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7章当家方知柴米贵 - 人在大明,从做豆腐开始 - 爱打赌的饺子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697章当家方知柴米贵

虽然太阳已经升起竹竿子那么高了,天气依旧寒冷。在赵嘉诚的营帐之中,在炭火的炙烤之下,锅子里的羊肉汤已经烧的沸腾开来,腥膻的味道弥漫四周。

在这样的寒冷季节当中,和至交好友打一锅“羊肉炉”实在是一件乐事,但赵嘉诚却无论如何都乐不起来。

“在咱们禁卫军四营当中,每个营头抽三百人,总共一千二百个弟兄,要去往新世界……”因为心情实在烦躁,面对眼前的美味羊肉,赵嘉诚连一点点的胃口都没有:“没有人愿意去啊。”

朝廷要派遣正式的使团去宣慰新世界,这个差事自然要落在禁卫军的头上。

按照万岁爷的旨意,禁卫军需要抽调出一千二百名健卒,代表皇帝本人去往新世界,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宣慰异域,借以彰显大明朝和新世界的隶属关系。

所谓的“宣慰”,差不多就相当于是“公费旅游”的意思,若是宣慰别处自然会有无数人争先恐后。反正也是游山玩水,还可以享受到地方官吏的各种“孝敬”,油水大的很呢。

但是,去万里之外的新世界进行宣慰……那就是另外一个概念了。

大明王朝和新世界之间的路途何止万里?如此遥远的距离光是在海上就要颠簸好几个月,一想到那烟波浩淼的汪洋大海以及无数难以预料的风险,很多人都打了退堂鼓。

禁卫军驻守京城,其实就是在享福,什么事情都不用做就可以拿到军饷,忍受风浪之苦去往新世界,简直就是活受罪,连鬼都不愿意去。

除此之外,还有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据说那朱允炆在新世界那边威望极高,朱允炆和朱允熥的关系实在是太微妙了,大家去往他的地盘上,肯定没什么好果子吃。

而且新世界那边多是以前的叛军,大家都是禁卫军出身,和叛军是一种天然的敌对关系。真要是过去了,万一弄个不对付,岂不是呼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尴尬境地?

禁卫军就是为了打击叛军才建立起来,现如今却要去往叛军控制的新世界,无论怎么想都觉得十分别扭。

所以,即便是在每个营头当中抽调微不足道的三百人,都凑不齐这个名额,因为实在没有人愿意去。大家都想留在京城,成为皇家仪仗队的成员。

皇家仪仗队虽然名义上依旧保留了军籍,但却不是真正的意义上的军人,根本就用不着打仗,也不必吃苦受罪,只需要在重大庆典或者是其他的外交场合做做样子,就可以领取到足额的军饷,还有非常优厚的待遇。

到底是去往新世界吃苦受罪,还是留在京城优哉游哉的享清福,当然会选择后者。

“我那个营头也是这个样子,没有人愿意去新世界那边呀。”许淦昌用筷子夹起一片羊肉,却迟迟没有放进嘴巴里,“大家都是在一个锅里搅马勺的兄弟,有福一起享有难一起当,现如今却要选出一部分享福,还要选出一部分去受罪,这可怎么选哦?我营中的弟兄们,宁可去做黑脚的差役,也不想去新世界那边,真的很让我犯愁啊。”

在如何安置禁卫军这个事情上,除了组建皇家仪仗队和去往新世界进行宣慰之外,还有一个选项:进入地方上的衙门,充当治安力量。

把野战军转化成为治安军,这毫无疑问会把极大削弱禁卫军的实力和影响力,虽然这个选择并不是很好,但也不是很坏,至少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

“要不然这样吧,咱们去找庞指挥说说,把仪仗队的差事接下来,再想办法把宣慰新世界的差事推出去……”

“别做梦了。”赵嘉诚没好气的说道:“便宜全让咱们占了,坏事却要丢给别人,先不说庞指挥能不能同意,就算是万岁爷那边肯定也交代不过去呀。”

把禁卫军分拆成为几个不同的部门,虽说这事是由奏事处主导的,但却得到了皇帝本人的允许。作为朱允熥本人的近卫亲军,禁卫军必须服从。

之所以要把唯一的一支武装力量拆个七零八落,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朱允熥根本就养活不起这支军队了。

随着奏事处制度的日渐成熟,皇帝和朝廷已经不是一回事了。

皇帝仅仅只是大明朝名义上的最高领袖,而奏事处才是真正掌控实权的部门。既然禁卫军是皇帝的私人武装,肯定要由皇帝本人来养活这支军队,而不是由国家供养。

朱允熥哪有那么多钱哦?

虽然禁卫军上上下下和朱允熥本人全都百般不情愿,奈何事实比人强,总不能让这么多人全都喝西北风吧?

“按说庞指挥办事还算爽利,对咱们禁卫军中的兄弟们还算厚道,至少他已经把财政大权下放到咱们几个人的手中。”

由医学院出身的庞大中接替常森,继续执掌禁卫军,这是勋贵派、清流派都可以接受的局面,而且庞大中这个人本就和禁卫军有着极深的渊源,连赵嘉诚这种“老牌的禁卫军大将”都曾经做过庞大中的副手。

庞大中熟知禁卫军的局面,和禁卫军上上下下都混的很熟。尤其让禁卫军上下感到满意的是,自从庞大中接替老公爷常森以来,并没有象外界猜想的那样一上来就进行大刀阔斧的“裁军”,而是把自己的权限下放到各个营头,由他们自己酌情办理。

这种非常温和的手段,保证了禁卫军在面对重大变革之时的稳定。

“庞指挥已经把禁卫军的家底交给咱们了,”赵嘉诚这个人素来性情火爆做事不计后果,属于那种典型的“厮杀汉”,但是现在却不得不捧着厚厚的账簿子唉声叹气:“咱们禁卫军拢共就只有二十八万两的军资了,这是咱们最后的家底,就只有这么一点点钱,可怎么够用哦?”

二十多万两银子,乍一看好像数目很大,若是用到某个人的身上,必然可以瞬间暴富。但禁卫军中上上下下这么多人,人要吃饭马要吃料,军械甲胄需要保养,火枪火炮需要维护,还要有日常的其他开支,一想到那些乱七八糟的开支项目,赵嘉诚就有种头皮发麻的感觉。

就算是什么都不做,这点钱最多也就只能支撑到明年开春儿,还要给弟兄们支付庞大的遣散费用,这点钱真心不够用啊。

哪怕是这最后的一点家底,也是东一笤帚西一簸箕七拼八凑的弄来的,老公爷临走的时候给弟兄们弄了十万两的“菜油钱”,刚刚万岁又专门从内帑当中给了八万两。

真是不当家不知炒米贵,当禁卫军自己开始主导自己的命运之时,才知道这事千头万绪。

禁卫军的家不好当啊。

“要不……咱们去找奏事处再说道说道,让他们想办法再给咱们调拨些银钱粮米?”

当赵嘉诚说出这句话的时候,连他自己都没什么底气……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