”
“未竟之使命?”常森反反复复的念叨着这两个字:“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我怎么听不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